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五棵松橋東側輔路的飛絮治理現場,一輛高壓噴霧車正對著一排楊樹的樹冠噴出高壓水霧,輔路上,一輛灑水車正在沖洗飄落在地面的飛絮。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高級工程師張博向《中國自然資源報》記者展示了“北京飛絮防治”移動終端,隨著楊柳雌株普查數據的全面接入,工作人員利用終端可以實時掌握責任區內楊柳雌株的數量、位置等信息,實現了楊柳雌株的精準定位、定點治理。
據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志強介紹,首都園林綠化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本身就是楊柳飛絮治理問題的“最佳答案”。在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建設中,選擇鄉土、長壽、抗逆、食源和美觀的優良樹種,不斷優化林地綠地的生態功能,提高生物多樣性。通過打造喬灌草立體化的混交結構,科學應用鄉土宿根地被植物覆蓋裸露地面,形成有效的立體緩沖區,提高對飛絮的吸附滯留,把飄落下來的飛絮牢牢“粘”在地面上。同時,在綠地養護中,對過密的林子針對性地選擇楊柳雌株進行間伐,并結合對現有老、弱、殘、病等楊柳樹雌株的替換,從根本上減少飛絮總量。2020年至今,北京市重點區域已經修剪、更新改造楊柳雌株34萬余株。此外,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通過多種措施開展精準治理,降低飛絮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i自然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