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時強調:“要一以貫之抓好黨中央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5月14日起,人民日報推出系列評論,和讀者一起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汲取奮勇前進力量。
——編 者
中德合資研發的氫動力發動機、技術領先的納米時柵、我國最大型號船舶渦輪增壓器、我國首臺“大排量小型化活塞式發動機”……走進重慶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成果展示廳,琳瑯滿目的創新創造,展現著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蓬勃氣象。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參觀,聽聞研制的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國產化率99%,很是感慨:“當年我在福建工作的時候,中國還沒有海上風電。曾幾何時啊!”
西部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六個堅持”的重大要求,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要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產業是經濟之本。支柱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從西部地區資源稟賦、比較優勢、發展潛力等實際情況出發,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有利于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需要堅持辯證思維,引導“老樹發新芽”。產業發展是一個新舊迭代的過程,但新興與傳統并非二元對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傳統產業不能說是落后產業,傳統產業里面也有新質生產力,也有高科技。”摩托車是重慶的特色優勢產業。當地宗申動力摩托車發動機總裝廠,通過工業互聯網賦能,作業自動化率提高了10倍以上。宗申動力集團趁勢孵化出“新板塊”忽米科技,助力重慶汽摩產業鏈效率提升近20%,供應鏈能耗降低14%。鮮活的實踐表明,“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同樣可以實現生產要素和生產方式的“新組合”,推動產業升級、提質、增效。
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才擁有持久動力。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這就決定了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正確處理開發和保護的關系”“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唯有向創新要動力。西部的“創新家底”不少,既有四川、陜西等科教大省,也打造了新材料、生物醫藥等9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電子信息、航空等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的“核心圈”,構筑技術和產業的“朋友圈”,形成帶動廣泛的“輻射圈”,將更好把科技創新的活力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能。
談西部大開發,不能僅盯著西部地區,要放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定位思考,在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把握機遇。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尤須貫徹協調發展理念,以協同聚合力、以協作增效益。“閩寧情,始于扶貧,但不終于扶貧”,如今“科技支寧”正為“山海情”注入新內涵。從生物到農業、從生態環保到能源化工,2020年至2022年,寧夏吸納福建的技術合同共139項,科技成果轉化質效顯著提升。不僅如此,寧夏還利用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吸引了多達800家創新主體、9200名科技創新人才。可見,促進東中西部科技創新合作,創新跨地區產業協作和優化布局機制,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能夠讓西部地區更好分享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的紅利。
實體經濟是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探索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形成地區發展新動能,定能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不斷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責任編輯:拜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