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主題、熔鑄亮點、打造精品——
綠色生態是貴州最大的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強調,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這不僅是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明確要求,也是對全國各地的殷切希望。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近年來,貴州省在下大力氣做好綠色生態文章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各項扶持政策不斷完善,示范創建工作穩步推進,行業管理有序規范,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呈現出“發展加快、布局優化、質量提升、領域拓展”的新格局。
強化政策引導加大推進力度
西江千戶苗寨、開陽十里畫廊、安順天龍屯堡、貴定音寨、湄潭和鳳岡的茶海旅游……在暑期旅游旺季,貴州特色鄉村游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而來。
貴州地處祖國的西南腹地,獨具特色的氣候條件確保了這片土地的生態優勢。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貴州省始終堅持尊重自然、順其自然、保護自然的要求,注重綠色生態環境保護,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5.3%,位居全國前列。綠色生態已經成為貴州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和最大的品牌。
貴州省是全國最早開展鄉村旅游的省份之一,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把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重要內容,出臺了《貴州省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實施方案》《貴州省鄉村旅游村寨建設與服務標準》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并將其列入全省城鄉一體化發展、扶貧開發、生態建設等重大項目的總體規劃。
為確保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工作有序推進,貴州省農委先后制定了《貴州省“十三五”農產品加工和休閑農業發展規劃》等文件。各地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條件和農業特色優勢,把生態、綠色、高效理念融入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中,從市場需求入手,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探索“綠色生態+”特色產業、產業扶貧等發展模式的重要抓手,注重把握重點、挖掘亮點、突破難點,有效促進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
隨著政策不斷完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規模迅速擴大,整體效益不斷提升。截至2017年,創建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90家、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0家、國家級休閑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0個、農業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家、中國美麗田園15家、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4家、鳳岡縣和湄潭縣茶旅一體化被評為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十大精品線路。
充分整合資源因地制宜發展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融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它源于農業、建在農村、惠及農民。
近年來,貴州省充分利用綠色生態優勢發展休閑農業,深度開發農業資源,延伸農業產業價值,并使之成為創新發展農業、豐富城鄉生活、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
位于貴陽市白云區的蓬萊仙界休閑農業旅游區,是以現代農業展示位基本功能,集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精致農業、旅游觀光休閑農業為一體的農業旅游區。駐足景區廣場憑欄遠眺,農作物新品種展示園、特色果樹品種展示園、精品茶品種與茶文化展示園等匯成一幅精美的昏畫,畫中還彌漫著香甜的氣息,讓人耳目一新;一排排精致的塑料大棚內,展示著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新模式”;漫步在田園廊道中,一排排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的特色蔬菜、精品水果、香草、裸仁南瓜目不暇接、垂手可摘。
依托優勢產業,貴州省加快推進農業園區“接二連三”功能拓展,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一是建成一批以農業園區為載體的農業主題公園。二是農業園區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產業化和集約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成一批具有多種功能的高標準種植基地。三是大力實施省級重點農業園區提升工程,帶動全省農業園區朝著景區化方向發展,推動全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貴州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呈現出多模式、多載體的發展特點。一方面是多種模式運行,包括“農家樂”模式、農民與市民合作模式、連片開發模式、產業帶動模式、休閑農場或觀光農園模式、科普教育模式、民俗風情旅游模式、休閑度假模式等等;另一方面是多種載體并用,包括以知名產地為載體、以特色產品為載體、以優美環境為載體、以節慶活動為載體、以民俗文化為載體、以農業科技觀光為載體等等。
通過有規劃地開發休閑農莊、農家樂、特色民宿、自駕車房車營地、農業特色小鎮等產品形態,大力發展鄉村度假、養生養老、創意農業、田園綜合體等項目,不斷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打造了一大批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了一大片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
“我的家鄉在鳳岡,那是茶葉的故鄉,茶出夷州香飄四海,那里是我的天堂……”如今在貴州省鳳岡縣,這首膾炙人口以茶葉為主旨的《我的家鄉在鳳岡》的抒情歌曲,早已經老少能唱,耳熟能詳,茶香四溢。
近年來,鳳岡縣緊緊圍繞打造“黔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規模定位、“山入城、水入境、綠入心、人入夢”的山水田園宜居城市特色定位,堅持以生態文明理念,努力建設成為生態文明旅游目的地、黔東北“茶旅一體”休閑度假中心。
舉辦節慶活動增強影響力。貴州省根據綠色生態特點,結合民俗開展“春節到農家過年、早春到鄉村去踏青、初夏到農村品美食、仲秋到田間去采摘”等一系列鄉村旅游農事節慶活動和主題宣傳活動,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休閑度假。僅2018年上半年,各地先后組織了踏春賞花、果實采摘、春耕插秧等農事節慶活動,營業收入45億元。
活動內容不斷推陳出新,休閑農業節慶活動逐漸形成了規模化和品牌化,形成了貴陽“農業嘉年華”、安順“油菜花觀花節”、貴安新區“櫻花節”、貴定“金海雪山”文化旅游活動等大型農事節慶活動知名品牌,進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和經濟效益。
重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發掘工作。貴州省在發展休閑農業過程中,十分注重以農業為基礎,以鄉村為載體,以生態為筆墨,以文化為擔當,不僅展現出傳統村落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獨具特色的鄉土風味,而且發掘梳理出深沉豐厚的文化積淀和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
地處黔東南大山深處的從江縣,保留著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在稻田中“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農業生產方式。
近年來,該縣充分利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一品牌,大力發展以從江香禾、從江田魚、從江香鴨、從江香豬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利用農耕文化、梯田文化、禾晾文化、傳統村落和民俗文化發展休閑農業,實現了農業生產、食品加工、民俗文化旅游與農業觀光旅游的融合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新的動力。注重基礎建設打造優質品牌
“旅游是扶貧的翅膀,扶貧是旅游的戰場”。貴州將山地旅游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渠道,走出了一條優質旅游、高效旅游、綠色旅游、滿意旅游、智慧旅游為支撐的山地全域旅游發展新路。
貴州省各級政府在實踐中認識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以農業活動為基礎的一種新型的交叉型產業,也是一種高效特色農業,必須以科學的態度扎牢發展基礎,實施穩步推進。
各地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做好科學規劃布局,由點到面統籌推進,不搞“一哄而起”。在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中,注重改善休閑農業園區的種養條件,打造特色景觀,實現園區環境凈化美化和休閑服務能力同步提升。
好花開在刺梨上,哪朵向陽哪朵紅……”這首《好花紅》,惠水縣好花紅鎮好花紅村村民已經唱了上百年,已成為布依民歌的代表作。每個堂屋都珍藏著布依族的寶貴歷史記憶,見證了布依族的紡織、歌舞、釀造、習武等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特點。
在開發工作中,貴州省注重綠色生態和傳統村落保護,保持特色村鎮整體風貌,對有條件的地區實行連片保護和適度開發,并重點抓好廁所、垃圾污水處理。此外,近年來,貴州著力改善了一大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點的道路、停車場、供水設施、游客綜合服務中心、餐飲住宿、鄉村民俗展覽館和演藝場所等基礎服務設施,扶持建設了一大批功能完備、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休閑農業聚集村、休閑農業園、休閑農業合作社。
掘資源創品牌、創新產品興品牌、出臺政策強品牌、加大宣傳促品牌,貴州省在培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品牌方面下大力、動真功。2017年貴州省本級投入1040萬元資金扶持休閑農業精品項目建設,截至目前,貴州省農委已投入近6000多萬元資金扶持了一批特色鮮明、運行規范、前景廣闊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項目,撬動了工商資本、民營資本和金融資本投入開發,形成了“政府扶持、企業為主、農民參與”投入機制。
貴州通過引進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的機制,推進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蓬勃發展,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拓寬了農業功能,延長了農業產業鏈,為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對增強城鄉之間互動,促進城鄉統籌協調,實現鄉村振興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