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組織召開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座談會,聽取民營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對立法的意見建議。會議明確,民營經濟促進法起草工作已經啟動,立法進程將加快推進。
“民營經濟的投資信心、企業成長,不能單純依靠政策,各方權益最終還是要通過法律規范來保障。”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對記者表示,立法就是要將過去政策中的重要內容確定下來,將政策利好落到實處,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以法律權威強化政策保護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對記者表示,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在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200萬戶,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達到92.3%。對于規模龐大的民營企業,政策持續加碼為其繼續做大做優做強打造堅實基礎、創造更好環境。
例如,2023年7月份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從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以及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等方面提出了31條具體舉措。
同年8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正式發布,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28條具體舉措。
劉俊海表示,政策部署給民營經濟吃下了“定心丸”,但融資難、融資慢、市場準入不平等、選擇性監管等問題仍然存在。立法,就是要將政策中的重要內容確定下來,給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更多保障。
白彥鋒認為,在發展過程中,民營經濟遇到的“彈簧門”“旋轉門”等障礙,亟須通過專門立法形式來清除,以法律權威保障并強化民營經濟的投資信心。
借法治力量錘煉營商環境
面對出臺民營經濟相關法律的呼聲,今年以來,有關部門陸續給出明確回應。1月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審議結果報告中提到,包括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法在內的共30件議案涉及的22個立法項目確有立法必要。
1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不斷強化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構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保障體系。
如今,民營經濟促進法起草工作已經啟動。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有關法律一旦落實生效,將會對我國民營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民營經濟促進法會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更好保障民營企業產權與企業家權益,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教授武長海對記者表示。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程久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一旦出臺,將有利于民營經濟和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為民營企業創造更穩定、透明、公平以及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針對民營經濟的專門立法,核心議題應涵蓋哪些內容?
劉俊海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就是要圍繞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最關心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目前,民營企業的核心訴求都離不開“平等”與“公平”兩個關鍵詞。
“近年來,我們團隊承辦了不少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案件,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切身地認同,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好不好,關鍵要看這個地方的司法環境是否公平。”程久余表示。
武長海補充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要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從保護民營經濟基本權益入手,以落實保護手段為目標,還要避免與現有法律規范產生重疊和交叉。(記者侯捷寧 見習記者張薌逸 寇佳麗)
責任編輯:蔡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