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清歌花外笛,濰州原是小蘇州。”山東省濰坊市,著名的風箏之都,中國和世界的菜籃子。豐富多樣的地形和發達的水系,為其奠定了得天獨厚的農耕文明基礎。1500年前,濰坊人賈思勰寫下了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農書《齊民要術》。“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現在的濰坊,如何全面提升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從農業大市走向農業強市?如何由全國重要的糧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種子庫和農機城到三產融合,讓糧袋子變成錢袋子,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新時代濰坊人所要書寫的美麗鄉村故事。
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改革開放以來,濰坊市先后創造了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經營等農業產業發展經驗,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肯定“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進入新時代,濰坊市堅定貫徹黨中央精神,把現代化作為農業發展出路,把科技創新作為主攻點,加快推動農業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翅膀。
五月的濰坊大地滿眼生機。在壽光市,壽光蔬菜博覽會今年舉辦第25屆,400多個新品種、100多項前沿技術令人耳目一新。種了20年大棚的壽光市崔嶺西村村民崔江元興奮地說:“短短幾年,壽光大棚已發展到第7代。通風、澆水、施肥等,需要幾個人干的活,現在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指尖就辦好了,省心省時更省錢。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30多年前,壽光憑著冬暖式蔬菜大棚這個新技術,創造了“壽光模式”。現如今,壽光的農業科技“含金量”越來越高。漫步在壽光丹河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展廳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種子;1.2萬平方米的智能連棟溫室內,技術員可以遠程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積累等生產要素;在加工車間,一箱箱定制的凈菜走下生產線的同時,果蔬脆、凍干食品、學生營養餐等也逐漸成為預制菜品銷售主力……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一項項新技術的運用,正助力農業生產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
“從一粒種子到一盤好菜”,壽光已然貫通設施蔬菜產業全鏈條,前端拎穩“菜籃子”,做好標準制定、種子研發和技術集成創新;后端端牢“菜盤子”,培育特色品牌,豐富產品層次,打通高端渠道;中間種好“菜棚子”,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體,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壽光自主研發并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蔬菜品種總數達到205個,種苗年育苗能力達到18億株;推廣應用300多項新技術,帶動85%的農戶進入產業化經營體系,品牌蔬菜進入30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25個國家和地區,豐富了世界人民的菜籃子。
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國,關鍵是加快農業科技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來,“種子引擎”“平臺引擎”“裝備引擎”和“數字引擎”在濰坊紛紛落地,引進建成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設立38家農業“院士工作站”,發展智慧農場、智慧牧場200余家,濰柴雷沃340馬力智能拖拉機填補國內空白,所有在田作業農機全部安裝北斗導航系統,設施農業物聯網應用率達80%、畝均增產30%以上,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6%,高于全國7.6個百分點。一項項高科技正引領著濰坊農業邁向現代化,在廣袤的沃野上飛得更高更遠。
向一二三產業融合要效益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對新時代“三農”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孟夏之日,萬物并秀。寒亭區前闕莊村,從單一發展村合作社到獲批產業規模化的中國農業公園,從大圩河生態景觀帶、四季東籬觀光帶、番茄大世界到無人機產業園,紅色村落的好光景引得賓客紛至沓來。
歷史場景輾轉騰挪,前闕莊村的蝶變印跡始終清晰。“過去,我們只能靠種地生活,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支書都沒人愿意來干,多虧了村里的田園綜合體,現在除了種地,每天接待的游客有400多人,日子也跟著好了起來。”東籬田園旅游區的工作人員說道。
隨著農業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前闕莊村支部書記于英智意識到,鄉村可持續發展不能結構單一化。于是,借著農村三產融合的東風,前闕莊村聯合周邊4個村,打造東籬田園綜合體核心區域,加快發展設施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打造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的“三鏈重構”新格局。如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薄暮美景在前闕莊村得以呈現。作為濰坊市首個獲批山東省田園綜合體試點的項目,東籬田園綜合體已發展成為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示范區,帶動周邊13個村共同富裕。2023年,前闕莊村集體資產達到5.1億元,正在從“很好”向“更好”邁進。
與前闕莊村的“上揚曲線”一樣,位于諸城市常山南麓的永輝生態農場,歷時14年,硬是把荒山野坡變成了“金山銀山”。每當談起這段經歷,創始人王永輝和宋汝霞夫婦總會十分感慨:“過去這里是每畝產值不足千元的薄地,我們在農業農村部門的指導下,瞄準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發展生態農業,打造集食、住、學、游、購、娛于一體的綜合園區。目前,園區種植的名、優、特、稀、新品種達到108個,采摘期長達8個月,各類業態帶動就業680余人,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每畝產值已經到了2萬元以上,一二三產綜合營收超過1800萬元。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最大化實現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努力將‘永輝經驗’推向全國。”夫妻倆信心滿滿地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實踐證明,農村三產融合有利于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無論是“全國文明村”前闕莊村,還是“國家級生態農場”永輝生態農場,濰坊正在匯聚合力,依托農業資源稟賦,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以標準化引領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農產品不僅要賣相好,更要吃起來好。“舌尖上的安全”關系農產品的產銷,更關系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正本清源,首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
在安丘市孟戈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里,正在給地里的蘿卜進行滴灌施肥。“我們按照國際標準體系要求進行科學施肥。”該合作社負責人王作福說道,“我們始終堅持標準化生產,實行統一訂單種植、統一供應種苗、統一供應藥肥、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農殘檢測、統一加工銷售,在化學品投入、產品檢測、產品準出和質量追溯等方面,嚴格按照有機食品生產標準進行管理,實現了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提起標準化,王作福深有感觸:“過去我們種地沒標準,自己種自己的,收成好壞全看天、質量好壞全憑經驗,種出好果實來,也賣不出好價錢。自從實行標準化后,生產標準更高了,也更統一了,采購商對我們的產品更認可了,銷售更有保障了。拿土豆來說,我們一開始找一些公司爭取訂單,但是他們考慮到我們規模有限,擔心產品質量。了解了我們這種全流程、標準化的生產管理模式后,他們很痛快地把訂單交給了我們,收購的價格遠高于我們自己跑市場的價格,一畝地我們就能增收1000多元。也正因為我們生產有標準、安全有保障,我們的蔬菜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成為運動員專供食材,現在又被確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王作福口中的標準化,正是安丘市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金鑰匙”。近年來,安丘市以“標準化”夯實出口農產品安全和質量,從在全國率先實施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全國試點推行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二維碼+合格證”安全追溯制度,到全國首創“電子安全碼”,始終圍繞標準作文章。“有標貫標、無標建標、缺標補標,標準化是我們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制勝法寶’,作為首個中國良好農業規范整建制推進試點市(縣),我們把‘標準化’貫穿于農產品產前、產中和產后,全力打造‘從土壤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體系。”安丘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說。
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國內唯一的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蔬菜標準數據庫建成投用;以蔬菜全產業鏈標準為突破口,集成2369條蔬菜產業鏈相關標準,形成14大類、182個品類的蔬菜標準數據庫;編制完成37種蔬菜的54項生產技術規程,4項國家標準、8項行業標準、17項地方標準、80項團體標準成功發布,濰坊正以標準化不斷引領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讓廣大老百姓“入口”更放心。
依靠專業化人才解決“誰來種地”問題
誰來種地?這是鄉村振興繞不開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誰來種地”,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解決好人的問題,專業化人才是關鍵因素,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條件。
夏至過后,天氣轉暖,走進位于安丘市凌河街道石家莊村的三新融創紅芽姜共富示范基地,今年第一茬的紅芽姜已經進入收獲尾聲,一片片紅芽姜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在給新鮮采挖出土的紅芽姜清理裝箱,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這幅和諧的農忙畫面離不開當地的一位農業專家吳衛東。
十幾年前,石家莊村普遍種植黃姜,但黃姜附加價值低,村民們獲利有限。吳衛東憑借多年的種植經驗,篩選出特色品種“紅芽姜”,他率先試種紅芽姜,通過不斷研究摸索,紅芽姜畝產可達8000斤,收益相較傳統黃姜翻了一番不止。紅芽姜的試種成功吸引村民們紛紛進行種植,也撬動了石家莊村致富振興的開端。“要不是吳師傅帶頭,‘金疙瘩’放在眼前俺都不知道撿嘞。”村民感慨道。
為了帶領村民們種好紅芽姜,吳衛東把自己的種植經驗和專業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鄉親們。不論多忙,只要一個電話打過去,他都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田間地頭。“這大棚里的地暖管都是吳專家教俺們裝的。”在高標準反季節大棚中,種植戶介紹道,“吳專家還讓我們在大棚里安了物聯網,平日里不用到棚里來,在手機上就能看到棚里的具體情況。”通過反季節大棚種植,石家莊村實現紅芽姜一年兩種兩收,產量上有了保證,價格上也更有優勢。“往年一斤只能賣到2元左右,今年提前上市一斤能賣到40塊錢左右,除去成本后,每畝凈收益可達20萬元。”種植戶說道,“多虧了吳師傅領著種大棚,現在一茬姜能掙過去幾年的錢!”
“一人富不是富,一起富才是富。”在吳衛東的帶領下,石家莊村紅芽姜產業越做越大,越來越多的優秀青年選擇回村就業。如今,石家莊村大棚生姜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帶動270多戶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還有許多像吳衛東這樣的“土專家”“田秀才”正在進行創新創業示范,帶領農民發家致富。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鄉村全面振興需要集聚各類人才,匯聚各方智力。石家莊村的實踐證明,專業人才投身農村,扎根農村,能夠激發農民的創業熱情,推動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農村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也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共同投入農村發展建設,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帶領更多的群眾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農業強國、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既有國外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所謂中國特色,就是立足我國國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簡單照搬國外現代化農業強國模式。”濰坊的實踐告訴我們,在一個農耕文明歷史底蘊深厚的地方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遵循農業現代化一般規律,從現有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出發,呼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不斷探索一個地方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創造帶有鮮明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經驗,為中國式農業現代化提供一個寶貴的樣本。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山東省濰坊市委黨校〕
責任編輯:李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