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兩會期間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要論述,對各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方法論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要論述,蘊含著唯物辯證法的深刻內涵,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戰略性、指導性和針對性。其政治性,體現在堅持全國一盤棋思想;其戰略性,體現在牢牢抓住了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來謀篇布局;其指導性,體現在抓住了對各地均適用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法論和一般規律;其針對性,體現在遏制住了一些地方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不良傾向。
因地制宜,本質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堅持因地制宜,就是要牢牢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要求,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而不是從主觀意愿出發,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去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實際出發確定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要論述的精髓要義和方法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
觀勢者明,析勢者智,順勢者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北資源條件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當前,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面臨新的重大機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有利于東北把科教和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東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東北的戰略支撐作用。”這是對東北區情的深刻把握,也是“跳出東北看東北”、從國家發展大局中把握東北戰略地位,并因地制宜為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開出的良方。
站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這一時間節點,奏響新時代新征程上東北全面振興交響曲,務必要深刻洞察世情國情,把握歷史主動,搶抓歷史新機遇,塑造發展新優勢。我們要堅定不移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理念在東北全面振興的戰略全局中引向實踐深處,引向產業全鏈,引向社會終端。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要牢牢把握好六個關系。
牢牢把握好理論指引與實踐探索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是具有前瞻性的新的生產力理論,是對新時代我國生產力發展實踐作出的理論概括,深化了對新發展階段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指明了新質生產力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內涵,深入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要發展什么樣的新質生產力的問題;高度肯定了創新在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回答了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怎樣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作用的問題;深刻指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標志和現實路徑,深入回答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所在和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對于我們按照規律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具有重要而根本的指導意義。
新質生產力在高質量發展實踐中形成,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全新事業,既要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也需要各地在實踐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運用于實踐的新路徑和新模式。理論為實踐的深入發展提供指引,實踐為理論的豐富完善提供支撐。無論是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還是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無論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還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急需人才,都需要各地在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導下,在實踐中對發展路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等進行開拓創新,尋求有效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思路和辦法。與此同時,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發展新質生產力并不存在統一模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為各地的實踐探索提供了行動指南和科學方法。具體到一個地方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結合本地具體實際,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進行創造性落實,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比如,在工業發達區、生態敏感區和糧食主產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必然不同;在長三角地區、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等,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方向上也必然存在差異。而各地豐富的實踐探索,又會促進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與時俱進和創新發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
牢牢把握好理論指引與實踐探索的關系,要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導下,根據各地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大膽探索,努力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新的生產力理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牢牢把握好先立后破與統籌兼顧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所強調的“先立后破”,既是對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一系列問題的重要方法論。生產力的演進是一個破舊立新的動態過程,表現在產業上就是代表傳統生產力的產業逐漸被淘汰退出市場,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逐漸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其中,“立”是“破”的前提,不立不破。在新產業、新模式并未確立、新動能尚未形成之前,不宜操之過急地破除舊產業、舊模式、舊動能,否則難免會破壞原有經濟結構,影響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和社會發展的穩定性。
比如,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就不能一蹴而就。既要有一個綠色清潔的環境,也要保證生產生活正常進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破”是“立”的必然結果,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立起來了,必然要求舊產業、舊模式、舊動能退出市場,也就是打破舊束縛,才能給新生事物騰出發展空間。只立不破,該立的最終也難以立起來。果斷淘汰落后產能和過時技術,才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創造良好條件。“立”與“破”對立統一,其矛盾運動,形成了促進事物向前發展的動力。注重立與破的系統性和協同性,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破,才能寫好創新這篇大文章,不斷促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孕育壯大。
統籌兼顧是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體現,就是既要總攬全局、統一規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著力推進、重點突破。比如,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不能把傳統產業簡單當成“低端產業”一退了之,而應把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統籌起來,匯聚多方合力,在有效統籌中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先立后破與統籌兼顧是內在統一的,在先立后破的過程里,需要牢牢把握統籌兼顧的方法,這樣才能實現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的充分確立和舊產業、舊模式、舊動能的有序退出。在堅持統籌兼顧的過程中,要時刻明確“立”的方向和“破”的重點,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把握好先立后破與統籌兼顧的關系,要牢牢把握“傳統”與“新興”產業間“守”與“創”的辯證關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生產力發展水平質的提升。
牢牢把握好科技自立自強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關系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其中之一就是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樣必須把握好科技自立自強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關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并對其進行適應性改造,加強自主創新,迅速縮小了產業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當前,在一些國家不擇手段打壓我國科技發展,搞各種形式的“脫鉤斷鏈”“小院高墻”的背景下,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科技自立自強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是對立的,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絕不是閉關鎖國,而是要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實現更充分的國際交流合作。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會動搖。過去我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也離不開世界知識和技術的交流與共享,在開放發展中加速新技術的引進、孵化和應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利于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更好吸引國際創新要素向中國聚集,吸引國外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夯實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和人才基礎,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更為堅實的科技和人才支撐。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也有利于讓世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發展。比如,中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和發展新能源產業,促進了世界范圍的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等領域技術進步,為世界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改善全人類的總體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把握好科技自立自強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關系,就要既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懷揣“把自己的事業辦好”的堅定底氣,又要堅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保持“開放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廣闊胸襟。在自主中謀求發展、在開放中堅持自主,同時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在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更好地開創未來。
牢牢把握好既要有雄心壯志、積極搶位發展與又要立足實際、善于錯位發展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指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既要有雄心壯志,積極搶位發展,又要立足實際,善于錯位發展。”這為我們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基礎提供了科學方法論指引。搶位發展是一種競爭性發展策略,強調提前布局,強調前瞻性思維和戰略性規劃,要求主動掌握并運用新興技術,確保在產業變革中獲得先機。從改革開放之初經濟特區“殺出一條血路”到新時代華為公司“沖出重重包圍”,從高鐵“一騎絕塵”到數字經濟“一枝獨秀”,中國人民不斷續寫“風景這邊獨好”的發展奇跡,靠的就是“闖”的精神、“搶”的意識、“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不爭先就不會領先,不搶位就不會進位。只有以超前眼光敏銳捕捉機遇、搶占先機、主動出擊,對那些體現生產力新質態的產業,有雄心壯志,主動謀劃、靠前布局,才能占據先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產業變革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積極搶位發展,才能抓住機遇,將科技創新的“勢能”轉化為生產力的“動能”,占據市場和技術的有利位置,占領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錯位發展是一種差異化發展策略,強調找準位置,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揚長避短,突出特色。實踐表明,一個地方要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必須找準定位、明確方向,整合資源、精準發力,下大力培育各自的優勢特色產業。不顧實際、盲目跟風,帶來的往往是產業雷同、惡性競爭。同時,錯位發展也是一種補位,其實質是協同發展、聯動發展。善于錯位發展,關鍵要在發展全局中找準自身定位,利用比較優勢發展適合本地的產業,在立足本地實際的基礎上著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把握好既要有雄心壯志、積極搶位發展與又要立足實際、善于錯位發展的關系,要牢牢把握自身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可以說,搶位發展與錯位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并行不悖。如果只重視搶位發展不重視錯位發展,或者只注重錯位發展而忽視搶位發展,必然造成左支右絀、顧此失彼的局面。為此,要正確認識自身的比較優勢和短板,制定適合的發展策略,在新技術、新市場、新模式上搶先一步。同時,不能脫離實際,把大量資源投到自己并無核心競爭力的領域,而應側重于根據自身比較優勢尋找在市場中的獨特位置和未被充分利用的機會,利用創新思維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的錯位發展優勢。
牢牢把握好“從0到1”的獨創和突破與“從1到100”的發展和升騰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從0到1”的獨創和突破,包括獲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創造前所未有的重大技術發明、開辟前所未有的產業新方向、實現發展理念的新跨越,具有理論水平更高、發展前景更廣闊等特點,是增強科技引領作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石。當前,國際競爭向基礎研究領域前移,科學探索不斷向宏觀拓展、向微觀深入,交叉融合匯聚不斷加速,一些基本科學問題孕育重大突破,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學思想和科學理論,產生顛覆性技術。加強“從0到1”的基礎研究,開辟新領域、提出新理論、發展新方法,取得重大開創性的原始創新成果,是國際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源,有利于形成關鍵領域先發優勢。
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生產力。“從1到100”的發展和升騰,代表著科技成果轉化進入市場,是從理論研究走向產品市場,從“書架”走向“貨架”的過程。2015年以來,我國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發布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制定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形成了從修訂法律條款、制定配套細則到部署具體任務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三部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度重視,也為科技成果順利轉化形成現實生產力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保障。
發展新質生產力沒有“從0到1”,就是“無源之水”;沒有“從1到100”,就是“紙上談兵”。把握好“從0到1”的獨創和突破與“從1到100”的發展和升騰的關系,就要健全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發再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布局,實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雙輪驅動。要完善對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特別是注重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創新,取得更多“從0到1”的突破;同時,及時把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上,加快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種種關隘,通過改革創新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和市場需求有機銜接,加速實現“從1到100”的產業化應用,使創新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牢牢把握好傳統賽道再創輝煌與新興賽道彎道超車的關系
我國傳統產業積淀深厚,種類多、體量大、市場廣、產值高,在諸多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作為我國產業體系的基本盤,具備較為突出的國際競爭力,在產業鏈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從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看,一些國家沒有處理好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出現了產業空心化等問題,對經濟增長影響較大。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可以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既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也能為新興產業提供堅實支撐。這充分說明,在傳統賽道上,我們完全可以再創輝煌。
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改變世界。以自動化、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技術,賦予人類社會新的文明標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要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當前,我國新興產業優勢正在逐步形成,未來產業蓄勢待發,實現彎道超車面臨重大機遇。我國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實現彎道超車,關鍵就在于以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開辟了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了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傳統賽道與新興賽道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支撐的關系。礦產資源業、建材產業、制造加工業等傳統產業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基礎,離開傳統產業,很多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就不能得到充分發展,甚至會出現產業鏈供應鏈“斷鏈”現象。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傳統產業演化升級的方向。今天的傳統產業,經過改造升級,也可能成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正是在傳統產業不斷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中,新質生產力實現了量的積累乃至質的躍升。
把握好傳統賽道再創輝煌與新興賽道彎道超車的關系,不能只盯著“新三樣”,不能大呼隆、一哄而上,而要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對于傳統產業,要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對于新興產業,要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推進應用場景建設,促進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未來產業是決定未來經濟版圖和產業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要尤其重視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以應用場景為牽引,鼓勵多條技術路線并行探索、同臺競爭,開辟產業發展新賽道,塑造未來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就要有胸懷天下的格局和視野,有融入全球參與世界競爭和資源分配的魄力與意識,進一步強化前沿意識、開放意識,統籌貿易、投資、通道和平臺建設,積極對接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充分釋放跨境運力潛能,不斷完善互聯互通網絡體系,不斷完善開放平臺體系;就要持續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與其他區域板塊和區域重大戰略對接和交流,推動南北互動、東西交融,真正從中國的“一隅”邁向世界的“前沿”,以更加主動的姿態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市場環境,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匯聚起全球范圍內的優質發展資源、發展要素,不斷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吸引力、市場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方向明確,路徑清晰,實干為要。站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方位,我們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光明前景充滿期待、充滿信心。
(作者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高級編輯;本文是作者在吉林省吉林市召開的第十九屆中國經濟論壇上致辭發言全文的一部分內容)
責任編輯:胡偉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