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糧食病蟲害損失,對于我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意義重大。新型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病蟲害科學防治、綠色防治的主力軍,有效解決了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難點和痛點。
人生病要治療,莊稼有病蟲害了,也需要治。小麥條銹病與赤霉病、水稻“兩遷”害蟲、草地貪夜蛾、黏蟲、玉米螟、紅螞蟻……今年受氣候條件和境外蟲源入侵等因素影響,農作物病蟲害呈重發態勢。有專家估算,我國農作物常年發生的病蟲草鼠害種類達1600余種,其中可造成嚴重危害的有100多種,每年因病蟲害導致糧食損失1400萬噸。
減少糧食病蟲害損失,對于今年我國實現“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穩產增產的目標意義重大。目前,“蟲口奪糧”保衛戰已經打響,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戰爭。我國病蟲害存在類型較多、破壞性強、周期長等特點,防治難度大;而且,一家一戶小農生產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農村勞動力短缺、土地經營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等問題的存在,使得病蟲害防治難上加難。誰去防蟲治病?這是當前我國糧食植保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探索統防統治、聯防聯控的病蟲害防治模式,積極引導和扶持病蟲害防治專業服務公司、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社會化、規模化、集約化病蟲害防治,應用生物、生態、物理、化學等多種防治措施,使用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提高施藥技術,提高農藥利用率,實現糧食降本增效,推動了糧食生產綠色發展。目前,我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發展如火如荼,一大批病蟲害防治專業服務公司、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做得風生水起。據統計,2020年全國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達9.3萬個,三大糧食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1.9%。
如今,新型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病蟲害科學防治、綠色防治的主力軍,有效解決了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難點和痛點。一是解決了“誰去防蟲治病”的難題。二是解決了“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防治難度大、用藥成本高的問題。有的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一年作業面積達十幾萬畝甚至幾十萬畝,通過與農藥制造企業加強合作,能夠獲得直供直銷的大包裝農藥。三是提高了糧食植保機械化水平。我國糧食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雖然達到80%以上,但受到地理條件限制,植保機械化水平仍然很低。在利益考量下,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大量采用高效植保機械和農用無人機作業,一臺植保機械一天作業面積50畝左右,一架農用無人機一天作業面積500畝左右,而1個勞動力一天作業面積最多5畝左右。四是通過推廣使用精準施藥技術和綠色防控技術,有效減少個人施肥打藥“跑冒滴漏”,實現農藥減量化目標。實踐中,有的農戶用藥意識淡薄,在打藥過程中存在“多打藥”“亂打藥”“打保險藥”等現象,會造成農藥污染和超標殘留。
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逐步構建起現代植保防災減災體系,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應對方案,能夠做到“全國一盤棋”防控病蟲害。然而,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農民傳統防治觀念濃厚、藥物機械不配套、防治質量存在糾紛、防治服務費欠賬等問題,影響病蟲害有效防治。
各地只有積極扶持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做大做強,不斷提升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打好小麥“兩病一蟲”防控突擊戰,打好水稻“兩蟲兩病”防控攻堅戰,打好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阻擊戰,千方百計保持糧食發展好勢頭,才能贏得全年糧食豐收主動權。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