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特色的麒麟西瓜、黃晶一號西瓜、秀美無籽禮品瓜、京蜜甜瓜、翠玉甜瓜等西瓜品種,每年都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采摘,這不僅為村里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也打響了“楊鎮荊坨村”這張名片。除了西瓜采摘外,村里還提供蔬菜采摘服務,番茄、茄子、黃瓜、圓白菜,一到收獲的季節,村里滿眼都是綠色,充滿了生機。
收獲季節的荊坨村滿眼綠色,充滿了生機。
然而,你可能想象不到,如今生機勃勃、瓜果遍地的荊坨村,2017年以前,還是北京市的低收入村。
低收入村迎來“接地氣”的科技專家
由于村里地理位置較為偏僻,沒有任何企業,收入來源只得依靠蔬菜和瓜果種植,雖然已經有多年的種植經驗,然而,農戶收入一直不見起色。2016年下半年,全村共有農業戶口248戶,低收入戶153戶,共計327人,可支配年收入人均不到9000元。
當時的荊坨村村民可能不會想到,一年之后,他們搖身一變竟然摘掉了低收入的“帽子”,還擁有了自己響亮的產業“名片”,收入也實現了成倍增長。
2017年是扶貧攻堅戰的關鍵時間點,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綠色、高效發展,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全面發力,北京市科協也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調動各學會及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貧困、低收入地區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而為荊坨村帶來技術和產業支撐的是一位“風里來雨里去”的科技專家——北京蔬菜學會特聘專家陳春秀。她這一來就是整整三年。
下鄉路上的陳春秀。
這位有些瘦削、面容黝黑、聲音親切又洪亮的“陳老師”就是為荊坨村“脫低”工作提供了巨大幫助的陳春秀。針對北京低收入村的對口幫扶,北京市蔬菜學會制訂了“一個專家一個村”的策略,2017年起,陳春秀在北京市蔬菜學會“助力荊坨”項目的支持下,深入荊坨村,幫助當地“脫低”。
“對癥下藥”幫助村里打造產業名片
如今的荊坨村一改往日的風貌,舊貌換新顏,村里的農戶不僅掌握了種植專業技術,還有了產業化發展的新方向,農產品有了固定銷路。
然而,陳春秀剛進入村里的時候,村里還存在種植人口年齡大、種植方法陳舊、缺乏產業支撐、缺乏技術手段扶持、缺乏宣傳渠道、缺少技術人才、缺少科學管理方法等多方面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陳春秀在研究村里自然條件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新品種——麒麟系列西瓜品種8424。該品種口感酥脆易融化、品相優,成熟后銷售價格可以達到村里之前種植品種的2倍。
然而,良種還要有良法,陳春秀發現村里種植西瓜的方法還是幾十年前的大水漫灌法,這種方法容易造成病蟲害,且不利于土壤保護。為此,她培訓當地農戶采用滴灌法以及膜下暗灌法種植,不僅促進了西瓜高產,保障了西瓜的品質,也有效保護了土壤,減少了病蟲害,有效促進了綠色農業的發展。西瓜種好了,她又引進了嫁接茄子,實現了重復用地。
在地頭與農戶交談的陳春秀。
然而,并不是所有低收入農戶都愿意且有能力接受新方法,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讓新技術惠及村里所有低收入農戶,陳春秀與村里相關部門合作挑選了10戶接受度高的示范戶,通過示范戶帶動周圍農戶,促進新的種植技術、方法有效地在每家每戶傳播。
前期環節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依托北京市蔬菜學會各領域專家以及村里、區里相關部門,陳春秀幫助村里積極開發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不僅搭建了線上線下銷售的模式,還為村里樹立了自己的品牌——麒麟西瓜文化采摘節。原來農產品銷路不暢的問題借助科技的手段徹底得到了解決,還賣出了好價錢,示范戶甚至擁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戶,農戶們借助互聯網,也體驗了一把“新鮮事物”。
順義區植保站站長(荊坨村第一書記)張愛軍說道:“通過采摘節,我們像注冊了一個無形的商標,每年都能吸引眾多城鄉居民前來采摘,西瓜銷售收入實現了大幅提高,通過西瓜銷售還帶動了蔬菜的銷售,老百姓切實得到了實惠。”
在地里回復咨詢的陳春秀。
通過三年的工作,陳春秀不僅幫助荊坨村實現了“脫低”,還幫助當地開發出了特色化的產業路線,保障村里“脫低不返低”。正如她自己所說:“我們要做的不僅是給農民錢,還要幫助他們掌握技術,深耕產業,真正實現產業化脫貧脫低。”
“扶貧扶智同時抓”,在“脫低”的基礎上培養技術員
“扶貧還要扶智”,這是陳春秀經常提到的觀點。
“陳老師不僅為我們提供技術指導,還經常為村民講課。第一年,陳老師教授農戶如何實現蜜蜂授粉,農戶掌握后,西瓜產量和品質大大提升”,荊坨村黨支部書記李曉豐說道。
農閑時,陳春秀就為農戶培訓技術,幫助他們創新思想,打破傳統觀念,不斷為村里培養全方位的技術人才。陳老師的培訓也很受農戶歡迎,她總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拆解高深的技術知識,結合實際講解理論,讓農戶聽得懂、用得上。
“不管春夏秋冬,陳老師總會深入到田間地頭,有需求馬上提供幫助,確實是我們基層工作人員學習的榜樣”,植保站站長(荊坨村第一書記)張愛軍如實評價。
對于荊坨村的農戶而言,陳春秀更像是一位懂技術的大姐,遇到技術方面的問題,找她;遇到病蟲害,咨詢她,只要有空,她一定會來到田間地頭,實地幫助農戶解決遇到的問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重點,解決問題”是陳春秀一直堅持的工作方法。
57歲的示范農戶趙仲河說:“近幾年,地里總出現根結線蟲,沒有特效藥應對,發病對地里的損害較大。陳老師2018年集中培訓的時候說可以采用高溫悶棚的辦法。去年我就悶了兩個棚,今年西紅柿苗上就沒有蟲了,這種方法確實管用。”
陳春秀(右)與農戶張連合交談作物生蟲問題。
另外一位57歲的示范農戶李維松也說道:“最早,我種的是本地品種的西紅柿,聽過陳老師的培訓之后,我換了‘天峰系列’西紅柿,這一系列的產品耐存儲、皮厚、果型好,銷售情況比以前好很多。之前我種菜沒有技巧和方法,通過學習,我掌握了大棚滴灌技術,不僅節省了人工成本,病蟲害也少了,以前我一畝地毛收入只有5000多元,現在能達到20000元。”
陳春秀與李維松溝通西紅柿選種問題。
通過這樣的方式向陳老師尋求幫助的不僅有荊坨村的農戶,還有“從未謀面”的全國各地的農戶。陳春秀回憶,“之前有位外地農戶通過網絡找到了我,他希望能為自己的家鄉做一些貢獻,希望我幫助他發展農業種植。我就幫他推薦品種、郵寄品種、鑒別,后來他建立了農場,帶動了當地人就業,也將技術推廣給了當地的其他農戶。去年,他還給我寄來了自己種的大柚子。”說到這,陳春秀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扶貧之路從未停歇
這樣一位與農戶打成一片的蔬菜專家,卻是最早與日本專家合作,選育出我國第一個雜交一代西瓜品種——“京欣一號”的專家。陳春秀1983年參加工作,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從事扶貧相關的工作,與她合作過的人都說,陳老師身上有股別人身上沒有的熱情,她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田野與生活。
2017年開始,3年的時間,陳村秀精準扶貧的腳步走過了10個省、11個市、13個縣、12個鄉鎮、33個貧困村。荊坨村只是她幫扶過的眾多貧困、低收入地區中的一個。在江西瑞金,她指導當地種植業合作社發展大棚蔬菜,從而帶動周邊百姓發展大棚蔬菜,讓農民有了可持續發展的事業;在山東臨沂莘縣,經過幾年技術支持、品種更新,莘縣西瓜、莘縣香瓜已成為地理商標;在河北省隆化靠山營村,通過與公司合作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展示、示范和培訓,為周邊5個村建立了500多個大棚,全部種植番茄,形成規模化生產,當地150余貧困人口已經脫貧,人均增收3600多元……
“農業不是在實驗室和辦公室,要深入實踐,不斷從農民身上總結知識和經驗,與理論相結合,規范技術。膜下暗灌技術最早就是農民發明的,我們只是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陳春秀說。
上班的時候,陳春秀一整年的時間基本都在全國各地奔走,據她自己統計,一年能在家的時間加起來也就一個多月。如今,剛剛退休的她還是沒有閑著,義務在壩上專家站工作。與農民一起不斷進步,促進新品種的不斷播撒,助力更多農民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種植道路,是陳春秀一直不懈追求的夢想,她還在路上……
北京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