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祖國北疆疊翠流金,一派豐收的樂景。
河套平原,正在灌漿的向日葵一片金黃;黑土地上,低垂的大豆豆莢掛滿枝蔓;黃河岸邊,農民種水稻、養蝦蟹、開農家樂,家家戶戶有致富產業……
新中國成立以來,75載櫛風沐雨,內蒙古在奉獻中彰顯擔當、在變革中迸射光芒、在耕耘中改換面貌。
新中國成立之初,內蒙古糧食產量只有42.5億斤,吃糧主要靠調入。1990年糧食產量達到194.6億斤,糧食自給問題得到根本解決,結束了多年吃糧靠調入的歷史。1992、2008和2018年,糧食產量先后突破200億斤、400億斤和700億斤大關。
歷史的車輪,見證內蒙古農牧業的發展。2023年,內蒙古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產量創歷史新高791.6億斤,今年有望首次突破800億斤。內蒙古如今是我國13個糧食主產區和8個糧食規模調出省區之一,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糧食調往區外、供應全國。
75年來,內蒙古農牧業走過輝煌發展歷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不斷“升級”的農牧業大區正向著農牧業強區邁出鏗鏘步伐。
白露秋意濃。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錢家店鎮前西艾力村萬畝數智化農場示范基地的田間,集中連片種植的玉米根壯葉茂,醞釀著豐收的味道。
這里的田間,有著高產“法寶”——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
通遼市地處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中國東北黃金玉米帶。2023年,東北春玉米小面積、千畝方、萬畝片單產最高紀錄以及內蒙古玉米單產最高紀錄均在通遼市產生。其中,萬畝片最高產量出現在前西艾力村。
“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引進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后,每畝地能多種2000株左右的玉米,所篩選的品種成熟后含水量少,秋收時利用機械直接收獲玉米籽粒,效率高、省工省時,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通遼市匯民盛豐農民合作社理事長馬忠臣介紹。
自2019年通遼市引進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以來,該市玉米畝均增產100公斤左右,多次刷新東北春玉米區千畝方和萬畝片大面積單產紀錄。今年,自治區農牧廳在內蒙古示范推廣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1000萬畝,應用范圍擴大到內蒙古11個盟市。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向,錨定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頭等大事,內蒙古持續加強農牧業領域科技創新,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創新農業生產方式,著力擴大數量、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
農牧業生產形勢更穩——內蒙古今年糧播面積達1.1億畝,實施玉米、大豆單產提升工程600萬畝。高標準農田加快建設,2130萬畝黑土地保護性耕作任務全部完成,3個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獲批。
生態農牧業底色更足——今年內蒙古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270萬畝,實施綠色防控3278.9萬畝、統防統治3205.7萬畝。名特優新農產品總數達818個,數量居全國第一。
農牧業產業韌性更強——產業化項目加快實施,今年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13家,總數達到72家。新創建國家級產業集群1個、產業園2個、產業強鎮8個。
農牧業經營體系更優——社會化服務擴面提質,在5個旗縣、20個鄉鎮、100個村開展集中連片示范行動,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金融保障作用有效發揮,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實現產糧大縣全覆蓋。
糧食穩產保供,是作為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內蒙古的責任與擔當。一系列可操作、重實效的政策措施,為內蒙古糧食連年豐收提供了“硬核”支撐。
千里沃野,國家“糧倉”,內蒙古將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和糧食安全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加快推進農牧業現代化建設,持續提升重要農畜產品綜合生產能力,讓“中國碗”里的“塞外糧”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責任編輯:王偉 涂利偉 李桂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