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小小的秸稈,擁有大大的潛力,可作肥料原料、生物質燃料原料、畜牧飼料、食用菌基質、工業原料。
近年來,浙江通過技術革新、模式集成,探索出了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的“五化”離田利用模式,構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農戶參與、社會聯動的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全域一體化布局秸稈“收、儲、運、用、管”體系。目前,全省農作物秸稈可收集資源量為620多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96%以上。
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高質量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實施意見》,浙江將建立健全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管控責任體系,到2027年末,“五化”離田利用率達到45%,加快繪就“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新畫卷。
永康秸稈收貯中心
標準化統一收儲
晚稻收割后,大量的秸稈該如何處理,是一件讓農戶很糾結的事。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施行,秸稈焚燒已經行不通了;但秸稈大量還田會導致病蟲害增加,影響農作物產量和農民增收。
難題怎樣破解?浙江的答案是,建設一批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秸稈打捆機、秸稈粉碎機等機器正開足馬力,高效地處理著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秸稈。
“這些秸稈有大用處!秸稈打捆機會將秸稈統一打捆回收,剩下無法回收的莖稈則通過秸稈粉碎機粉碎后還田。”余杭區農業農村局農業行政執法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不僅可以避免燃燒秸稈造成大氣污染,而且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冬種小麥每畝還可節省種子5公斤左右,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當前,浙江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體系初步形成,收儲能力穩步提升,實用技術逐漸成熟,典型模式陸續推廣。全省共有5.29萬人次參與到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中,已建成秸稈收儲點4300多個,總收儲能力170多萬噸;擁有年利用秸稈量2000噸以上企業50家。
不久前,浙江新制定了《浙江省標準化農作物秸稈收儲中心建設導則》,鼓勵各地依托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拓展秸稈收儲功能。到今年底,全省將建成100個省級標準化秸稈收儲中心,創建首批10個“體系完備、技術先進、政策有力、利用高效”的省級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同步建設區域性秸稈收儲中心和村級收儲網點,培育專業化收儲服務組織,逐步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做到能收盡收。
“五化”離田利用
實現秸稈綜合利用,重點是解決好“秸稈往哪去、秸稈怎么用”的問題。
走進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唐先鎮的永康市鼎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上,由葡萄秸稈、畜禽糞便等制作而成的生物有機肥正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以前葡萄秸稈多得沒有地方放,現在用秸稈就可以換有機肥,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葡萄種植大戶周美和說。
讓農戶贊不絕口的,正是永康在浙江省首創的秸稈收貯運模式——“秸稈換肥”。永康以鼎昆有機肥廠(秸稈收儲運中心)為主體,以“稈肥等換”即“一斤秸稈換取一斤商品有機肥”為收貯方式,配合25個村級換肥點加4個區域換肥點,農戶只需將秸稈收集運送到就近的換肥點,公司將秸稈作為生產原料生產有機肥,將等量的有機肥返給農戶。
“企業每回收1噸秸稈,財政給予補助600元,企業可盈利100元。”永康市農業農村局耕地質量服務中心主任朱躍忠說。如此一來,政府引導,農戶受益,企業得訂單,環境受保護,實現了多方共贏。目前,永康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已提高至98.33%。
這還只是浙江高質量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一個縮影。浙江省湖州市立足湖羊特色優勢主導產業,推廣秸稈飼料化利用,助推“秸稈換肉”計劃;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鎮建有占地3000平方米的秸稈綜合利用中心,采用秸稈“兩步法”纖維化減量同步制肥技術,開展秸稈肥料化利用,年處理利用水稻、油菜等秸稈約800噸,可生產4種不同菌種生物有機肥產品4000噸……
各地紛紛加強探索實踐,過去的生態“包袱”逐漸變成了如今的綠色財富。
高質量全面攻堅
“實現秸稈一體化高效處理,我只需要一個集裝箱大小的‘生態工坊’。”在今年1月召開的浙江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現場推進會上,浙江農林大學教師張成帶來了自創的秸稈高效益利用模式:將秸稈制作成飼料喂養蠐螬蟲,蟲糞成為顆粒狀生物有機肥,成蟲干燥后則為一味中藥材。中國水稻所研究員張均華展示了一套將秸稈與畜禽糞便、生物酶等結合,經多種工序制成水稻育秧基質的產業化回收利用技術。“用秸稈制成的基質,不僅重量比營養土輕,搬運強度減小,育成秧苗的質量也有提升。”張均華說。
2024年是浙江省高質量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攻堅年。目前,浙江在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利用上,年利用量低于1000噸的企業占了三分之二,秸稈離田產業化處理仍是短板。對此,會議特設“供需對接”環節,數十家科研院所、企業主體搭臺展示最新成果、實用技術,互通有無,促成合作。
今年,浙江省要培優扶強一批年利用秸稈2000噸以上的市場經營主體。《關于高質量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提升秸稈科學還田水平,鼓勵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創新,具體包括組建秸稈綜合利用專家智庫,推動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聯合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支持秸稈“五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和裝備研發列入浙江省重大科技項目、“三農九方”科技協同研究項目,研發推廣適用于丘陵山區的便攜式、多功能秸稈利用新機具;加大秸稈綜合利用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力度,制定實施秸稈綜合利用相關標準規范,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等等。
為持續提升秸稈綜合治理水平,《關于高質量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實施意見》明確,至今年底,浙江將構建起“1分鐘發現、5分鐘響應、30分鐘撲滅”的秸稈露天焚燒“1530”高效閉環處置機制。開展“四不兩直”檢查,督促落實秸稈露天禁燒責任,加強聯合執法巡查,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秸稈綜合利用的高質量推進,是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各地要以年度專項行動為抓手,切實把秸稈綜合利用辦成一件農戶可感可及的實事。”浙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通林在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現場推進會上表示。
來源:《今日浙江》雜志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