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進行了16次國內考察,足涉15個省份。從南海之濱到神州北極,從西部邊疆到長三角區域,他對“高質量發展”高度重視、念茲在茲,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反復思考、語重心長。
4月在廣東,強調“要重視實體經濟,走自力更生之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7月在黑龍江,指出“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率先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業信息化、資源利用可持續化”;
10月在江西,指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支撐”;
12月在廣西,強調“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必須做好強產業的文章,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平陸運河,高水平打造北部灣國際門戶港”。
…………
每到一地,習近平總書記都要看看國家規劃布局上有代表性的產業產品,每走一處,他都要反復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激勵各地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本地篇章。
站在新一年年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回望過去的一年,再次學習有關重要講話,我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謀劃和久久為功的推進更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有了更深刻理解。
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六合同風,九州共貫。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排在首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中排在首位。
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和根本方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
2024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全天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會議強調,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個最高政治原則,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在黨中央統一指揮下形成合奏,緊扣一個‘實’字抓好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的貫徹落實,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這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的落實,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的有力組織和機制保障。
黨的領導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學指引。中國共產黨是高度重視理論指導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兩個結合”。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通過艱辛探索,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推進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揮積極作用,讓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深厚底蘊。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黨的理論創新開辟了廣闊前景,提出了新的更加艱巨繁重的任務。我們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入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規律,不斷回答實踐遇到的嶄新課題,以理論創新引領實踐創新”。
黨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致遠。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拓展和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和外延,不斷部署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廣度和深度。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這是中國共產黨對“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愿望的”任務的宣言書和軍令狀。
五湖四海皆兄弟,四面八方來支援。這是中國人民在外敵環伺、國家危難、山河動蕩時的志愿書和集結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
無論是“兩彈一星”、石油會戰、抗洪搶險,還是農業科技創新、重大文化工程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舉國體制始終是我們實現重大突破的底氣之源、骨氣之根、志氣之本。
黨的領導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中國共產黨是勇于改革創新自我革命的黨,不斷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其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關鍵一招。
2020年6月,黨中央決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織召開多次會議部署落實,將29個部門改革任務細化為337項具體舉措。
各地方黨委和政府理順關系、優化布局,用一年時間基本完成國企重組。相關企業廣泛深入開展宣貫培訓,凝聚起認識改革、了解改革、落實改革的磅礴力量。
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明顯成效,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更加成熟;國有經濟布局更加合理;國有企業活力、效率明顯提升,實現高質量圓滿收官。
最顯著精神標識——團結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面旗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力量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從一個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從推翻三座大山,徹底結束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到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再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實現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到當下從容抵御各種風險、有效駕馭復雜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其中最大的秘訣和依靠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體人民的精誠團結和矢志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依靠團結奮斗,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探索建立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拓展了一條康莊大道。
大道通衢任馳騁,眾行致遠各盡能。
過去一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總結的,“中國經濟在風浪中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展現了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這一年,高質量發展謀有成、行有果,中國式現代化蹄疾步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快車道,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0.8%,新質生產力不斷涌現。
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正式命名并在廣東廣州南沙首次試航;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2023年我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居世界第十位,是唯一進入前15位的發展中國家。
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海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探路先行,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
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糧食產量實現“二十連豐”,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出臺穩定房地產市場等一批政策舉措,扎實推進保交樓工作;經受住了中美經貿摩擦、新冠疫情沖擊等嚴峻考驗,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2023年1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80萬人,高于2022年同期,就業形勢保持穩定;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41種藥品,中選產品平均降價58%;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惠及居民882萬戶。
毛澤東同志曾形象地指出:“所謂政治,就是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認識統一、貫徹有力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左右搖擺、畏葸不前的人搞得少少的,就是我們講政治的應有之義。
歷史告訴我們,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匯聚起無堅不摧的力量,就能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最硬核的道理——高質量發展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沒有高質量發展就談不上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將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讓現代化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是我們對人民的承諾,也必將在人民支持下實現”。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堅定信心,大力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經濟克服內部困難,頂住外部壓力,持續回升向好,經濟增長率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分別將2023年、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5%、4.2%上調至5.4%、4.6%。
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中國經濟巨輪行進的過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什么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
新起點,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著力擴大內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讓中國經濟巨輪劈波斬浪,駛向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
穩中求進,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各項戰略規劃。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科學指引,勇毅擔當。各地區各部門聞令而動,聽令速行。
山西省召開“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暨制造業振興升級大會”,致力于將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著力提升新型工業化水平。
云南省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氫能、儲能和數字經濟等新的經濟增長點,前瞻性布局和碳足跡有關的產業,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促進各類各區域算力資源一體化調運,激活數據要素價值、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在推廣信息技術發展上加強部署,加快推進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部署,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商務部把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大力發展數字消費,推動傳統商業數字化改造,打造消費新場景,推動“國貨潮品”成為消費新風尚。
…………
錘煉內功,用高質量發展提足中國式現代化成色。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中國想要獲得同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國際影響力,關鍵在于“修煉內功”,專心做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掌握現代化話語權,試圖將現代化與西方化、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畫等號。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現,打破了“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不僅“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新路徑”。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中國始終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以中國方案中國智慧貢獻全世界,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人類進步貢獻更大力量。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1933年夏,毛澤東同志重新經過大柏地時,面對昔日金戈鐵馬的戰場,他撫今追昔,以歡快的筆調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對革命事業的自信樂觀。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毛澤東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把他開創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一百多年前,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總要努力!我們總要拼命的向前!我們黃金的世界,光華燦爛的世界,就在前面!’今天,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正欣欣向榮,他們追求的偉大理想正在變成現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只爭朝夕、頑強奮斗,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奮勇前進!”
責任編輯:拜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