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大家的腸道健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每天都在經歷著“戰火”的考驗。
一、腸道要完成哪些工作
腸道分為小腸和大腸。
小腸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富含消化酶的小腸液,幫助身體吸收營養物質,同時通過有規律地收縮,完成機體的消化功能。
小腸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為人體提供強有力的免疫屏障,使身體免受外來物質的侵襲。小腸內種類繁多的細菌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從小腸運輸過來的食物殘渣里的水分、電解質,同時形成、儲存及排出糞便,大腸發生病變的概率遠高于小腸。
二、腸道最怕什么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腸道勤勞而高效,負責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及廢物的排出。然而,現代人高糖、高脂、低纖維的飲食習慣,嚴重破壞了腸道的內部結構和微生物的平衡。過度節食或者暴飲暴食不但增加腸道負擔,而且抑制有益菌的生長,使有害菌有機可乘。
2.濫用藥物
抗生素及其他藥物的不當使用會影響腸道里的有益菌群。每當這樣的藥物被無差別地使用時,就會殺死大量有益的微生物,給腸道帶來長期的傷害,削弱免疫力,使身體更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3.缺乏鍛煉
現代生活的便利性大大減少了人們的活動量,缺乏運動的生活方式使腸道蠕動減慢,阻礙了廢物的有效排出,增加人體患慢性病的風險,使腸道的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4.心理壓力過大
現代人面臨的心理壓力也會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壓力能通過影響神經系統來干擾腸道的運作,也容易導致炎癥和過敏反應,還可能使腸道變得脆弱。
三、如何讓腸道更健康
1.物資補給:優化飲食資源配置
(1)纖維的增援
我們需要高纖維食品的支援,如全谷物、新鮮果蔬和豆類。這些食品不僅能幫助清理腸道,還能為益生菌提供養分,促進腸道健康。
(2)益生菌的補給
發酵食品如酸奶、其他益生菌食品是腸道士兵的好盟友。它們可以直接補充有益菌群,增強腸道的防御能力。
(3)水源的保障
增加水的攝入量。大家需要確保腸道每日得到充足的水分補給。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攝入1.5升水,這有助于保持腸道內容物的適當流動,減少便秘的風險,并幫助食物殘渣正常排出。
(4)減少攝入不健康食物
限制高糖、高脂肪食品等影響腸道健康的攝入量,這些食品是腸道問題的主要誘因,它們不僅增加了消化負擔,還助長了有害菌的生長。
2.環境改善:調整生活方式
(1)適度運動
增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如步行、游泳或跑步等,以改善腸道活動和整體血液循環,促進腸道蠕動。
(2)謹慎用藥
抗生素和非必需藥物都是對腸道菌群有害的外來侵略者,應減少使用。
(3)緩解壓力
長期的心理壓力是對腸道功能的直接威脅。大家可以通過調節心理狀態、保持充足睡眠來減輕心理壓力。確保高質量的睡眠是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一環。不良的睡眠習慣可導致腸道炎癥和其他功能障礙。
3.盡早發現腸道異常
(1)消化功能異常
持續的腹部不適和腹痛可能是內部炎癥、感染或梗阻的跡象。如果疼痛持續存在或隨時間加劇,就是腸道急需援助的明確信號。反復出現消化不良,如果伴隨著頻繁的飽脹感或噯氣,可能提示消化酶分泌不足、食物不耐受、腸道動力不足。
(2)排便習慣改變
長期便秘或腹瀉、排便困難或疼痛。這些變化可能提示腸道運動功能障礙或更嚴重的腸道內部問題,如炎癥性腸病,甚至腸道腫瘤。黑便或血便是預警信號,各種原因(如潰瘍、腸息肉、腸道腫瘤)導致的消化道出血都可能出現黑便或血便。當然,有時黑便也與進食的食物有關,比如鴨血、車厘子等。
(3)身體出現變化
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疲勞和體力下降。腸道健康受損可能會導致營養素吸收不足,進而影響提供給身體的能量水平,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四、腸道病變的篩查手段
1.血液檢查和糞便檢查
這些手段可以幫助大家監測潛在的問題。血液檢查可以揭示營養吸收情況和內部炎癥,而糞便檢查能發現腸道病變的早期跡象。
2.腸鏡檢查
作為前線的偵察兵,腸鏡能讓醫生直接觀察腸道內部的情況,是診斷胃腸道疾病的“金標準”。這是防御體系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可以在身體還沒有明顯癥狀的時候,及時發現腸道病變。
3.影像學檢查
通過腹部CT掃描和磁共振檢查,醫生可以獲得腹腔內部的重要信息,對病變進行詳盡的評估。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
責任編輯:李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