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概念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各地結合實際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賦予浙江“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浙江和浙江人歷來就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和“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拼勁,我們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要敢打頭陣、勇當先鋒、爭當尖兵,加快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領意義的標志性成果,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富有浙江特色的新質生產力發展道路,做到勇敢立潮頭、永遠立潮頭。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浙江需求
新質生產力理論是浙江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的最新理論支撐。20多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和系統思考謀劃,為浙江量身定制了省域發展全面規劃和頂層設計——“八八戰略”,并前瞻性提出“要結合各地的產業基礎和環境功能,優化生產力布局”。20多年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提出了“新質生產力”。20多年來,“八八戰略”的實施,深入挖掘了浙江八大優勢,指引浙江生產總值躍上8萬億新臺階,為浙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了科學路徑、奠定了先行優勢;而“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恰逢其時,將為“八八戰略”走深走實提供重要理論支撐。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浙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通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能夠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催生新業態、提供新模式、創造高效率。面對多重挑戰疊加的嚴峻考驗,浙江發展面臨著“爬坡過坎”的現實困境。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浙江加快破解新的“成長煩惱”,解決資源要素缺乏、發展動能減弱、發展空間受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四大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和關鍵戰略選擇。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浙江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必然選擇。2021年5月,黨和國家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光榮使命。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同”指向公正合理的分配關系,“富裕”指向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水平,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新質生產力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將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強大動力,而共同富裕則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擘畫最終目標。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浙江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為將新質生產力這篇文章做出特色,浙江應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聚焦發展數字經濟、民營經濟、綠色經濟中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探索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浙江方案。
聚力“創新制勝”,加快科技體系和能力建設。科技創新深刻重塑著生產力基本要素,拓展了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邊界,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近年來,浙江走“改革路”,打“創新牌”,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4位。但與廣東、北京、江蘇等領先區域相比,浙江在基礎研究投入、高端科技資源、標志性成果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因此,要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一牛鼻子,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變革和布局,為浙江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內在動力。聚焦智能計算、生物醫學、半導體材料、地球物理等領域加快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布局大科學裝置(集群)和新型研發機構,提升重大科創平臺能效。推進省實驗室梯隊培育與錯位發展,深化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為引導的科創走廊體系建設,聯動全省科技創新資源。實施關鍵核心領域攻關工程,緊扣“315”科技創新體系重點領域和“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布攻關項目和研發計劃,深入推進“雙尖雙領”計劃與“登峰學科”建設,實現技術追趕到局部領先的轉變。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效能,加強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一批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概念驗證中心、共性技術服務平臺、中試熟化基地,促進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
聚力“數字變革”,推動浙江經濟鳳凰涅槃。數字經濟以數據為新型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量,與新質生產力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從“數字浙江”到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浙江以先發優勢積極搶占數字經濟競爭制高點,2023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9867億元。因此,要充分發揮浙江數據資源豐富、數字企業集聚、數字經濟活躍的優勢,布局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賽道。加快推進數據交易流通,深化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大力推進數據在醫療健康、商貿物流、工業制造、社會治理等領域應用場景的先行先試,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圍繞數字安防、網絡通信、智能計算、智能光伏、集成電路、數字內容等標志性產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構建數字化企業雁陣發展格局,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加快推進數實融合,深入推進全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迭代升級“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模式。引進培育一批數字化服務商,爭創一批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5G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統籌推進各地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超前布局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
聚力“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全球分工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浙江經濟發展具有優質的對外開放基因。20多年來,浙江堅持對外開放,高水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要充分發揮浙江區位優勢,堅持“跳出浙江發展浙江”,以開放型經濟促進浙江新質生產力發展。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著力推動開放型經濟水平、雙循環戰略樞紐地位、制度型開放體系“三個再提升”。依托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增強國內國際資源高效配置、要素有序流動,開展產業平臺共建、應用市場互通,引進一批“大好高”以及專精特新的外資項目,擴大國際產業鏈合作范圍。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圍繞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環境保護等全球問題深化中外聯合科研,主動設置、積極參與、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工程和大科學計劃,引導全球先進優質要素資源在浙江流轉,打造國際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聚力“產業布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當前,新一代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牽引著產業變革,經濟增長方式逐漸擺脫傳統的生產要素密集型,轉而迭代升級為創新主導的知識技術密集型,由粗放型轉為綠色可持續發展。浙江具有鮮明的塊狀經濟特征,也有發展生態經濟的山海優勢。20多年來,浙江不斷探索從傳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塊狀經濟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路徑。發展具有浙江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必須充分發揮浙江產業特色和生態優勢,優化調整產業布局,促使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和效率驅動。深化推進“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聚焦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目標,爭創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和高成長性“新星”產業集群向國家先進產業集群躍進發展,梯度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培育集成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網絡、元宇宙、空天信息等9個快速成長的未來產業,引導各地市結合自身科技創新能力、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明確主攻方向和發展重點。開展科技創新成果應用示范工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模式,以示范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聚力“深化改革”,切實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重塑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才能推動資源有效配置,釋放發展活力,增強發展韌性。作為最活躍的創新主體,民營經濟與生俱來擁有創新優勢,是浙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力軍。因此,要貫徹浙江引領改革風氣之先的特質,發揮民營企業活力優勢,著力破解新質生產力形成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大經濟體制改革力度,繼續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持續深化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強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針對企業金融、人才、稅收、創新等痛點難點精準施策,進一步激發企業主體活力。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優化平臺、項目、技術、機制和人才的一體化布局,探索新型舉國體制開展科技創新的浙江模式,建立顛覆性、非共識基礎研究選題發現機制,完善基礎研究聯合資助機制、常態化科學問題凝練機制,探索建立成果轉化承接機制,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浙江落地轉化。
(執筆人:周青、馮雅,系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單位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新質生產力研究院)
責任編輯: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