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永久基本農田查詢平臺正式上線,公眾可在自然資源部門戶網站、自然資源部App等平臺便捷、快速地查詢到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空間位置等信息。這是對永久基本農田依法實施保護的重要舉措,是對各地已開展的永久基本農田公布工作的重要補充,為廣大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共同監督和保護永久基本農田提供了多樣化的渠道。
永久基本農田作為依法劃定并實施特殊保護的優質耕地,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強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如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將其作為重要內容予以強化,為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質量提升、生態改善和布局優化提供了法律、制度、政策、資源、技術等保障。當前,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還需加強和完善永久基本農田管控性、建設性和激勵約束性保護政策,實現定量、定質、定位、定責保護,確保永久基本農田實至名歸,才能更好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堅實基礎。
增強永久基本農田管控能力。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后,通過加強考核、建立田長制、運用衛片執法、發揮社會監督等,嚴格落實保護責任,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得到嚴格落實。在牢牢守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不得擅自突破隨意調整的前提下,對于涉及耕地質量建設、農田配套設施建設,以及耕地自然損毀、零星破碎等情形,也應當實事求是允許局部優化調整。如此,才能更好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布局,提升農田質量。目前,有關部門已對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優化調整的原則、程序和約束性要求進行了明確。在剛性管控與留有適當彈性空間的治理理念下,要持續增強永久基本農田管控能力,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基石。
加強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目前,國家和地方層面都在積極推動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以切實增強永久基本農田生產能力、灌排能力、田間道路通行運輸能力、機械化水平、科技應用水平。掌握未建成高標準農田的永久基本農田連片度、坡度、基礎設施水平等立地條件,是未來提高永久基本農田與高標準農田空間套合度的前提。應充分利用現有數據平臺,健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協同和信息共享機制,并統籌整合資源、完善投入機制,加快將還未建成高標準農田的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也要注重改造提升已建成高標準農田質量,通過增強農田基礎設施韌性,開展土壤培肥改良等,解決工程老化、建設標準低等問題,有效提高永久基本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綜合生產能力。還要完善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監測網絡,定期對全國永久基本農田質量水平進行全面評價,開展農田質量年度調查監測成果更新,為加強農田建設提供精準靶向。
完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激勵機制。農民是永久基本農田的直接使用者,其行為直接影響農田的數量、質量與生態。應健全耕地保護補償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基金,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管護、改良和建設永久基本農田進行補貼,調動廣大農民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的積極性。由于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谷、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農田保護激勵機制還需與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相銜接,與生態補償機制聯動。只有農民不吃虧、有錢賺,才能真正當好永久基本農田的“守護者”。
責任編輯: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