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進入處暑節氣。處暑過后,秋意漸濃,氣溫由炎熱開始向寒冷過渡,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醫師韓曉明提醒,進入處暑節氣以后,氣候逐漸干燥,養生應以“滋陰潤燥”為宜,以免受燥邪傷害。
處暑節氣飲食要“滋陰潤燥”少辛辣
處暑是秋天的第2個節氣,“處”有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散去,秋天到了。這個時候有兩個氣候特征,一個是早晚涼、白天熱,處暑時節之后仍有一段時間中午氣溫較高,大約再等上十天半個月,才會實現真正的秋涼;第二個氣候特點是會有“燥”的情況出現,這段時間氣溫漸漸下降,空氣含水量低,氣候相對比較干燥,人體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出現咽干舌燥、上火等癥狀,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
如何解決“秋燥”的問題呢?處暑節氣后氣候會逐漸變得干燥,容易引起呼吸道的不舒服,所以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養生原則為滋陰潤燥,兼祛暑濕。飲食宜少辛增酸,多食酸甘、質潤之品,以養津液、防秋燥,如百合、葡萄、梨、玉竹、沙參、木耳、芝麻、蓮藕、蜂蜜等,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或不吃了,適當地煮些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起居有講究 睡好子午覺 夜間腹部蓋薄被
起居方面需要注意,首先要調整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早健康。睡好子午覺,遵循“陰精收藏,收斂神氣”的養生法則,適當增加睡眠,保存能量、養精蓄銳。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于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睡覺的時候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通。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處暑節氣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后氣溫偏涼,易引發人的風寒或風熱感冒,特別需要當心。
處暑后以有氧運動為宜
處暑節氣還需要注意適量運動,為我們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不過在保持適量運動的同時,還得注意不在心情低落時鍛煉,苦悶的情緒會增加臟器負擔,不適合鍛煉;晨跑要在安靜且干凈的公園進行,不宜在馬路邊晨跑,應避免汽車尾氣和灰塵對身體產生傷害;運動要以有氧運動為主,處暑過后天氣漸涼,爆發性的無氧運動易引發身體不適,可進行慢跑、爬樓梯、瑜伽等項目;運動時帶件外套,運動完及時披上,以防出汗后吹風著涼。
要學會調整情緒 保持心情舒暢
人一到秋天就容易產生悲涼之感。秋風一起,人體開始收斂,皮膚就不往外擴張了。同時,我們的心情也開始收斂,這時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來一些不好的事情,人便不由自主地悲傷起來,這實際上就是悲傷肺。
秋屬金,對應是肺。悲傷肺,即悲憂傷感的情緒能傷害到肺氣。一旦傷到了肺氣,咳嗽、咳痰這些上呼吸道的癥狀就會出現。
此時,我們要學會調整情緒,盡量保持內心寧靜、神志安寧,讓心情舒暢。如果遇到傷感的事情也要學會排解,出去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或者跟好朋友聊天、打拳、練書法、聽音樂、彈古琴、種花草等,這些都是可以怡情養性,讓我們保持心情安寧、舒暢的好方法。
責任編輯:李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