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國家公園 攝影:劉達友
中國是世界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具備幾乎所有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僅是大自然留給中國的寶貴遺產,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綠絨蒿是野生高山花卉,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脈,多生長于滇西北海拔3000米以上的流石灘。圖為西藏林芝地區巴松湖藿香葉綠絨蒿。 攝影:彭建生
中國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最有效的措施,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我國經過60多年的努力,已建成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完善,瀕危物種保護不斷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初見成效,國際合作穩步推進。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是我國建立最早、地位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攝影:宗玉柱
中國保護地總面積占國土陸域面積的18%,管轄海域面積的4.1%,有效保護了我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近30%的重要地質遺跡,涵蓋了25%的原始天然林、50.3%的自然濕地和30%的典型荒漠地區,各類自然保護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遺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公園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為目標,是我國自然生態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建立是野生東北虎豹及其棲息地保護的重要里程碑。 攝影:謝建國
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公辦廳印發《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分類科學、布局合理、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中國特色自然保護地體系。一系列國家頂層設計的出臺,明確了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在中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也標志著中國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邁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
目前,全國已建成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涉及青海、吉林、黑龍江、四川、陜西、甘肅、湖北、福建、浙江、湖南、云南、海南等12個省。中國國家公園試點取得了顯著成效。整合組建了統一的管理機構,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提升,科研監測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三江源、神農架、南山、普達措等國家公園設置了生態公益管護崗位,優先吸納生態移民和當地社區居民參與國家公園保護,推進了社區共管模式,公眾影響迅速提升。
普達措國家公園擁有湖泊濕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動植物等豐富的生態資源。
中國自然保護區這片凈土,守護著珍稀動植物和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是中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的發起者和主導者。新中國成立初期,原林業部就頒布了以保護森林為主的林業工作方針,并率先開展了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1956年,建立了中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隨著中國政府對生態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日益重視,中國自然保護區得以蓬勃發展。截至2018年,中國共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750個(不含港、澳、臺地區),總面積約147萬平方公里,占我國陸地面積的14.88%,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4處,自然保護區占國土面積的比例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只在中國分布,被譽為“活化石”“中國國寶”。圖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境內的大熊貓。 攝影:蔡瓊
60多年發展使得中國的自然保護區已經逐步形成覆蓋全國且布局較為合理、類型較為齊全、功能較為完備的自然保護區網絡。曾一度極危的物種,如大熊貓、朱鹮、麋鹿、揚子鱷、海南坡鹿、普氏原羚、亞洲象、海南長臂猿等在自然保護區得到有效保護,其種群數量顯著增長。一些已經極度瀕危的植物如百山祖冷杉、銀杉、崖柏、天目鐵木、丹霞梧桐、絨毛皂莢等物種得到庇護。
從孤羽7只到5000多只,朱鹮保護成為世界拯救瀕危物種的典范。 攝影:胡琳
各類自然公園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補充
中國自然公園涵蓋了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海洋公園等多種類型,在維護生態系統功能完整性、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為公眾提供了賞心悅目、風景宜人的游憩空間,成為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要補充。
世界遺產凝結了大自然億萬年的神奇造化,蘊含著世界文明發展長河的豐厚積淀,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典范之區
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既承載著人類的精神文化價值,又關乎著地球生態安全。自1985年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中國政府積極履行公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遺產保護事業發展,全國已擁有55項世界遺產,其中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
中國林草建設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3個層次。作為生態建設的關鍵部門,林草系統承擔了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幾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及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職能。
近年來,中國林草建設有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生物多樣性保護逐步納入自然資源保護修復各類規劃和計劃,野生動植物就地與遷地保護網絡不斷得到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督檢查力度不斷加大,基礎調查及科研穩步推進,宣傳和國際合作不斷深化。
中國已初步建立了有關自然保護地配套的法律體系,制定并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成立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網絡,對中國生物多樣性的變化開展長期的監測與研究。遙感、紅外相機、基因技術、無人機技術等應用于生物多樣性監測。
大鴇 攝影:劉晶敏
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植被多樣性穩步提升。在全球森林資源持續減少的背景下,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2%到今天的22.96%,森林蓄積量增加了85億立方米,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持續保持“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森林生態狀況不斷改善,森林植被多樣性有關指標明顯好轉。全國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趨于復雜,森林樹種組成呈多樣化。
天然林保護修復,筑牢生態屏障。中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20年來,天然林資源恢復性增長持續加快,森林蓄水保土能力顯著增強,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森林碳匯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天然林占我國森林面積的64%、森林蓄積量的83%,是我國森林資源的主體和精華。2019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標志著我國天然林保護邁入了全面保護修復的新征程。
退耕還林工程累計安排工程建設任務5.15億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了4個多百分點,每年在保水固土、防風固沙、固碳釋氧等方面產生的生態效益總價值達1.38萬億元,為增加森林碳匯、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保護恢復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濕地分布廣、類型豐富、面積廣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平原到高原山區均有濕地分布,涵蓋了《濕地公約》中所有濕地類型。中國濕地面積約536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5.58%,占全球濕地面積的4%,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中國濕地調查監測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明確濕地為一級地類,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監測工作首次實現年內全覆蓋,在22個省(區)開展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許多重要的珍稀鳥類得到有效保護。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種群數量達140只左右,幾乎保護了這一物種種群數量的30%。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在全國多地頻現。
黃嘴燕鷗 攝影:孫曉宏
成功遏制荒漠化擴展態勢,提前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近3年來,累計治理沙化土地600萬公頃,新建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33個,新增封禁保護面積35萬公頃,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總數達104個,封禁保護面積達174萬公頃。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提前實現了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
強化物種及棲息地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穩中有升。中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呈主體上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大型貓科動物棲息地明顯改善。野生東北虎和東北豹種群開始擴大,數量增長。亞洲象野外種群從1985年約180頭增長至約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頭以上。野駱駝種群數量已超過800頭。一度野外滅絕的野馬、麋鹿重新建立起野外種群。實現了全球首次野化放歸人工繁育的黑葉猴,首次林麝野化放歸試驗成功。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德保蘇鐵通過野外回歸,重新在其模式產地廣西德保縣建立了穩定居群。自2016年起至今,全國范圍內開展保護候鳥志愿者“護飛行動”,參加人數3.3萬人次,行程累計達48萬公里。
天行長臂猿,是2017 年首次由我國專家發現并命名的長臂猿新物種,目前總數不超過150 只,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物種,主要分布于我國云南省銅壁關自然保護區和高黎貢山一帶。 攝影:范朋飛
全國建有各級各類植物園近200個,收集保存了占中國植物區系2/3的2萬個物種;建立了240多個動物園、250處野生動物拯救繁育基地;建立了400多處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保育基地;建立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深圳國家基因庫、藥用植物基因庫,收集和保存了中國野生生物資源。中國已完成植物保護戰略70%的主要目標。
i自然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