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東南州豐富的河流、湖庫資源曾為沿岸群眾通過網箱養殖解決生計、發展經濟提供了基礎條件,但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高密度網箱養殖和過度開發,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質急劇惡化等生態環境問題。因此,2017年,黔東南州啟動全域網箱拆除工作,實現了全域“零網箱”,但隨之帶來如何保障水域周邊群眾生活來源和填補水產品市場缺口兩大難題。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生態環保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轉變大水面漁業發展方式,通過發展生態漁業,實現大水面生態保護與漁業發展充分融合,促進水域生態、生產和生活協調發展。為加快轉變漁業發展方式,貴州省提出“全域無網箱·全域生態魚”的生態漁業發展模式[1]。面對產業發展的政策契機,如何依托自身基礎條件,協調漁業發展與生態保護,探索大水面去網箱化后漁業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模式,推進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對保護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和區域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發展條件及潛力分析
1.1 水域條件
黔東南州已(在)建水庫共計 402座,總庫容約63.17億m3,其中大型3座,中型31座,小型368座。按水庫功能劃分,供水功能水庫87座,灌溉功能水庫204座,發電功能水庫111座。全州水庫正常蓄水位相應水面總面積約 238.14 km2。水庫漁業養殖面積按正常蓄水位相應水面面積的2/3算[2],全州適宜生態養魚水庫理論總面積為158.76 km2。根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 338-2018),結合《貴州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辦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級區內禁止養殖。因此,全州小型、供水型水庫的水面均是水源保護區一級區,不適宜養魚。全州小型供水水庫共67座,面積9.18 km2。綜上,全州水庫生態養魚總面積158.76 km2,扣除小型供水水庫9.18 km2,可用于養魚水面面積149.58 km2;山塘3 497座,可用于生態養殖水面面積17.88 km2。
1.2 生態養魚產量
根據《水庫魚產力評價標準》(SL 563-2011)及全州供水、灌溉、發電水庫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著生藻類調查分析結果,按水庫規模和功能分別計算各類型水庫魚產力。全州供水水庫魚產力為12.92~20.30 kg/667m2;灌溉水庫魚產力為17.22~19.79 kg/667m2;發電水庫魚產力為3.62~14.31 kg/667m2。
綜上所述,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和豐富的漁業資源優勢,圍繞發展生態漁業,強化鰱鳙保水漁業,大幅度減少可能產生水域污染的空間。通過建立標準化新型生態漁業生產基地,集成大水面增殖生產模式和配套技術,引進和培育品牌化發展、綜合效益凸顯的有機漁業生產龍頭企業,帶動和鼓勵周邊農戶參與入股分紅,從而達到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漁業發展的目標。全州大水面水域內生態魚年潛在產量超過3 200 t,產值6 000萬元以上。
2 發展現狀及問題
2.1 發展現狀
網箱拆除后,黔東南州為保護水域環境及漁業資源,保持水體生態平衡,以清水江流域的三板溪電站庫區、白市電站庫區、掛治電站庫區等為重點,全力發展以投放濾食性魚為主、土著魚為輔的大水面生態漁業,推動大水面生態漁業高效益、高品質和高產量均衡發展。2019年,全州大水面生態漁業養殖面積5 806.67 hm2,占適宜養魚湖庫、山塘水面面積1.67萬hm2的34.67%。其中:水庫生態漁業養殖面積4 953.33 hm2(使用水域灘涂面積),占適宜養魚水面面積1.496萬hm2的33.11%,累計投放規格魚種2 127 t,捕撈商品魚419.5t,占全州庫湖潛在產量3 247.6 t的12.92%;山塘漁業養殖面積853.33 hm2,占全州山塘總面積1 786.67 hm2的47.76%,捕撈商品魚1 237.3 t,占全州山塘漁業預計目標產量2 680 t(以半精養100 kg/667m2來計算)的46.17%。可見,全州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規模與全州大水面生態養殖環境容量仍有較大差距,大力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提升漁業經濟效益還有較大空間,尤其水庫水體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2.2 存在問題
一是管理創新不足,產業轉型升級困難。在保障生態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背景下,發展環境友好、生態健康的漁業模式,減少對水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大水面生態漁業需降低養殖強度,向人放天養、水域牧場的方式轉移[3]。黔東南州地處貧困山區,湖庫、山塘較為分散,漁業養殖管理不規范,不同地區發展不平衡,如何拓寬水域沿岸漁民就業增收渠道,有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當地農戶共同發展問題尚未破解。
二是養殖規模小,產量低。全州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正常經營的國有平臺公司僅有錦屏縣貴州清水江漁業開發有限公司,帶動能力有限,制約產業做大做強。轉變全州大水面生態漁業“大資源、小產業”的現狀仍然任重道遠。
三是資源分散,利用率不高。全州已建成的400余座水庫中,其中大部分為小型水庫,雖然數量眾多,但分布分散,不易于集中開發管理。同時,由于技術不足和市場封閉,鰱鳙魚種“本土化”產業鏈支撐的基礎問題遠未解決。
四是品牌創建和產業鏈打造不足,產業效益不明顯。全州大水面生態養殖尚在起步階段,申報品牌和商標需一定時間,同時,產業鏈延伸不足,水產品市場價格偏低,無法實現效益最大化。
3 發展建議
3.1 構建配套齊全的扶持政策體系
一是保護擁有水面使用權者的權益。水面資源屬國家所有,企業在水域的水面使用權以與政府簽訂的合同為準,明確管理權屬和使用范圍,給予經營政策與法律保障。二是取得養殖證的農漁民、企業要明確其使用范圍,并給予保障,對不符合規劃要求需要調整的,要按時調整到位并給予一定經濟補償。三是設立生態漁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投向公益性、基礎性、示范性項目和政策性產業引導扶持獎勵,如漁業增殖放流以及珍稀、瀕危土著魚類種質資源的保護開發等。四是鼓勵金融機構對信用狀況好、效益明顯的生態漁業項目適當放寬擔保抵押條件,并在貸款利率上給予優惠。
3.2 強化大水面生態漁業基礎研究
結合黔東南州大水面的生態環境特點,通過調研,分析不同地區大水面的生態結構、功能定位、發展規劃、社會發展要求等,科學制定大水面生態漁業標準和技術規范,構建完整的大水面生態漁業標準體系。加強大水面“以漁保水”“以漁潔水”模式研究,重視漁業在大水面資源調控中的生態功能。建立增殖放流技術和方法,研究不同大水面生態結構和魚類資源變化規律,制定大水面漁業增殖放流容量、資源調查以及效果評估的標準和技術規范。
3.3 守好漁業資源開發的生態底線
據測算,從水體捕撈1t魚,相當于從水體中撈出36㎏氮、9㎏磷[4],同時可向社會提供優質的魚類蛋白,增加漁民收入。黔東南州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應以保護水質、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安全為前提,發展以投放濾食性魚為主、土著魚為輔的保水漁業,堅持適度漁業、綠色發展。通過科學評估水體環境承載力、生態養殖容量和水資源可開發利用量,促進以漁凈水,改善水域水質,避免生態環境破壞。可借鑒千島湖漁業生態環境治理經驗,探索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資源利用新模式,守好江河湖庫生態底線。
3.4 實施魚類資源增殖工程
一是在重要支流魚類的產卵場、索餌場、洄游通道等主要棲息繁衍場所以及繁殖期和幼魚生長期等關鍵生長階段,建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禁漁區,促進大水面魚類種群自然恢復和增殖。二是在全州湖庫干流及重要支流水域開展長時間、大規模人工增殖放流,每年投放各種規格魚種增殖大水面水域,使大水面水域水生生物資源實現良性、高效循環利用,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和水生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保障水生生態系統處于整體良好狀態。
3.5 保障水產苗種供應
按照水面投放3.6 kg/667m2濾食性規格魚種的技術標準要求,黔東南州適宜養魚水庫面積1.496萬hm2,需年投放鰱鳙魚種80.78萬kg。為滿足鰱鳙魚、土著魚等魚種增殖投放需求,要著力保障苗種供應。一是采取“訂單+定質量標準+監督苗種生產過程”等方式積極扶持本地魚種場,引導和扶持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進行水產苗種生產,同時引進外部資金加快水產苗種場建設,實現苗種生產多元化。二是盤活資源存量,擴大生產能力。大力實施池塘標準化改造,完善基礎設施,更新設備,提高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三是保護本地土著優勢品種。積極引進先進生產技術模式,對本地土著魚類進行保種繁育,形成規模配套投放。爭取實現魚種供應的“就地繁殖、就地培育、就地放養”。
3.6 構建產業發展利益共同體
引導龍頭企業參與開發大水面生態漁業產業,州級成立國有漁業平臺公司,通過政府招商引進國內具有實力的水產龍頭企業作為戰略投資伙伴并與其合作。同時,引導規范“資本下鄉”,既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又注重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加快構建“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著力打造公司(資本)與農戶利益聯結“共同體”,通過“三變”加強與農戶尤其是貧困戶的利益聯結,讓廣大農民真正能從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產業中受益。
3.7 推動“接二連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培育壯大水產品加工流通龍頭企業,培育精深加工企業,支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二是結合黔東南民俗特色旅游資源,開發一系列方便快捷的水產加工食品+民族特色旅游產品。三是利用好大水面景觀資源,積極發展休閑漁業,打造一批集民俗體驗、體育、垂釣、觀光、餐飲、康養深度融合的休閑漁業示范基地。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將商品魚生產、冷鏈物流、產品銷售及休閑漁業等產業發展鏈條有效銜接起來,實現融合發展,保障漁民就業、促進漁業增收。
3.8 加強品牌建設
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提升產品品質。加強生產環境、苗種、捕撈作業、儲藏運輸等各環節的質量監督和管理,完善水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產業鏈條標準化。大力推廣綠色、有機水產品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做好相關產品認證工作,積極組織申報大水面有機水產品,創建地理標識產品。依托黔東南州“苗侗山珍”公共品牌影響力,打造“清水江有機魚”品牌,積極開辟外部市場,拓展銷售渠道,提高漁業附加值和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 郝志斌,楊榮芳,商崇菊.貴州大水面生態漁業產業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水產,2020(3):46-49.
[2] 李靖華.水庫可養魚水面面積計算方法的探討[J].水產科學,1984(3):34-39.
[3] 李夢龍,劉 晃,方 輝,等.白洋淀“以漁養水”生態修復效果及展望[J].淡水漁業,2020,50(3):106-111.
[4] 范 偉.云南大水面生態漁業轉型升級發展報告[J].云南農業,2019(10):48-54.
來源:《農技服務》2020年12期144-146頁
責任編輯:黃筑斌
胡 旭(1985-),男,水產工程師,碩士,從事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工作。E-mail:huxunm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