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幕摳除技術,俗稱綠幕,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把演員或者某個事物從背景中完全分離開的影像技術,通常在后期摳掉綠色背景,而添加炫酷的特效場景,被廣泛運用于科幻片、動作片、武俠劇等非實景拍攝中。除了綠幕技術,也有藍幕技術即摳藍技術,就是以藍色為背景進行拍攝,在后期將藍色背景摳去。
很多人喜歡看科幻影視劇,是因為它能帶我們進入一個奇幻的、以前從沒見過的世界。
那么,大家在觀影的時候是否想過,既然科幻影視劇中的很多場景和角色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那電影是怎么拍出來的呢?
人類的創造力是無窮的,聰明的影視人在不斷探索中,想到了一個既省錢又省力的好辦法——綠幕技術。
綠幕,其實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經常在影視劇的拍攝花絮中看到。
使用綠幕技術拍攝、制作影視劇的過程還是比較復雜的,一般來說,首先需要演員在綠色的棚子里表演,攝像師拍下演員表演的視頻,然后再去拍一段實景(或者用電腦制作出動畫),再用“一鍵摳像”功能把演員和綠幕分離,最后把分離出來的演員合成到實景或動畫中。
這種電影技術一般在科幻類的影視劇中使用的比較多。
我們都知道,每一項技術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綠幕技術也是一步步發展而來的。
綠幕技術是怎么發展來的?
綠幕技術的雛形是在19世紀末出現的,作出貢獻的人就是早期特效藝術導演喬治·梅里愛(eorges Méliès)。
喬治·梅里愛通過在一幅膠片上拍攝多個影像的技術,拍出了電影《多頭人》。
他用一塊黑色的玻璃板擋住鏡頭的一部分,使膠片的一部分不感光,拍完之后再遮住膠片的另外一部分,然后再拍攝。這樣,多次拍攝的畫面就會出現在同一幅膠片上,最終呈現出“多頭”的效果。
電影《多頭人》
《多頭人》電影上映幾年后,這項技術也被另一個導演(Edwin S. Porter)應用在電影上。
1903年的電影《火車大劫案》就使用了這種遮罩和多次曝光的技術來呈現車站辦公室窗外行駛過的火車以及車窗外飛掠而過的風景。之后,甚至還在這種技術的基礎上衍生出沿用至今的玻璃遮罩繪景技術。
沒過多久,弗蘭克·威廉發明了“威廉遮罩法”(也可以叫“黑幕”技術),這種拍攝方法的操作過程是,先將演員表演的部分(在攝影棚里純黑的背景板前表演)拍下來,然后再進行背景拍攝。
不過由于使用的是黑色背景,拍攝目標的陰影會消失,所以后人又對“黑幕”技術進行了改進。
1940年,特效大師拉里·巴特勒在藍幕前進行前景的拍攝,發明了“藍幕技術”。
巴特勒將藍色從三色印染的底片中分離出來,得到類似于威廉遮罩法中的“剪影遮罩”的效果。不過“藍幕”技術只能用于拍攝黑白電影。
電影《金剛》中就使用了“藍幕技術”
到了20世紀90年代,由于之前的技術積累,加上數字技術的發展,膠片攝影被數字拍攝所取代。
數字綠幕技術(簡稱綠幕技術,又叫色度鍵摳像技術)出現了。綠幕技術能夠精準地剝離出前景和背景,大大壓縮了特效制作的時間。
為什么要用“綠”幕?
那么,重點來了,在數字綠幕技術中,為什么使用綠色幕布的情況更多呢?
這自然和數字技術本身有關。數字攝像機的感光芯片的采集是遵循三原色(RGB紅綠藍)原理的,信號的采集是按照RGGB(紅綠綠藍)的方式,這就導致攝像機對綠色最為敏感(有兩份綠色),能呈現更多的細節,所以多用綠色背景拍攝。
另外,一般情況下,人的皮膚、衣服等出現綠色的情況比較少,選用綠色背景,也方便了后期摳像的環節(方便后期將人物和背景分離)。
節約費用也是一個原因,由于綠背景亮度比藍背景高,使用綠色背景會比用藍背景更省燈,從而也能節省很多費用。
當然,綠幕也不是隨便搭搭就行的。
首先,布料的顏色要均勻,不能有亮點、陰影區域或者顏色差異,而且布還不能反光、漏光。
如果哪一方面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后期剪輯的效果,最終會被大家調侃為“五毛特效”。
因特效受爭議的電視劇《孤芳不自賞》
責任編輯: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