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種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解決好種子問題提上日程,您是如何理解的?
萬建民: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種業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基礎。從需求側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均口糧消費將穩中略降,飼料和工業轉化用糧繼續增加,糧食消費總量剛性增長,糧食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從供給側看,要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必須提高單位面積生產能力。在有限耕地、水源等資源剛性約束前提下,提高單產主要依靠品種改良。事實上,國際上50%—60%的糧食單產增長依靠品種。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種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目前,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涉外資種子企業占我國種子市場銷售總額的3%左右。農作物種子年進口量約占國內用種總量0.1%。總體上,我國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是有保障的,風險是可控的。
同時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種、環節和領域我們還有不少短板和弱項。這些問題不解決,很難適應今后農業農村現代化。比如,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還不夠,一些領域育種創新特別是基礎原始創新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玉米、大豆、個別蔬菜品種等競爭力還不強。
具體看,我國水稻和小麥單產在國際上處于領先位置,水稻單產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小麥單產比國外小麥生產大國高30%左右,蔬菜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87%。也要看到,目前,我國玉米和大豆的單產僅是國際先進水平的2/3,蔬菜品種中耐儲番茄、甜椒、胡蘿卜、水果黃瓜等少數設施專用品種進口比例較高。
解決好種子問題,既要抓好總量上的安全,也要注重品質上的提升。通過改良品種,進一步提高作物抗病蟲能力和單產水平,培育一批優質專用品種,適應市場需求升級,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要求。
尋求核心技術新突破
記者:我國種業發展面臨哪些短板?
萬建民:總體看,我國種業發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種質資源鑒定和優質基因挖掘還需下大力氣。我國是世界種質資源大國,目前保存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位居世界第二,但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抗病、抗蟲、高產、優質等性狀的精準鑒定不到1.5萬份,亟待加快從種質資源向優異基因資源轉化,提高種質資源的利用率。
種業核心技術創新還待加強。國際種業發展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即馴化選擇1.0時代、常規育種2.0時代、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3.0時代和智能化育種4.0時代。在一些發達國家,種業已進入“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技術”的育種“4.0時代”。我國仍處在以雜交選育和分子技術輔助選育為主的“2.0時代”至“3.0時代”之間,在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全基因組選擇、分子設計和人工智能育種等新興交叉領域技術研發方面短板明顯: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缺少重大突破性的理論和方法,關鍵技術與戰略性產品研發水平相對較低,國際競爭力優勢相對較弱。
種業產業化組織體系還待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業比較效益較低,育種研究周期長,企業和社會資本進入種業領域不足,且偏向于“短平快”的研究方向;每年審定的新品種數量多,但突破性品種少。從資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種選育到產品研發、推廣和應用,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化鏈條。
因此,補齊種業發展短板,我國需要在種業自主基因、自主技術、自主品種創新方面取得新突破,還需要在種子育繁推一體化體系方面構建長效機制。
優化現代種業制度環境
記者:現代農業立志要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您認為該從哪些方面著力?
萬建民: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持續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就要充分發揮體制優勢,集中資源力量,開展聯合攻關,掌握發展主動權,為守住守好農業這個戰略后院筑牢種業根基。
打好這場種業翻身仗,關鍵要創設保障體系,從資源保護利用、自主創新、做強企業、做優環境等方面著力,不斷優化現代種業制度環境。
要保護和利用好種質資源。這是種子的基礎和源頭。要加快資源普查和搶救性收集,推動資源登記和交流共享,強化規模化精準鑒定評價,創新開發利用機制,做到應保盡保、有序開發。要加快建成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國家新作物種質庫,重點培育優質綠色超級稻、優質功能水稻、優質節水小麥、抗赤霉病小麥、耐旱宜機收玉米、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優質蛋白玉米、高產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劑大豆等重大新品種。
要強化自主創新。這是實現種業自立自強的關鍵。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持續推進良種聯合攻關和遺傳改良計劃,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創制有突破性的種質,實現我國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如水稻、小麥,要加快優質專用品種選育,保持競爭力,大豆要加快高產高油高蛋白品種選育。
要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這是提升種業競爭力的根本。要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建立規模化商業化研發平臺和創新聯合體,推動資源、人才、資本向企業聚集,扶持優勢企業發展,推動提升品種研發、產品開發、產業化應用的全鏈條現代化水平,實現好品種和好種子的持續產出。
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這是促進種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要健全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法治環境,嚴厲打擊侵權行為,為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我們相信,通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一定會解決好種子問題。(人民日報記者高云才 郁靜嫻)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