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山西,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煤,但2021年的這場罕見秋汛又讓人們對山西增添了另一重印象。國慶假期以來,山西多地遭遇時間久、范圍廣、強度大的降雨天氣,最大降水量達285.2毫米。受強降雨影響,山西境內37條河流發生洪水,175.71萬人受災。多地山體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率陡增,讓山西有些措手不及。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雖屬于半濕潤半干旱地區,但說是“十年九旱”也毫不夸張。這一猝不及防的秋汛考驗著山西的地災防治和應急反應能力,也讓人們再次見識了氣候變化之威力。
氣候變化之下,需要繃緊地災防治這根弦的不只是山西。今年以來,河南、陜西、北京甚至塔克拉瑪干沙漠等地都遭遇了不同以往的強降雨侵襲。這些不常受洪水、滑坡等災害侵擾地區的變化,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隨著我國降水帶北移,“罕見”的極端天氣可能會更加頻繁地出現,成為新的常態,未來北方地區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地災防治形勢。
坦率地說,相對于南方地區,我國北方地區應對連續強降雨的實戰經驗相對較少。在地災防治方面,制度體系、基礎設施、監測預警和應急速度、民眾防災避險意識等都有待進一步健全或提升。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把“罕見應對”變為“常態應急”,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一個新課題。
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地災防治體系建設,織密地災防治責任網。比如,構建“政府主導、部門主抓、鄉鎮主責、村社主體”的縣、鄉、村、社、戶五級地災防治體系。從前期監測預警、會商研判,到巡查防守、轉移避險,再到救援安置等各階段、各環節的工作,都要細化措施,壓實責任,確保地災防治鏈條順暢、有力、有效。更為重要的是,要以制度落實、責任倒逼為手段,不斷優化、細化方式方法,實現“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抓”,逐漸形成全民參與地災防治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加強地災隱患治理,提高監測預警水平。2019年以來,自然資源部組織研發了5類普適型滑坡監測預警儀器,先后在17個省2.5萬多處開展了試驗示范,對97起地災災情險情實現了成功預警預報。結合已有的地災群測群防體系推廣“人防+技防”,提高了反應速度,讓群眾安全跑在了災害前面。針對氣候變化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地災隱患的科學排查,準確布設更多隱患監測預警儀器,讓我們的預警更準、更快,讓我們的應急能力更高、更強。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上述看似老生常談,卻是面對氣候變化,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需要深入思考的大問題。每一次突如其來的汛情都是地災防治的一場“大考”,都能暴露出不少問題。
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害風險,我們唯有將地災防治這根弦繃得更緊,把“罕見應對”變為“常態應急”,不斷升級完善防治體系和應對措施,努力將被動避災變為主動防治,才能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撐好“防護傘”。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責任編輯:李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