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鄭州棉麻工程技術設計研究所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河南省政府項目評審專家2名,科技部農業產業化項目評審專家8名,大學特聘客座教授2名。
多年來,鄭州所緊緊圍繞供銷社傳統優勢的棉花加工與流通產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重大科技需求,以棉花加工與流通產業提質增效為導向,為棉花加工與流通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近年來,瞄準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進行研發突破,先后主持和承擔國家“十五”至“十三五”的重大研發計劃等各類項目60多項,取得30多項科技成果;申請授權60余件技術專利,為引領和促進我國棉花加工行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做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鄭州所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科研院所在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技能培訓中的積極作用,組織棉花加工行業優秀專家完成了50多期、20000多人次的技術骨干培訓及安全教育,為棉花加工企業安全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保障了廣大植棉農戶的利益。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60余項,編輯出版棉花加工專業資料6套、專業雜志200多期,為行業提供技術與信息的交流平臺。
近幾年工作情況
(一)深化黨的建設。鄭州所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刻認識思想建設的基礎性作用,堅持制定并嚴格落實年度政治學習計劃,引導支部將政治學習貫穿于“三會一課”等基本組織生活之中,不斷完善中心組學習、專題討論、講黨課、現場教學和知識測試等多種學習形式,切實保障“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二)推動出資企業治理。認真落實總社要求,扎實推進出資企業整改工作。一是成立機構,落實責任。主要負責同志任所出資企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明確任務合理分工,迅速安排部署。二是認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針對出資企業不同情況,提出切實可行整改目標,上報總社有關部門。三是緊扣時間節點,積極推動進展。
(三)全力抗擊疫情,推動復工復產。按照總社防控方案和工作部署,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籌安排防控工作。疫情期間,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免除3個月共計29.11萬元房租。
(四)全面梳理制度體系。對科研、財務資產、人事勞資、黨建、綜合管理等制度進行全面梳理,提出制修訂任務,推動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持續提升制度指向性、可執行性。
(五)保障科研課題如期實施。各課題研究團隊通過各種渠道,努力克服疫情期間科研試驗材料供應滯后、技術交流和項目驗收等會議組織不便的影響,堅決保障各個科研課題按計劃實施。
(六)推動產業經營目標實現。針對新疆疫情管控較嚴、市場形勢嚴峻等情況,積極采取信息網絡溝通等方式及時了解掌握市場動態。在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后,立即組織人員奔赴新疆,努力克服疫情引起的不利影響,輾轉南北疆棉區。技術人員深入一線,為棉花加工企業檢修設備、提供技術服務,有力促進了棉企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七)幫扶貧困地區農戶。積極響應黨中央及總社幫助湖北農產品擺脫滯銷困境的號召,購買湖北茶葉約40斤共計10162元;購買總社對口支援安遠縣百香果237箱共計11613元,為貧困農戶擺脫疫情影響、提高收入做出一份貢獻。
(八)推動科研基礎條件建設。上半年,加緊推進科研儀器采購、科研平臺試制工作,完成“棉花調濕中試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工程,目前正在組織竣工決算。全面建成電工電子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發綜合試驗室,搭建了棉花品質檢測技術研究試驗平臺,建成棉花調濕智能化檢測與控制綜合試驗平臺,為棉花智能調濕技術研究提供了基礎支撐,為科研創新能力、為農服務質量再上新臺階打下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鄭州所將圍繞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積極推進出資企業整改任務的落實;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的進一步融合;切實調整科研創新、市場經營與科技服務思路與方式,不斷優化科研與產業資源,努力提高優質技術裝備的研發水平,為棉花加工與流通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鄭州所將加強“兩個創新引領能力”建設。一是以科技領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引進為重點,加強與相關單位的戰略合作,培養軟硬件相結合、機電一體化、懂市場能轉化會研發擅檢測等創新引領型人才;二是以棉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為重點,加強與有關大學合作,建設智能化的棉花加工與檢測、信息化管理系統等創新引領型平臺。2020年底前,認真編制“棉花調濕中試基地”二期建設規劃方案,進一步強化科研平臺建設。繼續完成制度制修訂任務,推動鄭州所治理能力的提升。
此外,鄭州所還將進一步強化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重點發展智能化的棉花調濕、除塵、在線檢測、刷嘜、搬運等成套技術裝備,以及信息管理、大數據應用系統等核心科技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編輯制作| 陸 璐
責編|李彩琴監制|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