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一種人造藍寶石作為絕緣介質的晶圓,為開發低功耗芯片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這一成果8月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隨著電子設備不斷小型化和性能要求的提升,芯片中的晶體管數量持續增加,尺寸日益縮小,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技術挑戰,尤其是在介質材料方面。電子芯片中的介質材料主要起到絕緣的作用,但當傳統的介質材料厚度減小到納米級別時,其絕緣性能會顯著下降,導致電流泄漏。這不僅增加了芯片的能耗,還導致發熱量上升,影響了設備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創新的金屬插層氧化技術。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狄增峰介紹,以前的介質材料主要是用非晶的材料來做,我們這次主要是發明了晶體的介質材料,通過插層氧化的技術對單晶鋁進行氧化,實現了單晶氧化鋁作為介質材料,它在1納米下能夠實現非常低的泄漏電流。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田子傲介紹,這個氧化鋁是藍寶石,雖然是人工合成的,但是它的晶體結構、介電特性、絕緣特性都是跟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寶石的性能是一樣的。這個就是我們最典型的一個器件結構,下面是鍺的半導體材料,中間是介質,上面是金屬,這是中間薄薄的一層,大概只有2個納米,是我們人工合成的藍寶石,可以看到它的界面非常清晰,非常光滑的界面也有助于它限制漏電流。
據介紹,通過采用這種新型材料,科研團隊目前已成功制備出低功耗芯片器件,續航能力和運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這一成果不僅對智能手機的電池續航具有重要意義,還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低功耗芯片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 褚爾嘉)
責任編輯: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