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作為糧食生產的第一要素,其質量狀況直接決定著我國的糧食生產能力,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
我國歷來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近幾年來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出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保護策略,并調整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將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同時,我國自2006年開始在部分地區開始實施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旨在保護耕地地力。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已經建成10億多畝高標準農田,對保護耕地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由于制度和經濟多方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產出”的耕地利用模式,重使用、輕保護,直接導致耕地資源超負荷運轉,耕地土壤肥力下降,生態失調和環境污染等現象尚未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從短期來看,通過地力透支的耕地利用方式可能會提高糧食產量,但從中長期來看,會對糧食生態環境造成日益嚴重的損害和破壞,同時會影響糧食品質,威脅我國糧食安全。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不僅涉及小農戶和規模經營農戶等耕地經營者,也涉及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還涉及各級政府,必須從機制建設、設施完善、組織培育、政策保障等方面綜合施策。
構建耕地質量保護長效機制。一是進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三權分置”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使農業經營主體具有穩定的長期經營預期,激發其投資土地、保護耕地質量的積極性。二是以市場為重心,探索推進糧食價格與政府補貼脫鉤改革,建立健全以市場為主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穩步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保證農民獲得基本收益。三是健全耕地質量保護補償機制,對于過多承擔耕地質量保護任務、提供外部效應的耕地保護主體給予經濟補償。可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彌補主產區因保護較多耕地資源而限制經濟發展所受到的損失,平衡區域之間的經濟利益。
進一步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一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繼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最終推動永久性基本農田形成現代化生產經營格局,全面提升農田的綜合生產能力。在此過程中,尤其要注重推廣和創新土壤改良技術,提高土壤肥力;推進農田生態系統建設,構建農田生態廊道,提高田間生物多樣性;加強高碳蓄積度的土地保護,優化調整多種用地的生態布局,提升固碳增匯能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創新農田共建共享模式,激勵多元化主體參與農田建設與管護。二是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建立標準化的輪作休耕生產模式,提高輪作休耕效率,有效保護耕地質量。必須要明確,輪作休耕并不等同于棄耕或廢耕,而是要通過采取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去除污染等修復措施改善土壤的質量。運用衛星遙感技術,動態監測耕地質量變化情況,為輪作休耕成效評估提供科學依據。
發揮農業社會化組織作用。一是鼓勵、支持和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踐行綠色生產、綠色服務的先進理念,將耕地質量保護要求貫穿于生產、服務的全過程,強化其在綠色生產技術支持和宣傳推廣等方面的作用,帶動農戶轉變“重用輕養”的傳統經營觀念,增強耕地質量保護的意識。二是鼓勵合作社發揮組織功能,創新培訓方式和服務模式,為農戶提供農業技術傳授、農業生產培訓等服務,助力耕地質量保護。三是支持農業社會化組織通過發展訂單農業、拓展多元銷售渠道、統一購買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等來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以提升農戶的綠色生產認知,激發他們保護耕地質量的內生動力。四是大力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支持農戶通過電子商務渠道銷售農產品,以線上的高端需求反塑農業產業鏈,倒逼農戶進行耕地質量保護。
完善耕地質量保護政策體系。一是完善耕地質量保護的技術推廣體系。通過推廣科學配方施肥、使用土壤調理劑等,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提高農田土壤肥力。應用智能化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使用無人機、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和手段,實時監測氣象變化、土壤營養狀況,實現科學防災減災,將“看天吃飯”轉變為“知天而作”。二是完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是否發放及其補貼額度與耕地地力保護措施緊密掛鉤,只有農業經營者切實采取了保護耕地地力的措施,并且使耕地地力或生態環境維持在一定水平,才可以獲取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加大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的宣傳力度,建立并實施嚴格的獎懲機制。三是制定科學合理的耕地資源利用規劃。以土壤質量為基礎,結合土壤特性和生態特性科學制定種植區劃,以發揮耕地土壤最大效益。根據不同農產品對耕地土壤的不同需求,對耕地進行差異化管理和利用。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州學刊雜志社)
責任編輯: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