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最近出版。其中的《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案例選:生態文明·國家安全篇》,生動翔實地呈現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探索,給讀者以深刻啟示和有益借鑒。作為干部學習培訓教材,該書準確把握干部學習特色,注重思想性、突出實踐性、提高針對性,每個案例均包括背景情況、主要做法、經驗啟示及思考題等,內容扎實,重點突出,可學可用。
針對這些典型案例,人民日報記者曾采寫過大量報道。例如,福建廈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加快推進美麗海灣建設”是該書中的典型案例之一。在近期開展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廈門實踐”宣傳報道中,人民日報社聚焦首要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政治責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精心組織策劃,深入采訪挖掘,以頭版頭條重磅獨家特稿《鷺島蝶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廈門實踐》等一篇篇政治站位高、思想分量重、故事講得活、道理說得透的報道,全面展現了廈門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取得的顯著成效,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因此,在研讀這本教材的過程中,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到這些案例確是教材編寫人員深入調研、精挑細選、總結提煉的成果,典型性、示范性強,可復制、可推廣,對新征程上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起到增強信心、堅定決心、示范帶動的顯著作用。
這些生動案例,彰顯了新時代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性成就。從浙江持續深化實施“千萬工程”推動鄉村共富共美,到山東省威海市努力打造綠色低碳轉型的城市樣板,從寧夏用“四水四定”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到貴州省遵義市探索“生態+”多產業融合發展,各地區各部門的實踐成果、典型范例,正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的一個個生動縮影和鮮明印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
這些生動案例,為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安徽省黃山市推進生態綜合補償促進流域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的河北唐山實踐,云南省麗江市瀘沽湖的保護實踐,廣西河池市久久為功推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探索實踐出大量好做法、好模式。深入學習借鑒這些先進經驗,我們將不斷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這些生動案例,展現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從安徽省馬鞍山市率先實施長江禁捕退捕的創新實踐,到內蒙古烏梁素海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再到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實踐,各地區各部門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奮力打好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這場大仗、硬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顯著成就,也為新征程上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作出了先行示范。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我們將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2024年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對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系統部署。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勠力同心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我們將不斷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持續舒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圖景。(作者系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
責任編輯:馬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