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更另
1960年春,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批熱血青年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懷著科技報國的心情,遠離首都北京和故友親人,來到了湖南省祁陽縣偏僻的官山坪村安營扎寨,建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官山坪農村基點,扎根紅壤丘陵區農業增產新技術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驗示范。
到2005年,祁陽紅壤實驗站已經走過了45年的風雨歷程,而他們也先后取得了23項國家級或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平均每2年就有一項!但那密密麻麻的獎狀、獎杯已經不能說明他們成就的全部,深藏在這些嘉獎之下的,是他們給農民、農業、農村所帶來的更長遠的影響,是農民增收,農村富裕,農業產業結構變革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并為湖南乃至整個南方地區的農業產業化、集約化、區域化的發展提供的科學技術平臺。
劉更另,一名50年代歸國的留蘇博士,原本可以留在科研、生活條件都好得多的北京,朝著美好的仕途發展。然而,在祖國“改良低產土壤”的號召下,他卻毅然選擇了去一個偏僻的山區開拓研究基地。1994年,在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他說:“當選院士是對我基層工作20多年的肯定,在紅壤實驗站的工作經歷讓我終身受益。”
1963年,劉更另28歲,血氣方剛,懷著科技報國的抱負,遠離首都北京和親人,扎根湖南祁陽,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從事科學研究、示范、推廣。這一干,就是整整28年。
在這28年里,他扎根農村,最長的一年駐點時間超過了342天,春節的晚上還是在火車上過的。村民們形容他:“晴天一頂帽,雨天一身泥,赤腳一雙走田間,春夏秋冬不得閑。”更有村民們心疼他,把家里母雞下的蛋,自己舍不得吃一個,硬是塞給他。
28年里,他率祁陽站的科技工作者,走訪農戶,召開調查會,做實驗,寫報告,絲毫不得馬虎。在他嚴謹的科研態度帶動下,28年里,他先后培養出了11名碩士研究生,12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
同時,在20世紀60年代,他率祁陽站首次解決了水稻“坐秋”問題,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的機理,并提出種植綠肥,發展雙季稻,提高資源利用率。70年代又首次研究出鉀肥,提高綠肥田稻谷產量。80年代研究提出硫酸鋅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亞砷酸銀在土壤中的化學行為,為改良“砷中毒”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90年代提出“水平淺溝、溝沆相連、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決了紅壤地區旱坡地季節性干旱缺水問題,為發展果業、草業,恢復植被,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祁陽站這塊土地上,劉更另逐漸從一名知識分子,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員,成長為我國土壤肥料和植物營養科學方面德高望重的專家,成為祁陽紅壤實驗站第一代創業的專家代表,也成為祁陽紅壤實驗站第一任站長,更成為從祁陽“鴨屎泥田改良”中走出來的第一名院士。
“我從沒見過劉更另穿皮鞋,經常是穿著雙草鞋在地里,臉曬得黑黑的,我們百姓都開玩笑說他‘鍍了層金’。”原官山坪大隊團支書鄒石生告訴記者,對生活不甚講究的劉更另,對科研卻異常嚴謹、扎實。
桌子上擺放的,是劉更另院士曾經使用過的煤油燈和收音機,他激勵著后來的科研人員刻苦鉆研。
在我們眼里從來都是綠色的水稻,在劉更另的眼里,就硬是有了7種顏色。他每天都到地里堅持觀察,他說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光照,施不同的肥料,水稻顏色都會有所不同。
劉更另扎實、苦干的精神在農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祁陽縣官山坪村村民王立勛給記者描述了當年的狀況:官山坪的“鴨屎泥田”占了全部土地的55%還多,這種地在冬干后,來年插下秧苗就坐在田里不轉青,不發根,也不分蘗,一直坐到秋天才生長,當地農民稱之為“坐秋”。“坐秋”的田產量低,通常只有一、兩百斤。
記者了解到,這種田南方各省都有,湖北叫“發僵田”,云南叫“發紅田”總數有好幾千萬畝。1963年,劉更另來到這里后,改造“鴨屎泥田”就成了擺在他面前的第一個攻關項目。看著田里的那一片片不轉青的秧苗,劉更另直傷腦筋:“我仿佛就聽到了禾苗叫救命的聲音,真是急死人!”
白天,劉更另帶著科研人員在試驗田里忙碌在觀測數據;晚上,他又召集科研人員開總結會議,寫歸納總結、分析材料,劉更另屋里的那盞煤油燈通常是徹夜未熄!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經過三年無數次的實驗研究,劉更另找到了鴨屎泥田坐秋的原因:土壤缺磷!在實驗中,他還發現,施用磷肥,鴨屎泥田的水稻能夠增產一倍以上,最多可增產三到四倍,單產從過去的一百來斤一下子提高到了四、五百斤。
緊接著,他又帶領科研人員在田里種紫云英,使田中的泥巴由硬變軟,泥團變少了,泥腳也變淺了,有效磷多了,終于,“鴨屎泥田”不再“坐秋”了。
四百六十斤、五百六十斤、七百一十斤……鴨屎泥田的產量不斷上翻。據1964年不完全統計,僅在湘南、湘中六個地區推廣面積就達295萬畝,增產稻谷3.6億公斤。
2005年,祁陽紅壤實驗站迎來了建站45周年紀念。在紀念大會上,曾經并肩作戰的科研人員聚集一堂,昔日的小伙子,如今都已是白發斑斑,然而,劉更另卻還給大家鼓勁:“我今年才76歲,前陣子電視上還報道南京一老太太已經是96歲高齡了,坐在輪椅上還不忘認真學英語,我離96歲,還有20年呢!”
他說:“我還想回到祁陽紅壤實驗站去看看,去看看鄉親們,去給站里的年輕人一些鼓勵,還想把未做完的實驗再做下去。”
28年的扎根農村,劉更另的心里已經習慣了裝的全是農民。在跟記者談話的過程中,他的話里話外,也全是農民:“要讓農民過上好日子,就要堅定地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路子,要按照生產發展的要求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教會農民用科學種田,增強農民的自主創新能力,想盡辦法增加農民收入。”
劉更另說,“沒有28年的基層工作經歷,我就沒有今天的成績,科研能力、觀察思考問題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身體素質都在基層得到了很大的鍛煉。”
他希望青年一代要能夠有勇氣和信心,到基層,到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中去干一番事業:“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業的發展,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這就需要我們的科研人員能夠沉到一線去。也只有在一線,你才能夠看到更鮮活的東西,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