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鷗翔集,錦鱗游弋,舳艫相繼。萬里長江,萬千新氣象。
“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出發,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2016年1月5日、2018年4月26日、2020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在重慶、湖北武漢、江蘇南京,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繪就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6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2021年前三季度,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優于全國平均水平8.8個百分點,沿江11省市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實現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努力成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
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湖南沅江市瓊湖街道澎湖村村民任躍清準時走進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整裝車間,拖網、裁剪、串邊、縫補,有條不紊。
“每月按時能拿3000元,生活有著落。”2021年4月,經過免費技能培訓,任躍清從甩網漁民變成織網工人,“再也不用風吹日曬,心里挺踏實。”
漁民轉業,漁具企業也在轉型。多年從事淡水漁網生產的湖南鑫海順勢而為,轉產戶外運動網具與遠洋漁網,年出口額突破5000萬元,公司總經理劉洋坦言:“在公司就業的上岸漁民有幾十名,大家一起轉型,一起奔向共同富裕!”
2021年1月1日零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作為全國唯一的湖心島漁民整體搬遷縣(市),沅江市采取發展產業、搬遷安置、就業幫扶、特困救助等舉措,為3361名退捕漁民撐起新生活。
漁民退捕,魚群樂游。在沅江峒河瀘溪段水面上,身著橘色馬甲的巡護員格外顯眼。看著淺游小魚蕩出圈圈波紋,隊長向忠元高興地吹起口哨。
家里三代捕魚,湖南瀘溪縣下都村漁民向忠元,在禁漁退捕時第一個站出來“轉業”,當上了禁漁巡護員。如今,魚多了,水清了,瀘溪山水如畫,向忠元黝黑的臉上滿是笑意,“以前下水捕魚,現在巡河護魚,感謝黨的政策好,我們飯碗端穩了,還能造福子孫。”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調研時指出:“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一個是治污,一個是治岸,一個是治漁。長江禁漁是件大事,關系30多萬漁民的生計,代價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態保護還是值得的。”
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沿江省市凝心聚力、協同發力,推動長江經濟帶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治污、減排、理水,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速整改。6年來,沿江城鎮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水收集管網長度超過15萬公里,推動化工企業搬改關轉超過9000家。
護山、豐草、清湖,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2021年,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完成營造林1786.6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391.5萬畝、水土流失治理574.7萬畝。2021年前三季度,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為90.6%,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優于全國平均水平8.8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比例為0.4%,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優于全國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
退捕、轉產、護漁,長江生物資源狀況逐步好轉。長江保護法實施,長江十年禁漁開局良好,非法捕撈得到基本遏制。實施中華鱘、長江江豚等珍貴瀕危物種拯救行動,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赤水河魚類資源量達到禁捕前的1.95倍。
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后,沿江11省市積極探索并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2021年4月,《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印發實施,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到制度安排和實踐操作層面,讓生態成為支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努力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
俯瞰萬里長江,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上游,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塔吊林立,貨輪穿梭,鐵軌交錯,車流滾滾。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果園港,步行前往碼頭前沿平臺,視察長江航運和港口裝卸作業,并叮囑“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如今,果園港已從西南腹地的內河港,躍升為聯通全球的樞紐站。在這里,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渝滿俄”班列等四大國際物流通道無縫貫通。
“去年1至10月,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聯運貨物2.2萬標箱,增長70%,重慶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作用日益凸顯。”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說,“通過推廣滬渝直達快線模式,發展新的直達航線,重慶正在持續深化智慧長江物流工程。”
中游,武漢陽邏國際港二期碼頭,集裝箱從貨輪上卸下,通過海關監管,吊裝至提貨集裝箱卡車,全程不到10分鐘。2021年8月,陽邏國際港二期項目開港運營,長江航運與鐵路運輸實現“無縫銜接”;2021年10月,武漢至韓國釜山近洋集裝箱直達航線開通試運行,運輸時間比原來節省3至5天,國際物流再添新通道。
下游,浙江寧波舟山港,2021年10月,兩艘裝載著1.2萬噸玉米的江海直達貨輪緩緩駛往湖北黃石新港和武漢陽邏港,舟山與武漢實現萬噸貨輪直達。與傳統海船相比,新貨輪載貨量增加逾40%,人力成本節省一半,能耗降低10%以上,船舶還使用輕質燃料油,更加體現綠色發展。
6年來,堅持全國一盤棋思想,沿江省市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興水運。長江干線湖北武漢至安徽安慶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投入試運行,“水上高速路”全線貫通,萬噸級船舶可直達武漢。
通公路。棋盤洲長江大橋、赤壁長江大橋、G7611都香高速都勻至安順段等重點項目建成通車,國家高速公路省際待貫通路段建設有力推進。
加密航空網。四川成都天府及安徽蕪湖宣州、湖北荊州、湖南郴州機場建成投運,航空運輸網絡持續拓展,形成對長江大動脈的多點支撐。
長三角一體化“龍頭”昂揚,中游地區高質量發展“龍身”騰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龍尾”舞動,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百舸爭流,鐵龍馳騁,長江經濟帶正日益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
努力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2021年11月,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項目正式開工。“上海一直是吸引外商投資的熱土。獨特豐厚的產業優勢、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巨大廣闊的內需市場,是外資看中上海、深耕中國的信心所在。”樂高品牌集團執行總裁袁威說。
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新設注冊資本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企業同比增長超五成,堪稱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更應在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擔當主力軍。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譜寫新篇章。
2021年3月,長江干線武安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完工,整治成果不僅在水中。“水上固灘綠化,水下生態涵養,讓長江航道越來越綠。”長江航道整治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武安段工程建成了生態護岸15.4公里、生態固灘146萬平方米、生態涵養區3處,形成了綠色航道建設成套技術。
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新樣板。
重慶“西擴”,成都“東進”,兩地共下“一盤棋”,要素加快流動,產業加快交融。雙城經濟圈內,汽車、電子信息產業全域配套率已提升至80%以上,10個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加速共建,300億元的發展基金設立。
高水平對外開放,構筑新高地。
今年1月1日上午,滿載出口貨物的X8020次中歐班列,從浙江義烏西站鳴笛啟程,經內蒙古滿洲里鐵路口岸出境駛往俄羅斯,下午還有兩趟中歐班列從這里奔向新疆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口岸。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入,2021年前10個月,長江經濟帶進出口總值1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9.2%,占全國的45.5%。
創新驅動發展,塑造新優勢。
上海聚焦戰略新興領域,科創中心建設全面升級;江蘇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安徽推動創新資源集中布局,以大科學裝置引領產業突破……6年來,沿江省市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全面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繪就新畫卷。
江天一色、蘆葦搖蕩、水鳥翩翩,安徽馬鞍山薛家洼生態園的冬景引人入勝。“現在一年四季都有好風景,很適合郊游。”前來游玩的市民徐偉回憶,薛家洼過去“沿江不見江、處處臟亂差”,自從環境治理、“生態祛疤”,濕地公園和濱江生態綠廊串珠成鏈,市民們拍手叫好。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江清水必將綿延后世、惠澤人民。(人民日報記者 陸婭楠 何勇 寇江澤 蔣云龍)
責任編輯:馬英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