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在觀察小麥籽粒。遺傳發育所供圖
“我的父親穿得總是非常簡樸。有一次,他前往東北參加一個國家小麥會議,在火車上遇到了一位同行者。那位同行者看他穿著一身淺咖啡色的工裝,以為他是工作人員,就讓他幫忙提行李箱。返程時,父親又主動提出幫忙提箱子,那位同行者連忙拒絕了,因為在會議上聽到父親的發言時,他才知道給自己提行李的并不是工作人員,而是一位科學家。”
近日,在山東舉辦的弘揚李振聲精神座談會上,李振聲的女兒李濱與《中國科學報》分享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李振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前不久,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他被授予了“共和國勛章”。
“李振聲先生是我國農業科學領域的一座‘燈塔’,他的貢獻不僅在于解決了一個個重大農業難題,更在于他所展現出的偉大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說。
“大贏在德,小贏在智”
“李老師常對我們說,人這一輩子‘大贏在德,小贏在智’。”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李振聲的博士生童依平回憶說。這也是李振聲的科研和做人之道。
李振聲深受老一輩科學家影響。1951年,李振聲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工作后,在河北衡水開展牧草栽培期間結識了小麥育種專家莊巧生。莊巧生住在簡陋的土房里,睡的也是土炕,但屋里書桌、床鋪總是收拾得整整齊齊。莊巧生說:“一室之不治,焉能治天下。”這句話成為李振聲自我要求的標準。
在科研上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李振聲,在生活中卻十分簡樸、自律、接地氣。在陜西研究小麥遠緣雜交時,他總是和農民打成一片,了解農民的想法和需求。和學生一起用餐時,如果覺得飯吃不完,會先讓學生撥走一些,他的餐盤里從不剩一粒米。李振聲覺得自己“不愁吃、不愁喝,錢夠花就可以了”,因此把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獎金分給了集體,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捐給遺傳發育所作為學生的“助學基金”。
李濱回憶說:“我的父親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就像我身邊許多叔叔阿姨輩的人一樣。他會跟我講做人的基本道理,教育我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是立身之本;要秉持孝道、心懷善良,對人一視同仁,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他還特別看重勤奮好學,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個人的知識和力量有限,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人學習;教導我勤儉節約,生活上不與他人攀比。”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作為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和農業發展戰略專家,李振聲育成“小偃”系列高產、抗病小麥品種,開創了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先例;從農業可持續角度出發,提出了包括準備優質基因資源在內的“第二次綠色革命”的總目標,被整個中國農業科技界所接受;擘畫并推動了向鹽堿地要糧的“三場戰役”——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年近90歲時提出了“濱海草帶”戰略構想,為促進我國糧食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
“渤海糧倉”首席科學家劉小京至今仍記得,2010年春節到李振聲家中匯報南皮實驗站中低產田增糧的設想時,李振聲揮毫潑墨為項目題名“渤海糧倉”。李振聲不僅提出了這一增糧工程的宏偉構想,還制定了項目的頂層設計方案,涵蓋了水源、人力資源、作物品種、產業發展以及土地耕作等多個方面,為項目實施提供了全面指導。
“李先生經常教導我,做事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善于從細節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劉小京說,“他還強調做農業研究不能光靠想象,一定要深入田間地頭,親自觀察和實踐。”盡管當時李振聲已經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且年逾八旬,但他卻經常早上吃完飯乘坐高鐵前往南皮實驗站,在試驗田里一待就是半晌。
“羊頭摸摸,狗頭摸摸,啥也摸不著”
“李老師曾對我們說‘羊頭摸摸,狗頭摸摸,啥也摸不著’,他告訴我們做事要持之以恒,一個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標必須明確、集中。”遺傳發育所研究員鄭琪對《中國科學報》說,“作為一名育種出身的科學家,他對工作十分專注,從陜西楊凌到河北南皮再到北京昌平,哪一塊試驗田里有好材料,他都記得很清楚,要求我們也盡量做到這一點。”
李振聲在科研上的執著有目共睹。為了攻克有“小麥癌癥”之稱的條銹病,他在楊凌堅守麥田23年,才培育出“小偃六號”系列抗病小麥。陳化榜記得,1992年在昌平平西府的育種基地,60多歲的李振聲戴著草帽、帶上飯盒,在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里,李振聲開創了小麥磷、氮營養高效利用的育種新方向,發現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麥種質資源,推動了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第二次綠色革命”育種的開端。
“90歲后,李老師不能親自到田間地頭去,就用微信了解‘濱海草帶’工作的落地情況。”遺傳發育所副研究員李宏偉說,“了解到偃麥草種子過輕,不易機器播種,李老師就在家用面粉把偃麥草種子包裹成‘像小藥丸一樣的丸粒’,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他還像過去在家中陽臺上種小麥一樣,種了一盆盆偃麥草。”
“李振聲先生在科研上認真執著、知行合一、胸懷家國,他的精神是遺傳發育所的寶貴財富。”遺傳發育所研究員、副所長傅向東說。
2022年,遺傳發育所成立了李振聲“濱海草帶”青年突擊隊,集中所內十多個育種和養殖團隊的優勢科研力量,在東營黃河三角洲開展攻關,選育同時具備耐鹽和耐澇特征的牧草資源。“青年突擊隊決不會辜負李先生的名字,一定把李振聲精神發揚、傳承下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鹽堿地產能提升,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濱海草帶”青年突擊隊隊長、遺傳發育所正高級工程師王建林說。(記者馮麗妃)
責任編輯:賀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