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全國主要糧食調出大省,且是全國第一小麥調出大省。
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
4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48場新聞發布會,重點就社會關切的全省糧食供給和保障情況進行了回應。河南省糧食和儲備局副局長劉云介紹,在糧食問題上,河南省作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家底厚實,糧食產量連續14年保持在1000億斤以上,連續3年保持在1300億斤以上,人均占有糧食695公斤,高于全國470公斤的平均水平和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糧食自給率超過100%。
劉云還指出,由于河南省糧食長期保持產大于消、供大于需狀態,年末糧食庫存不斷增加。目前河南省糧食庫存處于歷史高點,其中口糧占9成以上。雖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地相繼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但各級政府儲備均未動用。從對省外市場的依存度看,河南省糧食長期“出超”,調出遠大于調入,是全國主要糧食調出大省,且是全國第一小麥調出大省。以現有的糧食供應能力,不僅可以滿足本省1億人的日常消費,還能為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
“中原糧倉”河南是糧食生產大省,同時也肩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河南省委、省政府狠抓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落實,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確保全省耕地面積穩定在1.2億畝以上。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僅2019年就向104個產糧大縣發放獎補資金41億元,向農民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07.4億元,發放農機購置補貼18.7億元,并在50個產糧大縣推出農業大災保險、在40個優質專用小麥示范縣開展完全成本保險,不斷調動基層政府抓糧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全省糧食面積保持在1.6億畝以上,口糧面積穩定在9000萬畝以上。
據悉,近年來,河南通過五大舉措保障糧食生產。一是大力開展農田基礎設施建設。2012年以來,河南率先在全國開展大規模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781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2200萬畝。農田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明顯提升了糧食抗災生產能力。
二是不斷調整優化糧食生產結構。在糧食穩定增產的基礎上,2016年開始,河南把發展優質專用小麥作為調整糧食結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4年來,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由2016年的600萬畝,發展到2019年的1350萬畝,占全省小麥面積的15.8%。
三是全力抓好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河南省堅持黨委領導、政府組織、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的防災減災機制,動員一切力量抗擊災害奪豐收。一手抓自然災害防范,一手抓重大病蟲害防控。
四是持續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多年來,河南堅持走依靠科技提升單產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
五是大力發展糧食和食品加工業。實施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和主食產業化工程,大力發展糧食和食品加工業。目前,全省面制品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1200多家,年銷售收入近2000億元,食品加工業已成為河南的支柱產業,生產了全國1/3的方便面、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水餃。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糧食生產
“今年以來,河南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糧食生產,千方百計減輕疫情影響,小麥生產保持良好態勢,長勢是近三年最好的一年,如果后期不出現重大自然災害,夏糧有望再獲豐收。”近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介紹了今年夏糧生產的情況。
疫情發生以來,河南省各地堅持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在抓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同時,對疫情較輕地區,利用勞動力充裕的有利條件,組織農民搶時錯峰開展管理;對疫情較重地區,發揮全省近10萬家農民合作社,8.8萬家社會服務組織作用,開展托管服務,幫助農民落實管理措施。農業農村部門利用新聞媒體、遠程專家系統、微信、短信等信息化手段,發揮全省1031個基層農技推廣區域站作用,指導農民開展田間管理。截至4月16日,全省累計追肥5258萬畝,化除6033萬畝,澆水3139萬畝。
據統計,今年春季農業生產共需化肥55萬噸、農藥0.56萬噸,春節前全省庫存化肥31萬噸、農藥0.43萬噸。疫情發生后,河南省通過開通農資運輸綠色通道、發放應急運輸B證、點對點送貨到村等方式,緩解運輸難題;同時積極推動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全省種業企業、尿素企業和農藥企業復工率均達到100%,復合肥企業復工率87.5%,春節以來共生產化肥64萬噸,農藥3.2萬噸,農資經營門店基本全部營業,完全能夠滿足生產需要。
受暖冬影響,今年河南省小麥重大病蟲害偏重發生,小麥條銹病已經擴展到15個省轄市100個縣(市、區),發生面積達到1187萬畝。針對嚴峻形勢,河南省政府于2月份提前安排下撥1.96億元資金,市縣統籌投入資金1.2億元,支持開展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統防統治。4月11日省政府又召開全省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統防統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小麥條銹病、赤霉病防治面積4600萬畝次,其中統防統治面積達2343萬畝次。
黑龍江省賓縣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項目內,大型拖拉機正在拋灑有機肥。賓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供圖
加大扶持,提出糧食增產計劃
4月初,在黑龍江省小麥第一縣嫩江,麥播進入倒計時——“現在種肥都已備齊,相關農機具也檢修完畢,再有三四天,等氣溫高點,就開始全面播種了!”嫩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顧孝春介紹。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黑龍江省如何發揮優勢,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穩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據了解,日前該省制定了《黑龍江省2020年糧食增產行動計劃方案》,明確提出今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將比上年增加近50萬畝,達到2.15億畝以上。
出臺“黃金十條”穩產保供扶持政策;對2020年3月31日前復工復產的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生產企業給予相應補助,加快農資企業復產復工;確保春耕生產需要,穩步推動備耕春耕工作。
今年,黑龍江省拿出1.2億元資金,對水稻智能集中催芽給予補貼,著力提高水稻生產標準和質量。同時提早釋放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信號,明確了“2020年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基本保持穩定,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適當提高”的總體原則,引導農民及早確定種植意向。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面對今年特殊年份、特殊形勢,我們深刻認識到做好‘三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充分調動各級政府抓糧積極性和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實現糧食種植面積和產出水平穩定增長。”近日,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提出保障糧食安全的幾大舉措。
一是鞏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建設國家穩固可靠大糧倉。2020年,黑龍江將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穩定糧食生產為抓手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良種、良機、良法、良田深度融合,提高水利化、農機化、科技化、標準化水平,確保糧食總產達到1500億斤以上,誓奪今年糧食豐收。
二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確保農副產品優質安全有效供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各環節,優化供應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切實保證生產生活物資供應,加快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狠抓農產品加工增值。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玉米、水稻、乳、肉等優勢主導產業集群發展,培育發展一批有原料基地、有企業帶動、有科技引領、有服務配套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力爭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68%,把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產業。
加快推進糧食流通建設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離不開糧食流通體系的建設。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徐富勇在4月8日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48場發布會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上蔓延,對河南省糧食流通不會產生影響。隨著全省糧食加工企業、儲運企業復工復產,產能和運輸能力基本恢復正常,河南依托主要鐵路、公路干線和水運系統,形成的“河南-華南”“河南-華北”“河南-華東”“河南-西部”“沿淮河、沙潁河、唐白河水運”等五條跨省糧食物流通道,不僅可以做到省內糧食的有序流通,還可以根據需求滿足省際間糧食調運,為糧食有序高效流通提供必要條件。省內和省際間糧食物流通道目前十分順暢。
黑龍江省則通過政府主導以及企業合作等模式,促進農業流通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經國家糧食交易協調中心批準,3月12日至4月10日,黑龍江省糧食局安排黑龍江糧食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面向省內外各類涉糧企業、合作社、種糧大戶、農民等多元主體,開設黑龍江省糧食市場化網上交易專場,進一步拓寬農民售糧渠道,推動農民余糧順暢銷售,實現促農增收,
4月9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數字糧倉”計劃,將在全國范圍內打造100個數字化糧食生產基地。其中,超過五分之一分布在黑龍江。通過打造“數字糧倉”,幫助糧食產地實現產業升級,是重要的助農興農舉措,為消費者提供了購買優質米面的便捷渠道。作為中國最大的糧食主產省,黑龍江優質的大米、玉米將通過“基地直供”模式進一步暢銷全國。這樣的模式最大限度地縮短了農戶和消費者的距離。
加快建設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庫存儲備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一道隱形防線,也是確保今年糧食生產供應平穩運行的關鍵。4月4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符合國情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疫情防控期間,糧食應急保障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有效控制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引起的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確保非常態下的糧食供應,河南省政府早在2016年就頒布實施了《河南省糧食應急預案》,建立了省、市、縣三級預案體系,成立了應急指揮部,就糧食市場監測預警、應急響應和糧食應急保障系統,包括糧食應急加工、應急配送和應急運輸等進行了系統安排。”河南省糧食和儲備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全省共建設有糧油應急供應網點2152個、應急加工企業292家、應急配送中心234個、應急儲運企業209家;建立了覆蓋重點地區、重點糧食品種的市場監測體系,其中國家級糧油價格監測直報點77個,省級監測點109個,能夠密切跟蹤糧食供求變化和價格動態,覆蓋全省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健全有效。
面對此次疫情的“大考”,河南省糧食應急保障體系經受住了考驗,為穩定市場、安定民心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在監測預警方面,河南及時啟動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機制,密切跟蹤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大型商超的糧油購銷存及價格變化,及時進行預警預報;在組織統籌方面,通過應急保障體系摸排近3000家應急加工、運輸、配送、供應網點的糧油庫存品種、數量等情況,加強糧源調度、產需對接、加工儲運、配送供應等環節的有效銜接,確保糧油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在糧源供應方面,1月26日至4月7日,組織政策性糧食拍賣10場次,投放小麥1338萬噸,成交60萬噸,輪換各級儲備近53萬噸,保障了企業加工的原糧需求,并協調辦理發放應急運輸通行證1800多張,調度糧油物資48萬噸,確保了糧源供應充足,流通順暢。(《小康》·中國小康網 記者 胡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