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逢人愛笑,一笑起來,眉眼里早沒了30多年前的苦模樣。
6月9日下午,咕咕鴿聲中,老沈從里屋抱出一大摞足足34本家庭賬本,打開了話匣子。
這些賬本,時間跨度長達41年。
老沈從1981年農歷八月十八起記賬,“這天是分家立戶的日子,今后父母不再管我了,要記清一分一厘收支,過好日子。”
分家時,他手里只有10.6元現金。
過完中秋,他又記下:買餅、醬油過中秋節花費1.45元。
當年,家庭聯產承包春風吹到了大山里,分田到戶,老沈家分到6畝。年底,他的第三個孩子出生,年終算賬,負債45元。
錢虧在哪里?
那一年,農業、人情和其他收入461元,國家惠民收入為0;創業、農業、醫藥費、零用、稅息等總支出506元,欠了45元外債。
到1990年,除開1982年盈余26元,年年入不敷出。
1983年3月21日,老沈花28元買了人生第一塊手表。“用半年就壞了,10月7日,花4元修表。”
那些年,老沈一家9口(夫妻倆生育了4子3女,其中2個殘疾享受國家低保政策)“勒緊褲帶過日子”,家庭只有硬性開支,收入盈虧參半。
1992年,孩子們在拮據的生活中艱難長大,當年學雜費達1038元,占收入的17.3%。
老沈不是個懶人,日子過得差,他想盡辦法抓收入。養鴿子、養豬、養蠶、種地,當年創業支出5353元,農業支出1722元。
1995年,家里首次收入過萬,達到10661元,然而開支13141元,依然負債。賬本能清晰反映出當年國家政策的實施狀況和變化狀況,學雜費、農業稅、醫藥費、水電開支,一目了然。
從2000年開始,老沈感覺日子慢慢好起來:家庭收入“芝麻開花節節高”,1402元、5591元、5134元、3731元……年年都結余。
2020年,老沈和愛人黃金華兩位老人合計毛收入105999元,凈盈余39615元。這些錢,全部存銀行。
記者翻閱34本賬本發現,一筆筆賬目事無巨細,從不遺漏。“當天收支當天記,不超過第二天早上。”老沈說,記賬一來可以精打細算過日子,二來可以給后代留下一筆精神財富,“看看老輩們是怎么過生活的”,時刻不忘艱苦奮斗。
一連串數字背后,反映了國家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惠民政策的細化和實施到最基層——
廢除“三提五統”政策、實施醫保兜底政策、廢除農業稅并提供各種農業補貼、農村養老金落地、低保政策普惠、精準扶貧政策春風勁吹……
賬單一目了然:2017年惠民收入7336元,2019年猛增到16840元,2020年再次猛跳到29904元。
其間,老沈的家鄉崇陽縣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跟老沈一樣“苦哈哈”的農民也擺脫了窮困,過上了幸福生活。
如今,老沈的部分家庭賬本已作為珍貴資料被湖北省檔案館珍藏。
曾在銅鐘鄉工作6年的崇陽縣干部胡向輝感慨:“建黨百年,時代躍遷,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美。咱國家上的事兒,可一筆筆從未落下,群眾心里記著吶!”(記者王焱堯 田城 通訊員汪佳)
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