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小麥已進入收獲高峰期。今年我國首次整建制開展的小麥單產提升行動成效如何?“三夏”生產有什么亮點?人民日報記者走進夏收一線,實地探訪,并陸續推出“‘三夏’一線探新跡”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編者
夏收時節,風吹沃野遍地金。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去年秋冬種以來,農業農村部啟動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三年行動,細化小麥單產提升各項關鍵要素,遴選發布高產穩產、抗倒抗病等主導品種,集成推廣水肥精準調控等主推技術以及高性能播種機等主力機型,從多方面挖掘增產潛力。
近日,記者來到安徽、河南等地,實地探訪小麥大面積提單產的做法及成效。
技術集成,最大幅度提品質提單產
“又是一個豐收年,畝產增加了。”安徽省渦陽縣楚店鎮后水波村張林森種植家庭農場的小麥,已經收割結束,作為示范田,農場1100畝地里種了10多個品種,分別在抗病、多穗高產等方面各具優勢。“綜合高產穩產表現,來年會篩選出兩三個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輻射帶動周邊5000多畝耕地。”農場負責人張林森說。
渦陽縣地處皖西北,素有“黃淮平原大糧倉”之稱,小麥單產連續4年位居全省前列。除了精選品種,高產的秘訣還在于技術集成,多環節配套,充分發揮品種產量和品質潛力。
今年,張林森的家庭農場用上了新型播種機械——“拱地龍”精量旋播復式一體機,新農機播量準、播深穩定,對于當地難整的砂姜黑土地很管用。“耕種收每一個環節都做好,豐收才更有保障。”張林森感嘆。
在山東莒南縣,54.18萬畝小麥收獲進入倒計時。“今年田間管理更精細。比如,在小麥灌漿初期,我們針對土壤墑情差的麥田引導農民及時澆水,滿足小麥生長需求,同時增加土壤濕度,改善田間小氣候。”莒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宋國軍介紹,全縣小麥大部分均在去年10月上中旬播種,由于播期適宜、全程管理科學,小麥有效分蘗增加、成穗率高,預計全縣平均每畝增加0.1萬穗,單產、總產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
2022年,我國小麥平均區域試驗畝產為475.1公斤,比全國平均畝產高84.7公斤;黃淮海麥區大田平均畝產比西南麥區約高出200公斤。“我國小麥單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由于土壤、氣候、種植制度的復雜性和管理技術的差異性,國內不同生態區之間及同一生態區不同農田之間小麥單產差距很大。”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糧食作物技術處副處長賀娟說。
如何將示范田產量轉化為大田產量?今年,我國選擇一批小麥主產縣,分片區、分類型、整建制開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這些主產縣區域代表性強,基礎條件好,輻射帶動能力比較突出。”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糧食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具體實施路徑上,主要以提高小麥整地播種質量為核心,以培育壯苗構建高產群體為重點,抓住耕種管收各環節,鞏固提升水澆地小麥單產,大幅提升稻茬小麥和旱地小麥單產;目標是通過3年的努力,畝產能夠突破400公斤,爭取達到405公斤,比當前提高16公斤左右。
機收到位,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在京港澳高速原陽出站口的農機服務站,來自外地的農機有序排隊通行。工作人員根據各鄉鎮小麥實際情況,引導跨區機手到田作業,并發放防曬用品,提供緊急聯系電話、作業明白紙等。
今年,河南省原陽縣種植了101萬畝優質小麥,包括14萬畝種子田。“俗話說麥熟一晌,貴在爭搶。農機的高效調度,對于豐收到手尤為重要。”原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婧說,為全力服務“三夏”生產,確保小麥及時歸倉,縣里成立服務專班,通過農機化信息平臺、微信群、熱線電話等多方調度農機供需信息,讓農機有活干、農民有機用,引導實現“機地平衡”。
除了收獲期,社會化服務還貫穿小麥生長全周期。“對于普通農戶來說,高品質農資、高效率大型機械及精細管理等投入相對不經濟,社會化服務有助于提高技術普及率和到位率。”河南省豫資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丹丹說。
配方肥底肥每畝用量50公斤,3次植保含除草、殺菌殺蟲、補充作物營養……翻開公司的服務標準及價目表,每一項都清楚標注作業細節。“我們與村集體、合作社對接,對小農戶的地塊開展連片規模化精細化管理,促進小麥產量和品質提升。”武丹丹介紹,一畝小麥經過全程托管,平均成本下降130元,畝均純利潤增加180元左右。
在安徽渦陽縣,今年新增小麥“大托管”服務面積10萬畝。“從精選品種、耙地施肥到出苗后關鍵生長節點,我們為托管地塊制定了全程高產管理方案。”渦陽輝隆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松介紹,公司在全縣簽訂了11萬畝托管訂單,小麥收獲后,相應地塊可實現單品單存、落地銷售。
小麥落地能掙錢,讓“噌噌”提上來的產量更有含金量。在安徽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收上來的小麥經過去雜、清粉、篩選分級、加水壓延、烘干等自動化步驟后,成為成品掛面,暫存入庫。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這些掛面,都是已經售出的。”公司副總經理殷天慈介紹,公司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在高爐、西陽等8個鄉鎮,推廣面粉加工所需、適宜當地種植的強筋小麥品種“中麥578”,為相關的合作社和農戶提供地租、二次分紅等多種利益分配模式。“這一套模式運營下來,小麥畝產由1150斤增長到1230斤,種植規模超過1.2萬畝。”殷天慈說。
“市場要什么,企業就產什么,農民就種什么。”渦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邱化義介紹,縣里依托金沙河、正宇面業等面粉加工龍頭企業,按照“單種、單收、單儲、專用”要求,抓好“按圖索糧”和訂單農業,大力推廣優質專用小麥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訂單式收購,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到175萬畝。
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打牢糧食安全基礎
這間屋子里的小麥種子剛發芽,隔壁的植株已進入蠟熟期……河南省新鄉市平原示范區,位于中原農谷核心區的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人工氣候室里的小麥分住在不同的“季節套間”。“通過控制光譜、光強、光周期和溫濕度,促使小麥在短時間內結出籽粒,以供下一步研發。”中心研發部負責人鄭崢介紹,在這里,一年可以種植8代小麥。
通常情況下,一個好品種要10年以上才能選育而成,而在這里,這個進程能大幅加速。鄭崢介紹,借助高通量分子標記檢測設備,兩名工作人員每天可完成8萬份樣本的DNA檢測,作物品種所蘊含的多個重要農藝性狀,在兩個半小時內就能迅速分析出來,選種速率和準確性大大提升。篩選出的攜帶優異性狀的植株,可根據研究和育種需要,在人工氣候室或表型鑒定與加速育種智能溫室里開展進一步雜交選育。
“好種多打糧”,大面積單產提升,離不開種業創新。2023年7月,河南省中原農谷投資運營公司掛牌成立,今年1月又成立中原農谷專家咨詢委員會。“中原農谷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打造種業創新策源地,形成種業全鏈條服務體系,構建農業全產業鏈布局。”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介紹。
作為中原農谷核心的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與河南省神農種業實驗室,已成為兩大種業創新平臺,共同構成產業上下游全鏈條創新體系。在此育成并經審定通過的各類農作物新品種達82個,其中包括27個小麥品種,推廣面積占全省的1/3左右。
耕地是鞏固和提升糧食產能的根基。在平原示范區原武鎮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這兩天,季豐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申繼鋒管理的648畝制種田正處于收獲期。
“我們種的是‘偉隆169’小麥,直供種子企業。”申繼鋒說,小麥制種對純度和品質要求較高,高標準農田地勢平坦、集中連片,便于小麥田間的去雜和精細化管理,促進了單品種標準化生產,畝產從過去的900斤提高到1200斤左右。此外,由于不同地塊的收割時間基本一致,秸稈可實現集中打包離田和綜合利用,一年兩季算下來,每畝可增收200多元。
與普通高標準農田不同,這里的田頭矗立著一座“六情預測監測站”。“我們在農作物全生育期,針對‘氣、水、土、病、蟲、苗’等多要素實現農田生態實時監測,及時應對,進而提升產量和品質。”平原示范區農業農村局現代農業科科長鄭曉凡介紹。
農田增投入,產能更穩固。截至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已通過增發國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模共計5400萬畝,安排增發國債資金1254億元,大幅提高了中央畝均投資補助標準。
數據顯示,通常情況下,水澆地小麥畝產比旱地小麥高86.6公斤。針對缺乏灌溉水源的地區,去年農業農村部印發《旱地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規范(試行)》。“規范將旱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細分為東北平原低地旱作區、長江中下游丘崗沖壟旱作區等13個建設類型區,分區分類配套完善集雨蓄水、節水補灌等工程設施,強化應急補灌能力。”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建成后有望緩解作物出苗、孕穗等關鍵生育期水分供需矛盾,破解“卡脖旱”、澆上“救命水”,保障作物關鍵生育期應急補灌,預計畝均糧食產能可提高10%以上。(記者郁靜嫻)
責任編輯: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