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素有“魚米之鄉”“九州糧倉”的美譽。如今,湖南著力建設“種業硅谷”,做強農業“芯片”,讓端牢中國飯碗的底氣更足。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走進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院墻上,袁隆平院士的理想追求“禾下乘涼夢,一夢逐一生”映入眼簾。循著袁隆平院士的科研足跡,中心近年來培育了一批優良水稻新品種。雜交稻品種“粒兩優8022”去年在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百畝示范片平均畝產達1251.5公斤,刷新雜交水稻單季產量世界紀錄。
“我們始終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解決生產實際中存在的重大問題,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許靖波介紹,中心在超高產雜交水稻、第三代雜交水稻、耐鹽堿雜交水稻和再生稻攻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努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好香啊!”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實驗樓,飯香撲鼻,熱氣騰騰的米飯讓實驗室變身品鑒室。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雜交水稻檢測中心主任柏斌捻著米粒說:“這幾年,雜交稻在提高產量的同時,米質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可以和優質常規稻相媲美。”據介紹,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選育的“芯香兩優1751”等新品種,不僅高產而且優質。
打造雜交水稻“升級版”離不開生物定向育種等新技術的支撐。“通過重離子誘變定向育種技術,可以在保留原本優良性狀的同時實現定向升級,提升品種味道。”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趙炳然介紹。
實驗室研制的新品種,只有農民種出來才算數。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種業國家隊”發揮商業化育種和測試體系優勢,使優質食味雜交稻更快地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端上餐桌。“我們在產業端發揮優勢,與科研端共同發力,更好地推動現有品種在高產的基礎上向更加綠色、多抗等方向發展。”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裁紀紹勤說。
整合產學研力量,實現資源共享和功能互補,以岳麓山實驗室為代表的創新平臺落地生根。依托袁隆平雜交水稻創新團隊和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等高水平科技人才,岳麓山實驗室整合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等39個省部級以上平臺,集聚超過230個團隊、2000多名科研工作者。該實驗室省政府工作專班負責人邵勝強介紹,實驗室將堅持“邊建設、邊研究、邊出成果”的原則,打造種業國家戰略核心科技力量。
“把產學研優勢力量聚合到這個平臺,運用先進生物育種技術,共同推動重大新品種培育,將對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劉志賢說。
作為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依托華智生物分子育種和生物智能大數據兩大關鍵共性技術平臺,構建起矩陣式研發架構。據介紹,華智生物自主研發了140多款液相育種芯片,打破了對進口固相芯片的長期依賴,而人工智能技術和高通量基因型分型大數據分析預測等新技術新手段,正助力種質創新步伐提速。“育種技術的創新為種源創制提供了保障,這是新質生產力在確保糧食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體現。”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朝暉說。
除了雜交水稻技術團隊外,入駐岳麓山實驗室的還有生豬、蔬菜等領域的科研團隊。在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科技館里,院士團隊在各自領域的科研成果,匯成了“湖南院士一桌飯”。“養豬院士”印遇龍帶領團隊自主培育寧鄉豬新品種,“辣椒院士”鄒學校帶領團隊選育系列辣椒新品種……“寧鄉花豬肉搭配‘軟皮2307’辣椒,炒出來的辣椒炒肉可是美味啊!”劉志賢笑著說,這可不是普通的一頓飯,背后是踐行“端牢中國飯碗”的使命擔當,是讓老百姓不僅吃飽還要吃好、吃得健康的努力。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湖南充分利用種質資源、智力資源優勢,加快建設重大創新平臺,持續完善農業科研創新體系,不斷做強種業中國“芯”。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柏連陽表示,將把根扎在試驗田里,把心用在科技創新上,為我國種業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貢獻。(記者潘笑天 江藍 郎競寧 謝瑤)
責任編輯: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