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新在養殖基地察看飼料情況。資料圖
安格斯牛、西門塔爾牛、荷斯坦牛……位于陰山腳下的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境內的烏蘭布和沙漠一隅,1萬多頭毛色發亮的牛在藍天白云下悠閑散步。“這個占地3000畝的沙漠肉牛養殖基地是2018年建的,近幾年我們又新建了兩個萬頭優質肉牛養殖基地。”旭一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繼新自豪地介紹。
2010年,旭一牧業有限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注冊成立。在張繼新的帶領下,旭一牧業飛速崛起,目前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肉牛單體養殖存欄量名列前茅的企業。
盡管已經帶領旭一牧業走過10年發展歷程,張繼新與“牛的事業”打交道的時間卻不止于此。2003年,抱著“回村發展養殖業,帶領村民一起致富”的念頭,張繼新辭去大連市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家鄉——杭錦后旗陜壩鎮中南渠村,和村民們共同創辦種養專業合作社。依托中南渠村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政府優惠政策,合作社在張繼新的不懈努力下逐步發展壯大。2011年,張繼新又抓住本地肉牛養殖市場的缺口,創建了巴彥淖爾市肉牛養殖園區。近年來,在張繼新的帶領下,旭一牧業發展迅速,逐步成為集種牛繁育、肉牛養殖、屠宰加工、牧草種植、飼料產銷為一體的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除了擔任旭一牧業公司董事長外,張繼新還有另一個身份——中南渠村黨支部書記。在做大做強“牛的事業”的同時,張繼新飲水思源,不忘帶領村民致富。
“公司現在和村民簽訂了訂單養殖協議,先把母牛繁育的小牛犢交給農戶飼養,等小牛長到4至6月齡,我們再以市場價回收。”張繼新介紹。目前,中南渠村共存欄4000多頭牛,每頭牛可為農戶帶來約3500元的年收入。提起張繼新帶領村民致富的經歷,64歲的村民淡子義有說不完的話:“自打他當了書記,給我們村的老百姓辦了好多實事,尤其是在養牛這方面,給村民帶來了很大收益。”
生產有機好牛肉,前提是飼料有保障。旭一牧業就地取材,流轉中南渠村1萬多畝土地用于種植飼草,并與周邊農戶簽訂了2萬畝青貯玉米及優良苜蓿種植合同。從種植基地到養殖產品加工車間,張繼新打造了一條綠色產業鏈。
“現在我們有研發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專家大院’,打算到2025年,實施公司的種業工程計劃。”望著身后占地600畝的種牛繁育基地,張繼新滿懷信心描繪著旭一牧業的發展藍圖,“未來幾年,我們爭取把巴彥淖爾的存欄優質肉牛增加到20萬頭,帶領更多的農牧民養牛致富。”(記者鐘欣 見習記者劉云)
責任編輯:魯建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