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蘭考縣張莊村位于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東4公里處的東壩頭鎮,曾是蘭考最大的風口,沙丘遍布,土地貧瘠,收成低下,村民生活極度困難。“冬春風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勞動半年糧,交租納稅恨官堂。扶老攜幼去逃荒,賣了兒和女,餓死爹和娘。”這首世代流傳的悲涼民歌,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張莊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1963年,為根治蘭考的風沙、內澇、鹽堿“三害”,焦裕祿曾在這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并總結出了風沙的八大罪狀:毀壞莊稼、滅村絕戶、塞門埋墻、拔樹倒房、封路斷道、填井堵河、傷人害畜、挖墳掘墓。他還受村民魏鐸彬翻淤固墳的啟示,找到了治理風沙的科學辦法。經過幾十年的治理,昔日的風沙窩,早已改造成了米糧川,但是由于以糧謀生、資源匱乏,這里仍長期處于貧困狀態。2014年,全村711戶2963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07戶754人,貧困發生率25%,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調研指導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不僅對蘭考如何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抓好改革發展提出了“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三點要求,還專程來到張莊訪貧問苦,并在與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座談時強調指出,“要進一步把農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多渠道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村民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和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張莊村堅持“黨建引領、產業支撐、政策助力、旅游帶動”,在“脫貧攻堅、黨的建設、產業發展、美麗村莊”方面重點發力,產業經濟、鄉風文明、村容村貌、鄉村治理、黨的建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河南省文明村鎮、河南省特色旅游村、河南省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堅持黨建引領,厚植產業基礎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村黨支部書記申學風認為,“把農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抓住了張莊擺脫貧困的“牛鼻子”,張莊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產業基礎薄弱,除了種地和外出打工,沒有太多的出路,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好,把特色產業發展好。為此,蘭考縣脫貧攻堅啟動后,張莊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開始持續建強村黨組織,并帶領群眾走上了一條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推進脫貧攻堅的科學發展之路。
“這筐菇整體還差不多,但采摘的時候千萬不要碰傷,像這一個就不行。”在張莊食用菌生產基地,正在舉行采菇技能大比武,不光比速度,還要比技術。為鼓勵大家努力提高技能水平,像這樣的比賽基地里每個月都會舉行,評比結果直接和個人采摘單價掛鉤。
“采一筐能掙4塊錢,一天能采四五十筐,評上二級(技師),工資還能上漲3%。”開封市蘭考縣張莊奧吉特菌業有限公司采菇師郭雪麗說。
幾年前,張莊有很多像郭雪麗這樣的留守婦女,因為需要照顧家庭,無法外出務工。為解決她們的就業問題,2017年張莊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建成了60個標準化智能恒溫菇房,讓160多人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現在我們是按件結算,員工的積極性非常高,有的員工早上五六點就來上工,大部分月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開封市蘭考縣張莊奧吉特菌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鋒說。
為了讓有能力的人發展產業,讓沒有能力的人參與到產業發展中,帶動更多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近年來,張莊村“兩委”干部多方籌措資金,用好國家各項富民政策,通過“四議兩公開”成功建成了張莊村肉牛養殖場、張莊鞋業加工廠、張莊村凈菜加工廠等。經過多次與鄰村洽談共同成立了張莊村農副產品銷售公司。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先后引進了一些公司種植褐蘑菇、蘆筍、西瓜和辣椒,加工紅薯醋;支持還鄉創業人士發展特色水產養殖南美白對蝦312畝,黃河鯉魚養殖260畝,支柱產業得以培育,鄉村振興的基礎越打越牢。張莊布鞋手工制作的婦女形象地形容道“看得住家,守得住娃,照顧了媽,還能掙錢養家”。
此外,張莊還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實施“鄉村旅游、紅色旅游,雙輪驅動”的旅游發展思路,建成了四面紅旗紀念館、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農村干部培訓中心、桐花書館等旅游景點,逐步形成了特色旅游產業鏈。村民游文超,作為一名老黨員,不僅帶頭開辦了民俗旅館,還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33家農戶發展農家小院。
據了解,近年來,張莊村通過農業、加工業和旅游業,三產融合發展,實現了1100余名村民就業,300余名外出打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有效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據申學風介紹,全村集體經濟收入2015年為0元,到2020年實現了100萬元的突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014年的3400多元,增長到了2023年的23275元。2023年2月張莊村黨支部還被河南省委組織部評為“五星”支部。
強化政策扶持,增強內生動力
在大力發展各種產業的同時,張莊村還積極精準幫扶貧困戶增收致富,村民閆春光就是其中的一位。
閆春光10歲時,父親便因病早逝,小小年紀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為照顧柔弱的母親、年邁的爺爺奶奶,負擔姐姐的學費,高中沒畢業,他就輟學,只身前往蘇州打工。前些年,他辛苦打工攢下些錢,便回鄉養雞創業,但突如其來的一場禽流感,讓連續兩批雞苗全部死亡,不僅積蓄沒了,還欠下了不少債務。“上有80多歲的奶奶,下有倆孩子需要照顧,建雞棚借的錢也還不上,那時愁啊,覺得這輩子沒啥指望了。”閆春光一家成了村里的困難戶,他只能繼續種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閆春光家中,當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后,就親切地鼓勵他說,“年紀輕輕,你一定不要灰心,人生哪能沒有挫折,遇到一次挫折只要你堅持過去,下面你只要好好干,咱的政策也會越來越好”。對于這份無微不至的關懷,閆春光至今記憶猶新,他回憶說:“總書記鼓勵我早日脫貧,就像家里的長輩一樣,讓人覺得特別親切。”從那之后,他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干出個樣子來,絕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自己的期望!
2015年,蘭考縣脫貧攻堅戰打響,閆春光又開始創業,并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用5萬元貼息貸款建成了全村第一個自動化的養雞棚,勤勞肯干的特質再加上政策扶持,讓他的養雞效益不斷提升。3年時間,閆春光就賺了20多萬元,不光脫了貧,還成了村里養殖戶的“領頭羊”。
2018年,閆春光又抓住張莊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契機,向村里老人學會了石磨香油的傳統手藝,開起了作坊。經過5年多的認真經營,“春光油坊”的規模不斷擴大,他還通過電商助農平臺把生意做到了互聯網上,一年收入十幾萬元,終于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生活富裕后的閆春光沒有忘記黨的恩情,他開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其實,我心里早有入黨的想法,但那時咱還是貧困戶,自己還過不好,咋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閆春光說,“現在不一樣了,生活越來越好,我入黨的念頭也更強烈了!”2019年7月1日,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入黨申請書里,他這樣寫道:“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我將直接參與并見證。這是使命,也是榮耀;這是責任,更是擔當。”
閆春光的進步離不開黨組織的引導和培養。“在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張莊脫貧奔小康,春光也一步步成長為致富帶頭人!”申學風說,“春光不負重托,成長為合格黨員,把他吸收到黨組織中來,是我這個村支書的責任!”
現如今,在張莊村的幸福路上,除了有“春光油坊”,還林立著張莊紅薯、張莊花生糕、張莊老布鞋、張莊醋等一個個特色小店,每年15萬左右南來北往的客人不僅買走了特產,也通過這些特色產品讓更多人了解了張莊。“這些小門面,一年就能賺十幾萬元,張莊村村民的干勁在不斷增長。”申學風表示。
推進鄉風文明,鑄魂鄉村振興
2019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生活好起來的張莊人把目標聚焦在了鄉風文明建設上。
早在2017年脫貧之后,張莊村就啟動“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聘請專業設計團隊駐村設計、施工,先后硬化主次干道6.5公里,修建排污管網4公里,疏通坑塘溝渠3.5公里,安裝路燈260盞,栽植綠化樹木3500余棵,外立面改造12680平方米,主次街道投放垃圾箱440個,改造農戶廁所650座,并在村頭巷尾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正能量公益廣告。
美麗鄉村建設中最大的困難就是空心院的整治。據申學風介紹,村里很多人外出工作基本就不回來了,老宅子、老院子都放那沒人住,空心院占到村內所有房屋的三分之一。這些院子沒人管理沒人打掃都荒廢了,又臟又破。
為此,張莊村把部分空心院租了過來,打造了張莊講理堂、藏書10000余冊的桐花書館、張莊戲院、黃河灣書畫院、民俗館等場所。村里還整合空地,修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配備了健身器材,設置了電子屏幕,為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提供了場地。尤其是近年來,為推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進程,張莊村建立了“一約五會”,即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博會、紅白理事會、紅娘協會,通過村規民約的監督執行和獎懲機制,更好地激發農村基層活力。
申學風表示,以前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結婚彩禮攀比嚴重。有些家庭為了講排場,辦紅白喜事時,幾十桌大魚大肉,喝著各種好酒,造成了很大的浪費。為了杜絕這一現象,村里成立了紅白理事協會,實施了一系列舉措來抵制農村陋習。其中,紅白理事會由在群眾中推選出的德高望重的群眾代表監督、規范紅白喜事辦理標準。紅娘協會由婦聯主席、本村德高望重的鄉賢作為主席團成員,為本村單身青年男女牽線搭橋,積極引導青年們在相戀相知相守的過程中,能夠做到“低價彩禮,從我做起”,樹立婚事從簡,拒絕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的新思想,倡導文明婚戀。
張莊村綜合運用社會捐贈和部分村集體經濟收入,建設張莊村“公益美德”愛心超市,明確愛心超市積分實施細則,對人居環境改善戶、美麗庭院戶、孝老愛親典型、愛心志愿者等人員發放積分券,憑積分券到愛心超市換取自己所需的米、面、油、衣物、文具等物品,取得了“積分改變習慣、美德帶動鄉風”的良好效果。
申學風介紹,張莊村每月都會評選一次“蘭考文明戶”,每年開展“好媳婦、好婆婆、五好家庭”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蘭考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五好家庭、孝老愛親典型等進行表彰。截至目前先后評選出“蘭考文明戶”386戶、好媳婦84名、好婆婆36名、五好家庭66戶,不僅評出了農戶的榮辱意識,還激發了集體奔小康的積極性。
現在張莊村家家戶戶門口都有“美麗庭院”評選的紅色標牌,通過持續開展評選活動,村民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鄉風也慢慢沁潤到每一位村民的心中,張莊村也因此獲得了“蘭考明珠,夢里張莊”的美譽,成為一個記得住鄉愁,能夠走進來,也能留得下的地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共產黨當家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從昔日風沙窩到今日幸福村,張莊村的嬗變歷程正是中國廣大農村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鮮明體現了我們的制度優勢。今天,越來越多的村民正像閆春光一樣書寫著自己的奮斗故事,越來越多的村莊也正像張莊村一樣上演著自己的華麗蛻變,正是這樣的一個個人、一個個村莊,共同繪就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作者單位:河南焦裕祿干部學院)
責任編輯:李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