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外交部發布《中國聯合國合作立場文件》。
當前,世界格局深刻變革,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經濟艱難復蘇,同時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維護多邊主義、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挑戰的呼聲更加強烈。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立場文件展現了50年來中國對聯合國各領域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就維護多邊主義、促進全球發展、團結抗擊疫情等重要國際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和主張。
立場文件指出,中國始終高舉多邊主義的旗幟,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堅決反對搞集團政治、小圈子等形形色色的“偽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全球發展應當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推動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中國將同世界各國攜手前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
以下為《中國聯合國合作立場文件》全文:
一、聯合國的成立是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的里程碑事件。中國作為創始會員國,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
這是世界公道正義的勝利,也是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勝利。自此,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在聯合國有了真正代表,聯合國的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得到切實增強,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得到極大鞏固和發展,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力量得到空前壯大。
50年來,中國同聯合國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合作內容不斷深化,聯合國相關機構先后在華設立代表處,在經濟發展、消除貧困、衛生保健、糧食安全、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全面開展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二、2021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這是中國踐行多邊主義的50年,是中國全面參與和支持聯合國事業的50年,也是中國持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的50年。
(一)50年來,中國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客觀公正立場,堅持倡導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堅決反對在國際事務中動輒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積極參與朝鮮半島核、伊朗核、阿富汗、緬甸、巴以、敘利亞、利比亞、蘇丹、南蘇丹等重大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不斷探索和實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解決之道。中國努力維護安理會權威和團結,積極支持聯合國依據授權開展斡旋,支持聯合國同區域和次區域組織協調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安全作出貢獻。
自1990年以來,中國已向近30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維和人員5萬余人次。中國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重要出兵國,在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數量名列第一,目前有2200余人在聯合國8個任務區執行任務。中國已組建8000人規模維和待命部隊和300人規模常備維和警隊,成為聯合國維和待命部隊中數量最多、分隊種類最齊全的國家。中國推動安理會就維和人員安全問題通過第2518號決議,倡議成立了聯合國維和人員安全之友小組,為改革和加強維和行動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迄已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等20多個國際軍控條約和機制,建設性參與相關國際會議及機制工作,及時公布遵約情況,不斷完善國內履約法律體系和國家履約措施,加強國家履約機構能力建設。習近平主席于2014年、2016年兩次出席核安全峰會,提出應堅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建立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中國建設性參與聯合國及相關國際機構關于軍控裁軍問題的審議和談判,主動提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中國倡議和中國方案,推動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機制,為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積極參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全球合作。中國支持聯合國在國際反恐斗爭中發揮主導作用,支持安理會通過的一系列反恐決議,大力推動《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全面實施。中國一貫支持聯合國在網絡空間全球治理中發揮主導作用并建設性參與聯合國信息安全開放式工作組和政府專家組進程,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提出全球首個關于網絡空間國際行為準則的系統文件——“信息安全國際行為準則”,推動《聯合國打擊為犯罪目的使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公約》談判。中國于2020年向聯大提交《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制定數據安全全球規則提供了藍本。中國于2021年向聯大提交了《科學家生物安全行為準則天津指南》,為降低生物安全風險、促進生物科學造福人類作出了新貢獻。
(二)50年來,中國大力促進全球發展。經過持續奮斗,中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中國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為在全球范圍內推進減貧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高度重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率先發布落實議程的國別方案和三期進展報告,在多個領域實現早期收獲。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減貧合作,推動聯合國大會連續3年通過農村減貧決議,發布《消除絕對貧困 中國的實踐》減貧案例選編。中國不斷加大國際減貧合作投入,全面落實習近平主席宣布的“100個減貧項目”等一系列支持發展中國家重大務實舉措。糧食安全事關人類生存之本,也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內容。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農業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內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推動國際糧農治理,促進全球糧食安全。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目標,以互聯互通為主線,通過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截至目前,141個國家和包括19個聯合國機構在內的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合作項目成功落地,提升了國家和地區間互聯互通水平,有效促進有關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疫情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依然展現出強勁韌性與旺盛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各方積極推動健康、綠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打造新合作增長點,為推動經濟社會恢復和可持續發展開辟空間,為國際社會推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習近平主席在第76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期間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國際社會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倡議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將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努力目標,緊緊抓住發展這個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全力破解發展難題、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努力實現不讓任何一國、任何一人掉隊的目標。倡議遵循務實合作的行動指南,把握全球發展脈搏和迫切需求,把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作為重點合作領域,提出合作設想和方案,將發展共識轉化為務實行動。全球發展倡議是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和合作平臺。
中國為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全球合作不懈努力。2015年,中方在《巴黎協定》談判中推動各方相向而行、凝聚共識,為協定如期達成作出重大貢獻。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中方已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并已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
中國加快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9%,已達世界平均水平,煤炭消費比重降至56.8%。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在“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優先發展非化石能源,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占總裝機比重接近50%。中國大力推進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累計關停落后煤電機組超1億千瓦,火電廠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05.5克/千瓦時,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習近平主席在第76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中方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堅定推動生物多樣性國際合作與交流,深度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治理進程,嚴格履行條約義務,積極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是生物多樣性多邊進程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2020年,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就全球環境治理提出堅持生態文明、堅持多邊主義、保持綠色發展和增強責任心的四點主張,分享中國生物多樣性治理經驗及對全球環境治理的貢獻。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于昆明成功舉辦,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講話,提出了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以綠色轉型為驅動,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人民福祉為中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國際法為基礎,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四點主張,為人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注入新動力。
中國積極致力于推進全球可持續交通與互聯互通。2021年10月14日至16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北京舉辦,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講話,提出了堅持開放聯動,推進互聯互通;堅持共同發展,促進公平普惠;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能;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低碳;堅持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五點主張,為推進可持續交通、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大會發表《北京宣言》,鼓勵各國加強可持續交通領域合作,積極開展交通能力建設、知識交流等,加快向可持續交通轉型,助力全球疫后綠色復蘇,為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聚更多新動能。
(三)50年來,中國不斷推動國際法治建設。中國加入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參加了600多項國際公約及修正案,善意履行條約義務,切實兌現國際承諾,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中國堅定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海洋權益的努力,為促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最終達成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簽署、批準并履行《公約》,積極參與多項后續協定談判進程。
中國積極推動網絡、深海、極地、外空、反腐敗等新興領域國際規則的談判和制定工作。積極參與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國際協定談判,倡導海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合理平衡,堅定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合理訴求。積極參與國際海底開發規章制訂,推動制定公平合理、權責平衡的深海采礦制度。建設性參與制定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空間資源開發與利用、外空活動長期可持續性等多項外空規則,與各方共同維護基于國際法的外空全球治理體系。倡導在聯合國框架下制定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公約,是聯合國網絡犯罪政府間專家組的發起者、支持者和推動者。積極推動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啟動全球性打擊網絡犯罪公約談判進程,這是聯合國首次在網絡犯罪領域主持制定國際公約。
中國深入參與《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談判,堅定維護《公約》反腐敗國際合作主渠道地位,積極參加歷屆締約國會議和相關工作組會議,認真履行《公約》義務,高度重視《公約》履約審議。中國積極參與反腐敗問題特別聯大,深入闡釋反腐敗國際合作主張,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反腐敗治理體系。
中國是《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重要參與方和忠實踐行者,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實《公約》規定,通過完善國內立法、開展各類國際合作、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和能力建設援助,堅決有力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
中國堅定支持聯合國司法機構工作,積極參加國際司法活動,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等重要國際法原則。
(四)50年來,中國全力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聯合國是多邊主義的旗幟。聯合國憲章奠定了現代國際秩序基石,確立了當代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國堅定主張,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中國始終高舉多邊主義的旗幟,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堅決反對搞集團政治、小圈子等形形色色的“偽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各領域工作,推動聯合國聚焦發展中國家的關切和訴求。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期間宣布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中國迄今共向基金供資1.2億美元,啟動開展112個合作項目,為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工作提供助力。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高級別會議期間宣布,中國向聯合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再提供5000萬美元支持,設立規模5000萬美元的第三期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將在2025年到期后延期5年,積極支持聯合國在華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設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為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恢復經濟、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新貢獻。
中國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會員國主導,以有效行動為導向,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更好地反映國際格局的變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意愿和利益,更為有效地應對全球性挑戰。中國支持聯合國不斷與時俱進,通過改革增強協調各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能力,更好地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
(五)50年來,中國積極致力于促進和保護人權。中國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把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系統推進全體人民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權利,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需要的人權發展道路,贏得了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人權成就。
中國是國際人權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中國加入或批準26項國際人權文書,包括6項核心人權公約,為《發展權利宣言》《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等多個重要國際人權文書的制定發揮了建設性作用。深入參與多邊人權機制工作,五次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倡導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及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秉持公正、客觀和非選擇性原則,同等重視、系統推進各類人權。中國推動人權理事會通過“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殖民主義遺留問題對享有人權的負面影響”等決議,多次代表發展中國家就“落實發展權”“減貧促人權”“促進國際人權合作”“促進全球疫苗公平分配”等作共同發言,為全球人權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人權對話或磋商機制,致力于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人權交流與合作。
(六)50年來,中國大力推進社會領域發展與合作。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在教育、科學、文化、體育、衛生、婦女、青年等領域工作,開展層次豐富、形式多樣的合作,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全面發展進步。
中國始終堅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建立了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規在內的全面保障婦女權益法律體系,婦女在中國減貧人口中占到一半,在全社會就業人員中超過4成,義務教育階段基本實現性別平等。中國積極分享婦女事業發展成功經驗,并成功主辦了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習近平主席2015年主持全球婦女峰會,并于2020年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為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和全球婦女事業合作注入新動能。
長期以來,中國積極致力于同聯合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教育領域合作。中國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成立了女童和婦女教育獎,旨在表彰為促進女童和婦女教育作出突出貢獻的機構和個人,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6屆。該獎是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領域唯一獎項,已成為中國同教科文組織務實合作的典范。自2012年起,中國每年出資200萬美元同教科文組織合作設立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援非信托基金,積極支持非洲國家提高教師培訓能力,縮小非洲教育差距。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大量學校停課,對全球教育事業造成嚴重沖擊。中國支持聯合國推動數字化教育,促進國際社會探討疫情形勢下開展靈活、混合的學習模式,助力實現教育機會均等、教育成果普惠,努力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教育目標。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標志,奧林匹克精神是各國人民跨越國界的共同追求。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明確指出體育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對實現發展、促進和平作出重要貢獻。中國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發展,積極支持、參與奧林匹克運動。50年來,中國多次舉辦了奧運會、殘奧會、青奧會、亞運會等大型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并大力普及奧林匹克運動,為世界奧林匹克運動貢獻了中國力量。北京將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舉辦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3月4日至13日舉辦第十三屆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屆時將成為全球首座“雙奧”之城。中國將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有能力、有信心辦成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歡迎各方參加。中方將同各國一道,秉持《奧林匹克憲章》宗旨,維護奧林匹克精神,充分發揮體育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發展、增進人民友誼的積極作用,共同推動國際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彰顯“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新格言,實現“一起向未來”的目標。中方將向第76屆聯大提交奧林匹克休戰決議草案,期待各會員國積極支持。
中國一直積極參與青年相關國際合作,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廣泛開展青年領域交流。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青年論壇,同有關各方分享中國在加強青年教育、落實聯合國青年戰略的經驗方法,助力全球青年事業發展。中國積極支持各國青年來華學習交流,包括設立中非創新合作中心,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合作,為阿盟舉辦青年人才培訓班,實施中拉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等。
(七)50年來,中國不斷為提升人類衛生健康水平作出貢獻。中國積極參與全球衛生事務,多渠道、多層面開展衛生交流合作,大力提供衛生領域國際援助,積極參與重大國際衛生行動,為受援國應對災情、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傳染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是人類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堅持依法科學防治,連續實施多個艾滋病防治五年計劃,受艾滋病影響人群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社會歧視進一步減輕,艾滋病整體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經過多年努力,中國于2021年正式獲得世界衛生組織消除瘧疾認證。中方始終高度關注非洲埃博拉疫情,積極響應非洲國家呼吁,率先向疫區及周邊國家提供大量醫療援助,派遣大量疾控專家和醫護人員同非洲人民并肩戰斗。支持世衛組織等聯合國機構調動全球資源,加快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協助非洲加強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幫助非洲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中國率先同各方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經驗,率先向各國大批量提供抗疫物資,率先向發展中國家大規模提供疫苗幫助,率先對外派遣醫療專家組。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呼吁各國團結合作戰勝疫情,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中國積極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對外共提供了3200多億只口罩、39億件防護服、56億人份檢測試劑盒。中國支持世衛組織近期發布的《全球疫苗接種戰略》,踐行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重要宣示,截至2021年10月中旬已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15億劑新冠疫苗,為建立全球免疫屏障作出重要貢獻。2020年10月,中國加入世衛組織主導的“新冠疫苗實施計劃”,呼吁多邊金融機構為發展中國家采購和生產疫苗提供包容性融資支持。2021年中國國藥集團、科興公司疫苗獲得世衛組織緊急使用認證,于7月列入“實施計劃”采購庫,并達成長期供貨合同。中國決定向“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捐贈1億美元,用于向發展中國家分配疫苗,并再向發展中國家無償捐助1億劑疫苗。中國已宣布支持新冠疫苗知識產權豁免,并呼吁各國通過開展聯合研發、授權生產和技術轉讓等方式進一步加強疫苗產能國際合作,采取切實可行措施提升發展中國家疫苗產能。
三、中國愿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繼續為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新貢獻,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致力于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開展友好合作,同時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中國始終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主張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有效應對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攜手建設普遍安全的世界。中方將繼續支持落實聯合國秘書長全球停火倡議,推動沖突各方盡快停火止暴,政治解決熱點問題,堅決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堅決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
中方支持加強國際反恐合作,建立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全球反恐統一戰線。中方強烈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反對將恐怖主義、極端主義與特定國家、民族、宗教掛鉤,反對在反恐問題上采取“雙重標準”。反恐應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決,倡導不同文明和宗教相互尊重、和諧共處,幫助有關地區和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從源頭消除恐怖主義滋生土壤。
中方主張,核武器國家應重申“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理念,放棄以先發制人為核心的核威懾戰略,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停止發展和部署全球反導系統,不尋求在海外部署陸基中導,促進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核裁軍應遵循“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各國安全不受減損”原則,循序漸進加以推進。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對核裁軍負有特殊、優先責任,應繼續以可核查、不可逆和有法律約束力的方式,進一步大幅實質性削減核武庫,為最終實現全面徹底核裁軍創造條件。
(二)中國將繼續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中國將與各國一道,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推動多邊發展合作協同增效,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中國將繼續在南南合作框架內,積極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中國將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協同增效,并結合抗疫、減貧、發展合作、氣候變化等重點工作,探討共建健康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同各方一道實現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中方支持全面加強全球氣候環境治理。各國應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開創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根據各自國情和能力,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全面有效落實《巴黎協定》。中方支持加強全球生態系統保護,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各國應平衡推進《生物多樣性公約》確定的保護生物多樣性、持續利用其組成部分、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的三大目標,在堅持公正、透明、締約方驅動原則前提下,不斷擴大共識、相向而行,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各盡所能的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
(三)中國將繼續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世界需要真正的多邊主義。中國將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堅決反對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中國堅定捍衛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平利用科技的權利,主張在聯合國框架下開啟包容、透明的討論進程,更加平衡、公正地處理防擴散與和平利用的關系。
(四)中國將繼續做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中國將繼續落實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宣布的各項重大倡議和舉措,推動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維和待命部隊和常備維和警隊機制等更好發揮作用,同聯合國合作加快推進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建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將踐行承諾,把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實現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50年來,中國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初心未改,堅定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將同世界各國攜手前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張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