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僑聯委員、中央和國家機關僑聯副主席、農業農村部僑聯主席,是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科英才領軍人才。
我主要從事作物光合作用分子生理研究,重點開展作物產量和資源高效利用協同提升的光合生理與栽培調控機制研究。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道路上,我愛崗敬業,勤于學習,攻堅克難,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行,近年來科研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Science、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等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部,獲批國家發明專利9件和國際發明專利1件。
作為歸僑,我始終關心著僑務動態,積極加強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歸國人員的溝通交流,將建立研究組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幫助歸國人員盡快適應國內生活,順利組建團隊開展研究,在歸國僑胞中起到了帶動作用。
還是學生期間,我就對植物生理學科存在濃厚興趣,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博士畢業并短暫工作后,得到了德國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Plant Physiology)從事博士后研究的機會,并有幸師從德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Ralph Bock教授。這段經歷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對作物生理研究的方向更加篤定,還學到了德國先進的科研管理理念,以及德國人嚴謹、務實、合作的工作作風,為以后的科研及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2015年博士后出站后,我毅然決定回到祖國,建設祖國。源于對農業農村的深厚感情,我選擇了來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從事農業科研工作,并組建了作物光合生理調控研究團隊。科研從無到有,找房子、進設備、招人員,在作科所扎下根來,在這里作物生理研究扛起了新的使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人多地少的國情下,提高作物單產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途徑,是農業生產不懈的追求。我帶領團隊成員克服種種困難,圍繞作物產量潛力提升潛心科研,在作物產量與效率協同調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我們從光合作用研究入手,通過研究明確了提升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作物產量的重要途徑,系統解析了作物產量和效率協同提升的光合生理與分子機制。2022年,我帶領團隊在水稻中發現了高產基因(OsDREB1C),能夠同時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產量30%以上,進一步研究探明了該基因的調控機制。2022年7月,該成果在《科學》(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對于一個只有3名職工且組建不久的新團隊來說這是莫大的肯定!國內外專家對這一歷時7年團隊攻關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研究單一基因同時調控多個重要生理途徑,打破長期存在于農業生產中“高產”與“早熟”之間的矛盾,創新了作物高產理論,其應用可能破解當前制約作物單產水平快速提升的瓶頸。
與此同時,我通過牽頭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帶領項目組在全國創造了22個作物超高產紀錄和39個高效高產典型案例,建設示范基地27個,實現畝增效益100至200元;累計培訓技術人員5088人、農民33793人;示范推廣面積共計430萬畝以上,技術輻射推廣應用面積1000萬畝以上。這有效帶動了三大糧食作物大面積綠色豐產增效,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
國外歸來后,我一直倡導開放、交流、合作的管理理念,2019年擔任作科所副所長期間,牽頭組織與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搭建智慧育種平臺,為科企合作發展和人才合作共贏提供了平臺、機制和資金支持,也為國家種業振興提供了寶貴的人才和技術儲備。2023年擔任作科所所長后,我主動謀劃,推動改革創新發展,布局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新興學科,成立作物基因編輯技術中心,加快搶占世界農業科技制高點。立足“國之大者”,抓好科技創新工作,扎實推進作物種質資源基礎性工作;重視成果轉化,服務農業產業發展,堅持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雙輪驅動。為響應落實國家對國產大豆的重大需求,作為農業農村部大豆攻關技術執行專家組組長,我組織全所成立攻關組,梳理研究基礎,深入分析存在問題,并細化了高油高產大豆攻關的組織方式和工作方案,迅速開展高油高產大豆品種篩選、配套技術研發和前沿基礎研究等工作。
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志。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求,從當初出國學習到回國為祖國效力,我實現了作為一名農業科學家的報國之心,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科技支撐國家糧食安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了積極貢獻。2023年8月,我被中國僑聯、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授予“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責任編輯:王雨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