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金秋時節,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的辣椒豐收了,一位村民開心地“曬”辣椒。侯崇慧攝(人民視覺)圖②:9月17日,湖南省道縣梅花鎮貴頭村農民在參加挑籮筐比賽,喜迎豐收節。蔣克青攝(人民視覺)圖③:9月21日,河北省遵化市東舊寨鎮石橋頭村農民在晾曬核桃。劉滿倉攝(人民視覺)圖④:9月20日,四川省射洪市瞿河鎮牛心村的高粱迎來豐收季。劉昌松攝(人民視覺)圖⑤: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水稻喜獲豐收。關春攝(人民視覺)圖⑥:9月17日,江西省永豐縣七都鄉牛山村,村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劉浩軍攝(人民視覺)制圖:潘旭濤
金色九月,秋意起,萬物收。又是一年秋收時,今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億萬農民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走進北京市平谷區劉家店鎮的一戶桃園,放眼望去,翠綠的枝葉間,一顆顆飽滿豐碩的大桃綴掛枝頭,桃香撲鼻而來。桃農們正忙著采摘鮮桃,包裝封箱,將平谷大桃送往千家萬戶。
產業興、百業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涵,也是農民穩定增收的有力保障。立足全面小康新起點,全國多地依托本土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的種植業、綠色生態的養殖業和形式多樣的鄉村旅游業。
隨著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一幅幅村強景美民富的豐收中國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特色種植旺鄉鄰
眼下,北京平谷的22萬畝桃園喜迎豐收。大桃成了“致富果”,也讓10萬名平谷桃農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作為京郊農業大區,平谷區地處北京最東部,三面環山,日照充足,境內水網密布,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種桃歷史塑造了這片22萬畝的中國最大桃園。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依托當地的區位優勢,平谷區積極推動大桃產業發展,全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建設“農業中關村”,打造“農業中國芯”。
在峪口鎮西營村西側的一處桃園,天上飛著無人機,地上跑著無人車,開溝、除草、打藥、采收,全程機械化,相比傳統果園可節省人工50%以上……這里被稱為“未來果園”。
平谷區發改委負責人史立成說,“未來果園”將試點不少新技術和新設備,如無人機打藥、采果機器人等,果園還會實行信息化管理,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和新型農業方式。
“買我家桃子的顧客,90%都成了回頭客。”望著園中的豐收景象,桃農張寶志驕傲地說。走進他的桃園,包括白桃、油桃、黃桃、蟠桃在內的四大系列、五十余品種大桃掛滿枝頭。
張寶志是平谷農業科技創新的受益者。通過向平谷區果品辦公室申請試種最新的大桃推廣品種,學習科學的種植技術,他在幾年間便向自家的30畝桃園引進約四十個桃子的新品種,成為附近有名的“種桃能手”。
“在平谷,一個大桃背后有幾十項政策、近百項技術在支撐。”平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整形修剪到土肥水管理,從增甜提質到病蟲害防控,每個環節都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來保障桃子品質。
鄉村振興,科技引領。農業科技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大桃品質,互聯網也為桃農打開了銷售渠道。
“直播間的朋友們,您瞧這自家種的大桃,新鮮下樹,絕對好吃!”層層疊疊的桃葉下,平谷的桃農們一個個架起手機,拿著剛摘下的鮮桃,自信地做起了直播。
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成了新農資,這對鄉村振興提出了新要求。“要致富先修路,以前是修公路,現在還要加上信息高速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
2017年,平谷區委、區政府啟動“互聯網+大桃”工程,通過開展桃農電商培訓、對接電商平臺等措施,為大桃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但桃農平均年齡在六十歲左右,不僅對電商沒有概念,很多農戶連智能手機也不會熟練使用,怎么辦?
平谷區專門成立了一支本土講師團,深入各個鄉鎮村,給桃農面對面講、手把手教。講師團還開設了線上培訓課為桃農答疑解惑。截至目前,平谷區已累計開展線上線下培訓4萬余人次。
“3年來,我們講師團開車、坐公交、騎三輪甚至步行,走過了全區13個大桃主產鄉鎮,2萬多公里的山路。”王丹是這支講師團的團長,也是土生土長的平谷人,看著鄉親們通過互聯網把桃賣得越來越好,她心中全是滿足。
2020年,平谷大桃電商銷售4250萬斤,銷售額3.6億元,促進農民增收1.5億元。“走電商賣桃這條路是對的。”王丹感慨道。
同樣依靠特色種植業致富增收的還有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的村民。
在榆陽區的田野上,連片的苜蓿流青溢翠,空氣里彌散著陣陣草香,一臺臺忙碌的收割機穿梭其間,劃出一道道美麗的線條,一派豐收景象。
苜蓿是一種重要的飼草原料,營養價值高,耐寒耐旱,能夠保持土壤養分、遏制風沙揚塵。
榆陽區位于毛烏素沙地,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近年來,榆陽區因地制宜,通過外運黃土覆蓋在沙地上再種上苜蓿,讓荒沙地成了村民的“致富地”。
種草還能掙錢?這曾是一段時間來鄉親們的疑惑。
2019年初,榆陽區出臺了《加快發展優質飼草產業的實施意見》,將發展優質飼草產業作為全區大力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
政策的引導激發了村民的積極性,苜蓿產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20年榆陽區高產優質苜蓿留床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其他飼草種植面積可達到20萬畝,年產飼草24萬噸。
“苜蓿草每年可收割四茬,每畝產量1200公斤,每噸苜蓿草能賣2400元,僅此一項,每畝可帶來3000元左右的收入。”榆陽區林業局副局長王霞介紹說。
好地種好草、好草養好羊、好羊產好肉、好肉賣好價。作為一種重要的飼料,苜蓿的種植還有效帶動了當地的牛羊養殖,讓村民們豐收又增收。
農村要發展,村民要增收,發展特色產業是關鍵。
在平谷區的10萬畝桃園里,在榆陽區的10萬畝苜蓿地上,特色種植業蓬勃發展,村民生活蒸蒸日上,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秀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綠色養殖富農家
天山深處,峽谷之中,清澈冷冽的水面上,成千噸的三文魚正被運往千家萬戶,船只駛過,浪花燦開。這里是新疆伊犁尼勒克縣喀拉蘇鄉的溫泉水庫。
“三文魚是冷水魚,剛好我們這里的水特別涼。”當地村民介紹。
喀拉蘇鄉有天山雪融活水,水質純凈,冷涼低溫,為冷水魚類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依托特有的冷水資源,尼勒克縣因勢利導,在喀拉蘇鄉建起了西北首個三文魚養殖基地,讓進口的三文魚卵在遠離海洋的地方安了家。
設立在天然水域上的基地建好了,如何避免水產養殖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奏響綠色發展的“漁光曲”,成為當地必須考慮的問題。
尼勒克縣通過智能作業和生態養殖,讓各類智能化機器變身三文魚的養殖“管家”,為保護當地養殖業水系生態提供技術支持。
“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而只有遵循科學路徑才能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余欣榮表示。
在三文魚養殖場內,一個形似坦克的大家伙正在轟隆隆地準備下水作業,這是我國首個漁業水下清污機器人。過去清污只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清除率,現在可以做到百分之百。
走進操作間,墻上的大屏幕時刻閃爍著,即時顯示出魚的數量、水溫、溶氧等數據,這是智能化投喂系統,用來準確計算所需飼料,提升飼料利用率。
據悉,在各項環保措施的實施下,養殖區開發投產6年來,下游水環境質量并沒有下降。
智能機器也需要人工操作,但在尼勒克縣,居民大多以放牧為生,沒有養魚的技術和經驗,如何在當地開展業務,讓產業發展與百姓致富結合起來?
當地政府與企業達成合作,在家門口給村民教技術,助力當地牧民變身新漁民。
一人寬的塑料浮板搖搖晃晃,葉爾蘭走在上面卻穩穩當當。他穿著潛水服,正在檢查面部是否有遮蓋,衣服里的氣體是否已排出,檢查完畢,葉爾蘭以標準的姿勢下水。
“別看我現在這么熟練,但來這里之前,我什么都不會。在這里不怕你不會,就怕你不干。”葉爾蘭笑著說。這位今年32歲的哈薩克族小伙是土生土長的尼勒克縣人,目前在喀拉蘇鄉的三文魚養殖基地當潛水員。如今,作為養殖場的業務骨干,葉爾蘭的收入已翻了幾番。
冷水魚成了富民的“熱產業”,老百姓切實嘗到產業豐收、鄉村振興的果實。2017年,由當地政府牽頭,企業與609戶農民共同成立了新疆魚水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發動農民以無息貸款參股。截至2020年,入股農民累計分紅540余萬元。
在山東省樂陵市的譚家村,綠色養殖業也發展得紅紅火火。
特色美食“德州扒雞”每年需要收購大量原料雞,作為山東德州的縣級市,樂陵市因勢利導,與扒雞企業合作,用生態養殖的方式發展德州扒雞的原料雞產業。鄉親們養出了肥碩的農家雞,也收獲了幸福的好日子。
走在譚家村的田野里,放眼望去,盡是郁郁蔥蔥的棗樹。棗樹林下,一只只農家雞精神抖擻,眼睛炯炯有神。
在這里,繁盛的棗樹為農家雞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落下的棗花和棗子為農家雞提供可口的食物,農家雞則為棗樹清除害蟲,其糞便也是棗樹的養料。當地將小棗種植和原料雞養殖聯合發展,通過棗樹下養雞,打造綠色養殖業,助力農戶穩定增收。
“以前在樹下種小麥,一年收入就五千塊錢。如今在樹下養雞,一年僅靠養雞就能拿到三萬多。”當地養殖戶介紹說。
村民的錢包鼓了,村里的環境也美了。譚家村鋪起了水泥路,實現了戶戶通,還修建了公園和休息室供村民休息娛樂。
“以前這里坑坑洼洼的,根本沒人來。現在有錢了,建起了廣場,人們在這跳跳舞,乘乘涼,特別幸福。”村民譚福新笑著說。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要因地制宜地找準‘金鑰匙’,利用資源稟賦和優勢,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彬選表示。
天山躍出了三文魚,樂陵養起了生態雞。從新疆伊犁到山東樂陵,鄉村振興碩果累累,養殖產業生機勃勃。
鄉村旅游迎遠客
行走在湖北恩施的洞下槽村,美麗鄉村圖景令人眼前一亮:此起彼伏的山坡上,一片片茶葉翠綠欲滴,上萬畝茶園次第鋪開。微風吹過,層層碧浪,陣陣茶香。
洞下槽村位于湖北恩施的武陵山區,大山阻隔一度讓這里發展緩慢,傳統的農耕經濟只能維持溫飽。
近年來,立足當地土壤富硒、瀝水性強的區位優勢,洞下槽村發展起特色茶產業,村民們致富增收,窮鄉村也搖身一變,成為“湖北省綠色示范鄉村”和“恩施市十佳美麗鄉村”,吸引不少游人前來采茶打卡。
洞下槽村一直有種茶的傳統,但先前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難以形成規模,茶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成了當地亟待解決的難題,怎么辦?
2018年,洞下槽村將分散的茶園統一承包,建立起“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村委會牽頭,村民聯合,合作社以股份形式入社,帶領村民科學管理茶園。
在科學管理下,茶葉迎來豐收,農戶實現增收。截至2020年,洞下槽村累計發展茶葉1.1萬畝,可采摘面積8500畝,年產鮮茶125萬公斤,帶動當地800多戶茶農年收入增收2萬多元。
有了好景和好茶,如何將二者聯合發展,擴大收益?
洞下槽村因情施策,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發展路徑:茶產業夯實發展基礎,旅游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茶園成規模后,村里在茶園周邊建起兒童樂園、燈戲樓、制茶體驗館等場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動茶旅融合發展。
“早就聽說這里生態好,設施全。既能欣賞茶園的美景,又能體驗手工采茶制茶,是躲開城市喧囂的好去處。”周末帶著一家人來洞下槽村消暑的耿女士評價說。
“人們對鄉村旅游的理解和實踐是循序漸進的,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住民宿、當村民、過田園生活’的階段。”全國休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張靈光表示,“在后工業化階段,鄉村旅游等休閑經濟的發展充滿了新機遇。”
“這幾年村里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村民劉大姐笑著說。
作為村里最早開辦農家樂的人,劉大姐的月收入已上萬元。家里蓋起兩層樓房,一樓開辦農家樂,二樓自己居住。趁著天氣好,劉大姐將從自家菜園里摘下的鮮蘿卜切成塊,放在院子里晾曬,為農家樂準備食材。
“旺季的時候,我一個人經常顧不過來,就得讓鄉親們來幫忙。”劉大姐說。在洞下槽村,像她這樣開辦農家樂的村民還有20多戶。
通過以茶興旅、以旅促茶,走茶旅融合發展之路,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2017年以來,當地旅游年收入已突破8000萬元,帶動就業400余人。
那里茶香陣陣,這里荷葉田田。
在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陶辛鎮,向水面望去,荷花于碧水綠葉之間亭亭玉立,可謂“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陶辛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地勢平坦,水網縱橫,土壤肥沃,有悠久的種荷歷史。近年來,當地依托區位優勢,通過種植荷花和加工蓮子,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陶辛鎮的荷花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萬畝,品種有500多種,畝均增收達2000元,荷蓮產業年產值達3.9億元。
在荷蓮產業的基礎上,陶辛鎮因情施策,打造起荷花特色小鎮,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千年古水韻,萬畝荷花香”已成為當地的亮麗名片。
粉嫩的荷花在連片荷葉的映襯下搖曳生姿,蓮蓬褪去了外衣,露出清香可口的蓮子,游人沿著蜿蜒的棧道漫步于荷塘天地,體驗特色小鎮。
除了觀賞荷花和品嘗蓮子,陶辛鎮還開設多個“荷文化”主題公園和生態園,設有蓮子觀光區、休閑垂釣農家樂、農耕文化教育基地等多個功能區。
“眼前有美景,手里有美食,身旁有好友,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趁周末和朋友相約來陶辛鎮半日游的李女士笑著說。
荷花映日,映紅了游人的笑臉,也映紅了鄉親的致富路。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當地村民開起了農家樂,賣起了特產,在富足的日子里,笑看芙蓉開。
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
在洞下槽村希望的茶園里,在陶辛鎮爛漫的湖面上,正積蓄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責任編輯:劉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