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英在野外觀測白刺結實與生長
徐先英在瑪曲草原調查沙化草原植被
徐先英(中)為農民介紹如何使用壓沙機壓沙
徐先英(左)在測試研發的草沙障壓沙機
高寒草原甘南瑪曲干涸河床沙化草地治理
徐先英在查看小型壓沙機壓制的沙障
徐先英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在甘肅,那片被黃色沙海頻繁侵襲的土地上,有一位與沙為伴、矢志不渝的治沙人——徐先英。自1985年參加工作近40年來,他一直奮戰在風沙前沿,把論文寫在沙區大地上,用科技之翼阻擋風沙的侵襲,書寫了沙區變綠洲的精彩華章。
1月19日,“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徐先英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這是中國工程師領域的最高榮譽。他也成為全國林草系統唯一獲此殊榮者。
徐先英1963年生于甘肅省民勤縣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這里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夾擊”,是中國荒漠化面積最大、受風沙危害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防沙治沙的主戰場。尤其是家門口那條被當地人稱作“大紅柳嶺”的沙帶,成了他少年回憶中難以逾越的天塹,也成了他立志征服的目標。
年少時,徐先英無數次跟隨父輩們在沙地上插風墻、護柴灣、壓沙障,在他的心靈深處埋下了治沙夢想的種子。考大學時,他被內蒙古林學院治沙專業錄取。大學畢業后,徐先英毅然回到家鄉與沙子“再續前緣”,進入當時還在武威的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工作,一直干到2023年退休。從河西走廊到甘南高原,他的足跡遍及全國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及戈壁等地。
早期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壓沙模式,沙區壓沙開溝困難,既費人力,效率也難保證。徐先英帶領團隊自主研發治沙裝備,很快生產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機和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裝置,解決了沙區治沙造林開坑困難、壓沙勞動強度大的“卡脖子”難題,大大提高了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及苗木存活率。
迄今,他和團隊已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型鋪草壓沙機,并已更新至第五代。甘肅在治沙裝備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設計制造的壓沙設備已在我國各大沙區得到廣泛應用。
徐先英歷時4年在古浪縣黃花灘研發的干旱沙區前沿防風阻沙林帶、固沙林帶、植物活體沙障阻沙帶和封沙育林育草帶“四帶一體”綠洲邊緣防風固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復技術,并試驗示范3000畝,不僅有效治理了當地的沙害,為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科學治沙提供了示范樣板和技術支撐,也為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類似區域治沙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21世紀初,受多種因素影響,被譽為“黃河水塔”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高寒草地沙化嚴重,對牧民生產生活和黃河上游生態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徐先英臨危受命,帶領技術團隊趕赴瑪曲,克服高原缺氧、紫外線強、沼澤遍布等困難,用40多天時間對瑪曲草原進行了詳盡的考察,足跡遍布每一片草場、每一塊土地。
經過綜合科考,徐先英團隊研發出了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術,解決了黃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近自然修復關鍵問題,在黃河源區得到了廣泛應用,并為后續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這項技術使當地草地植被蓋度增加30%以上,草場生產力提高了近30%,為當地的生態恢復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徐先英的家鄉民勤縣408公里的風沙線上已建成300多公里的環綠洲鎖邊防護林帶立體防護體系,216處風沙口得到治理,森林覆蓋率上升到18.28%,完成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生態巨變,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據第六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甘肅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較2014年分別減少26.27萬公頃和10.45萬公頃。實現連續4個監測期持續“雙縮減”,荒漠變成了綠洲。
在近40年的職業生涯里,下農村、跑野外、測數據、寫報告……徐先英幾乎把實驗室和辦公桌都“搬”到了治沙一線。他先后主持完成項目30多項,多次榮獲省科技進步獎,獲授權專利22項,出版發表論文、專著百余篇(部),篩選抗逆性沙地造林樹種4個,研發防風固沙技術與模式17項,研制新型治沙裝備90多臺(套),推廣治沙技術面積20多萬畝。他先后榮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和全國綠化先進個人等稱號。
“將甘肅的治沙故事講給世界聽,這是我的初心和夢想。”徐先英說,1993年以來,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已連續為發展中國家舉辦了50多期國際治沙技術培訓班,為“一帶一路”沿線和全球80多個國家培養了1000余名治沙科研人員,為發展中國家治沙提供了范本。
如今,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退而不休的徐先英仍然奮戰在甘肅防沙治沙的前沿陣地,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責任編輯:賀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