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早晨剛過7點鐘,匆匆忙忙地吃過早飯,趙久然就帶領團隊趕到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南繁育種基地的育種田。玉米育種材料的散粉吐絲期已至,他們要抓緊套袋和授粉。
“今天,我們先到地里逐行觀察一遍,確定做授粉的重點區域。等9點鐘氣溫升高,雄穗開始散粉,再開始授粉。”趙久然給大家交代好,就鉆進玉米田里。雖然正值大寒節氣,三亞白天最高氣溫卻達到30攝氏度。早晨露水大,即使穿上雨披,不一會兒,依然渾身濕透。
趙久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科學家,被譽為“玉米團長”,從事玉米科研工作已有30余年。每年,他都會帶領團隊,如同候鳥一般,將在北方種植的育種材料及時分析整理好,于10月中旬出發帶到南繁基地。
海南是我國的育種“圣地”。“南繁也被稱為‘南繁加代’,就是將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種材料,在當地秋季收獲后,拿到南方熱帶地區再進行繁殖和選育。這樣一年可多繁育至少兩代,一年干兩年甚至是三年的活,加速育種進程,縮短育種年限。”趙久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現在交通便利了,坐飛機幾個小時就能到達,以前光在路上就要花一個星期時間。”趙久然感慨地說。但即使交通再便利,南繁育種工作的艱辛都不會減少。他們要在短短三四個月時間里,完成從播種到收獲的整個過程。
做玉米育種,套袋授粉是必不可少的操作,這一階段也是最忙碌的。“我們現在有50多人在南繁基地,根據計劃分成了多個育種組。每個組在負責人的帶領下,每天都是早晨7點鐘進入育種地開始田間工作,一直干到下午6點鐘。晚上還要抓緊時間分析數據,整理資料,提交品種參試申請,寫總結報告等。”趙久然描述著大家工作的日常。
這樣的工作強度對于年輕人來說尚且不易,更何況已經61歲的趙久然。然而,他始終堅守在南繁育種的第一線。“育種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改良提升、不斷超越已有的過程。要先育成自交系親本,再組配雜交種,還要對大量雜交種進行嚴格鑒選,再經過農業主管部門組織的多年多點測試,只有數十項指標都達標,才能夠通過審定,成為那一個‘萬里挑一’的、能夠推廣應用的新品種。”趙久然說。
“京科968”就是他帶領團隊經過多年南繁北育培育成功的代表性玉米品種。迄今為止,“京科968”種植面積年超2000萬畝,累計推廣超1.5億畝,增產100多億公斤,是我國當前春玉米主導品種。團隊培育的骨干親本自交系“京2416”已組配育成“京農科728”“京農科767”等“早熟耐密宜機收,耐高溫、抗銹病”系列國審雜交品種數十個,有力遏制了銹病蔓延。
春節即將到來,但對于趙久然和他的團隊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可以放松的時刻。春節恰逢玉米開花期,是最關鍵的時刻,需要隨時留意每一朵花開放的時間,在短短的十多分鐘內完成人工授粉。
“我們今年在南繁種植有500多畝玉米,包括育種材料加代、苗頭組合復配、參試品種的試驗種子繁制,以及自交系親本種子的擴繁、新品種的展示等。隨著去年10月下旬到12月初的陸續播種,今年1月至2月中旬就到了玉米材料的散粉吐絲期,恰好趕在了春節前后這一段時間里,有許多人的春節也都要在南繁基地過了。”趙久然坦言,大家早已習以為常。
下午6點鐘,落日余暉映灑在育種田里,美不勝收。團隊成員依然忙著授粉,顧不上看一眼落日美景。“授粉工作正處于高峰期,我們要爭取在春節前盡量多完成一些授粉工作。”趙久然說。在南繁基地,每一粒種子都承載著育種科研工作者的夢想和希望。
在他們心里,這些種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需要精心呵護,期待著它們能夠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早日為國家糧食安全、農民增收作出貢獻。(記者馬愛平)
責任編輯: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