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老茶、一把熟米、幾塊冰羊肉……
1月30日,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補浪河鄉點石村洋溢著喜悅的氣氛,68歲的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第二任連長張列愛熱情地為記者端上一份“硬核早餐”。
“姑娘,外頭冷,你快喝點暖暖身子!”招呼間,張列愛的脖子向左側偏,這是她當年扛樹苗、拉鋤刨沙留下的老毛病。
張列愛的家鄉處在毛烏素沙地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新中國成立之初,這里80%的土地被荒沙吞噬。“風刮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黃沙壓地又埋房,沙進人退走他鄉”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從小到大,家鄉的環境讓張列愛吃盡苦頭——腳下是茫茫堿灘,眼里是連綿沙丘,新栽的莊稼苗反復被風沙刮走……這堅定了張列愛的決心:治沙!
1974年5月14日,補浪河公社響應黨的號召成立“長城姑娘治沙連”。18歲的張列愛和53名女青年扛著紅旗挺進毛烏素沙地南緣黑風口——補浪河,上演了一部“大漠變綠洲”的傳奇劇。
“我們住的是農戶遺留的柳笆庵子、吃的是青稞面窩頭;拉沙工具是3輛簡易木轱轆土車;沒樹苗栽,大家每天翻越幾十道沙梁,往返60里往回背沙柳條……”回憶著“抗沙史”,張列愛不禁紅了眼眶。她說,盡管條件非常惡劣,但姑娘們爭先恐后地干,誓把黃沙變綠洲。
灑盡渾身千滴汗,走進沙地戰“惡狼”。1975年,張列愛擔任連長,帶領全連姑娘大搞防風治沙、植樹造林、營房建設、育苗基地,不識字的她白天和風沙搏斗,晚上趴在沙梁上學習識字。她說,“新栽的樹苗被風沙壓住,姑娘們擔心用鐵鍬挖會損壞樹苗,便跪著用手把樹苗從沙里刨出;每年夏天姑娘們都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光腳踏著黃沙栽樹,腳被燙得又紅又腫。”
“天當房,地當床。”每當姑娘們想要退縮時,張列愛總是鼓勵她們,“咱一定能行!”
搭屏障、開壕溝、挖水渠……50年來,在一聲聲號角聲中,一代代女民兵鏖戰沙海,靠人拉肩扛推平800多座沙丘、營造33條防風固沙林帶,創造了從“沙進綠退”到“綠進沙退”的生態建設奇跡,為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里作出重要貢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看著樹木在大漠中拔地而起,姑娘們很欣慰。為了傳承精神、守護綠色,張列愛又把3個女兒相繼送進治沙連。
50年來,憑借姑娘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樂觀主義精神,“不毛之地”實現華麗蛻變。如今,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已建成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軍事拓展訓練基地和生態觀光旅游基地3大基地和紅色教育區、打靶訓練區等8大功能區,每年接待參觀拓展研學、觀光休閑團隊1000多個,累計接待游客突破70萬余人次。
今年是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成立50周年,張列愛也有了新年愿景——把這段“綠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大家瞧,這是當年打的第一口井,我們就是從這里開始治沙造林的。如今,這里成了教育基地,還發展起旅游,真是不可思議。”1月30日,張列愛來到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展覽館,給游客動情地講解,榆林市第六中學學生李梓萌聽得入神。
“老連長講的治沙故事讓我非常感動。綠色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李梓萌說。
“一把鐵鍬,一支鋼槍,軍旗是我們心中的太陽……”這首鏗鏘有力的連歌,一唱就是50年,治沙的接力棒也代代相傳。
“50年來,400多名女戰士一寸一寸地為大漠裝點綠色,她們的精神讓我們非常感動!”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第十五任連長高藝玲說,她一定會守護好治沙連,把這段治沙故事講好。
年年歲歲,沿著治沙連前輩們走過的足跡,“高藝玲們”日復一日地守護著這片“沙漠綠洲”。
“治沙精神歷久彌新。作為‘90后’治沙人,我們將奮力扛起治沙大旗,賡續紅色巾幗志,構建北疆萬里綠。”行進在新時代的治沙路上,高藝玲信心十足。
“我們是英雄的女民兵,踏平沙海,千重惡浪……”臨近春節,游客增多,治沙連新一代的女民兵一遍遍唱起連歌,為游客講起這段傳奇故事。(記者李旭佳)
來源:群眾新聞
責任編輯:高晴 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