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周麗婷
北方農村的冬季由農閑變成農忙了,李美麗一直“扎”在蔬菜大棚里,和工人們一起拔草、間苗,指導他們整枝、防治病蟲害。
“這批西紅柿苗子到大年初五、初六就要分給農戶移栽,不能松懈了管理。230萬棵,涉及200多個農戶呢。”過年前李美麗在接受采訪時說。
勤奮好學的育苗專家
李美麗是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大營村人,勤快、能干的她用了10年的時間,成了當地蔬菜、秧苗種植的專家。目前,她自家就有100多畝地22個大棚。
“同齡人不喜歡農活兒,臟、累,大都去附近的醬菜廠、紡紗廠上班了。我不甘心掙死工資,想自己創業。”李美麗說,她22歲結婚成家后就開始學著種植大棚蔬菜,后來發現博野周邊縣域沒有蔬菜育苗基地,她就嘗試育苗。
2010年,李美麗投資40萬元建起6個培育蔬菜秧苗的溫室大棚,按照本村和當地大棚蔬菜種植戶的需求,選育了西紅柿、青椒、茄子等十幾個品種。
“干什么開始都不容易!因為不懂,最初長出來的秧苗細、長,不壯實,成活率低,沒人要。還有一年,因為家里有事兒,幾天沒到棚里看,結果苗子生病了,死了好多。后來不管天冷天熱,我都不敢離開,關鍵時候就住在棚子里。”李美麗笑著說:“秧苗就像小娃娃,嬌嫩得很。”
種菜育苗需要科學技術,光自己在大棚里琢磨不夠,她就時不時跑到山東壽光和北京的一些育苗基地求教,還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和河北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建立了聯系,請他們做技術顧問,指導自己培育高質量的蔬菜秧苗。慢慢地,李美麗培育的秧苗越來越好,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除了供應本地蔬菜種植戶,還銷往河北省石家莊、衡水等多個城市。
人的一生總在爬坡過坎。克服種植技術的障礙后,李美麗發現了自己的另一個短板,她說:“秧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銷售、管理都需要學問。”于是,她報考了河北廣播電視大學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習企業管理知識。“再過幾個月就拿到大專畢業證了,我尋思再接著讀本科。以前沒能好好上學,現在感覺越來越需要文化,需要知識。”
勤奮好學的李美麗在實踐中不斷成長,2020年,李美麗被博野縣聘為科技特派員。
帶動大家增收致富
這些年,除了自己發展,李美麗還帶動大家伙兒增收致富。博野縣以及周邊地區甚至張家口的貧困戶要秧苗,她都盡可能地給予照顧,“我就收個成本價,還派我們的技術員過去免費指導。”農戶蔬菜滯銷,她幫忙聯系商戶去收購。
李美麗的蔬菜秧苗種植基地有20多名村民務工。曾經的貧困戶、身有殘疾的婦女張云肖在基地務工多年,一年下來能掙3萬多元。“多虧了美麗,讓我有了穩定收入,家里過得寬松多了。”張云肖說。
2018年夏季的一場冰雹砸壞了當地許多種植戶的蔬菜大棚,李美麗的大部分菜苗也被損毀,損失30多萬元。這次天災讓她意識到必須給大棚上保險。許多農戶保險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李美麗多方聯系,爭取縣里給予補貼,幫助當地蔬菜種植戶上了有關保險。“前些日子刮大風,有些農戶的大棚遮蓋被掀翻,損失很大,因為提前上了保險,每畝地獲得600元的賠付,把損失降到了最小。”
2020年6月,李美麗的博野麗農園藝有限公司被命名為河北省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10月,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她組織了博野縣首屆消費扶貧產品展銷會,現場展銷的蔬菜瓜果共計20余噸,采購商多達200余人,10余家企業和單位簽訂了采購意向協議。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她帶領周邊村的農戶舉辦了“中秋國慶八天樂,消費扶貧我帶貨”活動,促進當地農產品的銷售。
李美麗很少化妝,也不穿時尚衣服,常常整天待在大棚里,充滿活力和自信,“我在地里、大棚里能找到自己的樂趣,尤其看到農戶栽植我培育的秧苗碩果累累,非常有成就感!”李美麗開心地對記者說。
“現在手里秧苗訂單很多,十幾個品種、七八百萬棵。我計劃2021年要擴大秧苗培育規模。”李美麗說,“我自己要做大做強,還要帶動博野縣更多的老百姓,讓他們也通過蔬菜種植,過上更加富足美好的生活。”(記者周麗婷)
中國婦女報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