樺樹村大型農機整裝以待
今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將達到6850萬畝,較去年增加1000萬畝以上。訥河市龍河鎮勇進村大豆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將大豆種植面積擴種至11000畝,合作社負責人于德軍的決心源自中央和黑龍江省釋放出的強烈信號——擴種大豆。據了解,繼2021年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后,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給出了“2025年,力爭大豆播種面積達到1.6億畝,產量達到2300萬噸左右”的目標。“真金白銀”的措施支持,讓農民看到了政策紅利;良好的市場預期,讓農民看到了經濟效益。雙向利好,讓黑龍江省農民信心倍增。
自上而下政策助推
落實大豆擴種,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尤為關鍵。
為此,黑龍江省連續出臺了《2022年黑龍江省擴種大豆工作方案》《黑龍江省關于申報實施2022年新增耕地輪作試點的通知》,分別明確:“原則上大豆生產者補貼每畝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200元左右”,以及“新增耕地輪作試點每畝補貼150元”。
緊接著,哈爾濱市出臺了《2022年哈爾濱市擴種大豆補貼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給予大豆種植良種每畝30元補貼;為降低大豆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減少生產者成本投入,在遇到極端災害性天氣時減少損失,符合補貼標準的生產者可享受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的農戶實際承擔的保費金額。”
政策釋放出的積極信號,以及用補貼的方式來縮小大豆和玉米的收益,極大調動了農民種豆積極性。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各地市也都根據地域特點制定了不同政策措施。
黑河市今后將重點農業項目和政策向種植大豆的合作社與種植大戶傾斜;齊齊哈爾市專門成立工作專班組織推進,專人負責督導,將任務層層量化,壓實落實責任,逐級傳導壓力,持續跟蹤問效;綏化市調動合作社、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等大型主體,促進大豆生產穩定發展,同時提前介入銷售環節,與大型糧食收儲企業和托管企業進行密切聯系合作,積極幫助農戶實現“好糧賣好價”。
農民對農機具進行檢修
農民心里有本“效益賬”
備春耕期間,哈爾濱市賓縣樹君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樹君忙得“腳打后腦勺”,肥、藥、種子等都已準備到位,播種機、藥罐、整地機等大型機械的維修工作已經完成50%……“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到了時令就開種。”田樹君說,“我們合作社今年輪作,將種植3300余畝大豆。”
農民種地看效益,面積增加是否會影響大豆價格是農民普遍關心的問題。采訪中,農民們給記者算了筆賬:根據地域補貼政策不同,農戶們今年能拿到各項補貼在400元/畝左右。按每畝產量400斤左右計算,毛利潤在1100元左右,加上400元左右的補貼,共計1500元左右,去掉土地租金和成本1000元左右,剩下的就是純利潤。田樹君說:“但實際操作中種植技術、品種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產量,算下來純利潤會在300元/畝~400元/畝之間,標準化、科學化的種植能實現利潤500元/畝。”
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黨總支書記于云波算的是兩筆賬:“短期賬,以往農民種植熱情不高,但現在各級補貼都很到位,農民有賬算了,自然就愿意種;長期賬,糧豆輪作不僅增加產量,還可以保護黑土地,減少病蟲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該村今年計劃種植大豆5000畝,產量預計在200萬斤左右,明年準備擴種至1萬畝。
因為“有賬算”,農民種植熱情才會高漲。訥河市龍河鎮勇進村大豆種植專業合作社于德軍說:“今年我們村農民種植大豆的熱情特別高,去年全村種植面積在6000畝左右,今年達到了12000畝左右。我們合作社今年也比去年多種植了3000余畝,達到11000畝。”
種好豆還需提質增效
按照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東北地區開展糧豆輪作。黑龍江省農科院大豆研究所所長張必弦說:“輪作一方面減少了化肥使用量,另一方面大豆固氮肥田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了黑土肥力,有利于實現‘藏糧于地’。”
但實際生產中,也面臨著難題。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很多農民都是在憑經驗種植大豆,例如農民去年種植株距8厘米,今年換品種還按8厘米株距種植,品種不相同種植方式也應不同,如此下去產量肯定上不去,一定要按照品種特性進行種植。另外,整地、起壟、株距、播深等每一步都要按照標準種植,不能圖省事草草了事。”
有著豐富種植經驗的田樹君則表示,選種、種植技術、用藥、田間管理環環相扣,全環節達標畝產才400多斤,如果一個環節不達標將會減產20%,以此類推。“應大力發展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種植,讓土地成畝連片,種植達到標準化、規模化、科技化,才能實現產量提質增效。此外規模化種植也會使成本下降。”
張必弦建議,農民應堅持科學種田,選良種、配良法、配套良機,按照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的要求合理布局,選用地區主栽品種進行種植,避免跨區種植,關注高產品種,確保穩產增效。
他還表示,靠栽培技術提高單產,靠植保技術減少病蟲害,靠機械化生產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農民在種植時更要明確種植思路。
有農業專家則指出:“現階段農民在銷售大豆時,還在用粗放的方式賣原糧,缺少叫得響的品牌,包裝更缺少設計感,線下銷售環節尚未成熟。”他建議,應當把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大豆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在對產品進行包裝設計后,與知名電商加強合作,發展多樣化多層次的銷售模式,用數字技術提升大豆流通效率、生產效益和農民收益。
來源: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責任編輯:王玥 王涵
總平臺審核編輯:張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