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博物館揭牌一周年之際,推出了一場精品展覽——“自然樂章——國家自然博物館2022—2023年新增館藏精品展”。該館在已征集的4萬余件藏品中,精心遴選出209件與觀眾見面,其中九成以上是首次展出。
展覽由10個單元組成,內容涵蓋了國家自然博物館新館展陳所涉及的10個學科方向和重點收藏門類:“地球寶藏——巖礦地質”“生命史詩——古生物”“遠古祖先——古人類”“人類朋友——動物”“春華秋實——植物”“發展基石——生態”“隱秘世界——微生物”“水中精靈——水生生物”“民族瑰寶——中醫藥”“探尋自我——人體”,各單元之間彼此關聯,互為呼應,共同奏響大自然的和美樂章。
觀展·解碼
最神秘的大型哺乳動物
外形像羚羊,身軀接近馬,長長的脖子似長頸鹿,四條腿上的花紋卻與斑馬“撞衫”——展廳中,一只“四不像”引發很多觀眾的好奇心。“這是霍加狓,僅分布于剛果,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國家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張玉光揭秘。
霍加狓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因此,該物種的標本極為罕見。國家自然博物館現藏有3件,居國內之首。除了正在展出的成年雄性個體外,該館還藏有一件幼體和另一件相對比較小的成年體標本。
霍加狓(右)。(攝影:程功)
一百多年前,人們最早在非洲的熱帶雨林中發現了霍加狓的蹤跡。但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它的身份一直是個謎。有一段時間,動物學家們甚至懷疑,霍加狓是長頸鹿和斑馬的雜交種。最終,分子生物學研究分析顯示,霍加狓的確是長頸鹿僅存的親戚,但與之并不存在直接的演化關系。因此,才有了展廳說明標牌上它的準確身份:偶蹄目長頸鹿科。
除了身份,霍加狓身上還有很多奇特之處:它的舌頭是藍色的,吃東西時伸出的舌頭約與成年人前臂一般長短;剛出生的小霍加狓并不排便;每天僅需睡一個小時……雖然霍加狓長得很高大,但其實卻是名副其實的“膽小鬼”和“獨行俠”,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嚇得它落荒而逃。“也許正是由于過于敏感警覺,使得它們缺少群居的機會,所以種群才一直無法壯大。”
張玉光說,直到現在,人們對霍加狓的野生習性依然知之甚少,就連它們的實際種群數量也只能加以推測。
白堊紀海洋最大海龜
在“生命史詩——古生物”單元,一件身長超過3米的塞氏異龜帶給觀眾的視覺效果格外震撼。它曾經是白堊紀海洋中最大的海龜。
塞氏異龜
標本來自摩洛哥。“每年我們都要通過參加國際展會等,收集來自全球的展品信息,時刻與國際上的標本制作團隊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張玉光回憶,最早得知塞氏異龜的消息是在幾年前,“一收到摩洛哥那邊野外采集團隊發過來的初步信息,我們就很感興趣,不僅個頭大得驚人,聽說頭骨還完整保存。”
這件標本有多稀少?在網上以“塞氏異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得到的有效介紹信息幾乎為零。在國內,類似的標本僅此一件。
“您看,這件標本的完整度超過了70%,除了頭骨,背甲和腹甲也保存得很好,只是后肢和尾巴缺失一些,但也根據相關的研究文章進行了復原。”張玉光說,如此龐大的海龜卻沒長牙齒,這使得它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下來更顯不易。
除了展覽展示,博物館也將針對這件標本開展相關研究:沒有牙齒的塞氏異龜如何捕食?與同時代的殘暴海巨龍等大型生物如何“相愛相殺”?……這件距今7000多萬年前龐然大物身上的更多謎題,有望在不遠的將來被一一破解。
遠道而來的“最年輕”展品
在眾多的標本中,有兩件展品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它們分別是產自亞洲的迅猛龍和北美洲的霸王龍銅雕骨架。開展的前一天,兩件展品剛剛從美國遠道而來,還未來得及入庫就直接進了展廳。
兩件展品分別按照1∶2和1∶8的比例進行了等比例縮小,展品的說明標牌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它們的原型:迅猛龍體長僅有1.8米,但卻是非常恐怖的獵手,其腳上第二趾爪顯著增大且鋒利,可用于劃開獵物的皮膚和血管;霸王龍體長可超過12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也是目前已知咬合力最強的食肉恐龍。
別看展品小,但是質量大。比如銅鑄的霸王龍骨架有60多斤。不少觀眾還有個有趣的發現:等比例縮小后的食肉恐龍似乎變得沒那么威武,反倒溫柔了很多。“這與我們的視覺習慣有關,也不失為一種觀展樂趣。”張玉光說。
這兩件藝術品的顧問團隊來自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創作團隊。將它們穿插在眾多標本間,博物館其實別有深意。“這算為新館的布展做了提前嘗試。”張玉光說,未來,新館的展覽將圍繞不同學科主題展開,各個主題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關聯;陳列的展品形式也將更加豐富。“比如,在古生物專題展覽中,我們可能會陳列一些圍繞古生物創作的藝術品來豐富展覽,更加生動地展現遠古生物的生命力,將展覽打造成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結合體,讓觀眾在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藝術家對生命的理解和領悟。”
觀展·亮點
只此一“見”的巨口鯊
此次展覽,國家自然博物館拿出了很多觀眾在別處無緣一見的珍品。巨口鯊是其中的代表。全國只有兩件,另外一件在私人藏家手中。
巨口鯊
“巨口鯊是生活在水下1000米左右深海中的一種魚類。”張玉光說,從巨口鯊首次被發現至今,只有四五十年的時間。這樣一頭龐然大物,并沒有尖尖的利牙。它是一種濾食性鯊魚:在進食時張大嘴巴濾食被吸進來的磷蝦、浮游生物、水母、蝦、橈足類等,多余的海水再從鰓裂排出。
魚類學家推測,該物種現存只有七八十頭,很多專門研究海洋生物的動物學家都沒見過巨口鯊。除了數量稀少,展出標本的珍貴之處還在于它的保存難度——身處深海,死亡后被發現的巨口鯊一般都已經腐爛了。展廳中的這件則是難得的完整,“出海船將這頭死亡的巨口鯊打撈上來之后,馬上就進行了冷凍處理。但是它的皮膚比較薄,有的地方還是打了‘補丁’。”張玉光說。
被列入“國寶”的鴨子
頭頂硬毛,紅色嘴巴長而窄,身體羽毛上黑下白——展廳中,一只野鴨顯得有些其貌不揚,卻被稱為“鳥中的大熊貓”。它的學名叫中華秋沙鴨,資歷非常深厚,已在地球上生存了1000多萬年,是我國最古老的游禽類。
中華秋沙鴨
不過,人類認識中華秋沙鴨,卻只有上百年的歷史。
科學家最初給這種鴨子命名是在1864年,因其兩脅體羽具有鮮明的魚鱗狀黑色斑紋,將其定名為“鱗脅秋沙鴨”。在之后的100多年里,我國一直沿用這個名字。后來,鳥類學家發現,這種鴨為我國特產鳥類之一,便將其正式更名為“中華秋沙鴨”。
“因為過于古老,所以這個物種后期種群發展得并不龐大,適應能力弱,對生存條件要求也高。”張玉光說,中華秋沙鴨被視為水質質檢員,只生活在生態環境優良的水域,因此曾經的中華秋沙鴨極為稀少。但是,隨著自然生態環境得以改善,該物種的種群也在慢慢擴大。
征集名字的菱錳礦
藍色的坦桑石、墨綠的祖母綠、粉紅的菱錳礦……展廳第一單元“地球寶藏——巖礦地質”,五彩斑斕的礦物晶體帶給觀眾一場唯美的視覺盛宴。
在15件礦物晶體標本中,菱錳礦個頭最大,獨享一個展柜。在業界,體積大、單晶大、色澤純、品質好的菱錳礦都享有被行業“命名”的殊榮。張玉光說,廣西梧州是我國粉紅色菱錳礦晶體的唯一產地。2009年,礦業公司在該地采到了兩塊寶石級的菱錳礦晶花,分別將其命名為“中國皇帝”和“中國皇后”。其中,“中國皇帝”為多個菱錳礦晶體組成的晶簇,單晶體最大達22厘米,是目前中國發現體積最大的菱錳礦晶簇,它的出現改變了世界上最好的菱錳礦晶體在美國、秘魯等地的說法。“中國皇后”則由多個菱錳礦晶體交錯堆疊,形似一朵綻放的紅玫瑰,色澤艷麗奪目而馳名中外。
菱錳礦
“我們這塊石頭還沒來得及起名字,看看大家有什么好創意。”張玉光笑著為石頭征名。(記者牛偉坤 通訊員吳亦凡 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王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