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九臺區紅光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站,朝鮮族村民身穿民族盛裝載歌載舞。求是雜志社記者楊紹華/攝
九臺區紅光村位于環境優雅的飲馬河西岸,坐落于龍嘉街道東北,是典型的朝鮮族聚居村。如今,昔日的“空心村”,闖出了一條致富路,改變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模式,實現了“面朝屏幕,背朝云”“人在干、云在轉、數在算、天在看”的農業信息化、智慧化的農業發展模式。在產業發展方面,紅光村實現產園融合、產村融合,進而帶動產鎮融合,使田園變成公園,農區變成景區,青山變成金山。
以上兩張圖為九臺區紅光水稻全程農機化示范基地景觀。求是雜志社記者楊紹華/攝
創建公司+合作社+農戶新路徑,是紅光村小康的“底氣”
據了解,紅光村的村民們憑借著血緣、親緣以及語言優勢,10多年前他們紛紛走出家門外出務工,不少村民已在韓國務工。
由于適齡勞動力大量輸出,只有年邁的老人留守在紅光村,村里唱起了“空村計”。當時,紅光村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沒有勞動力就像沒有了新鮮血液的輸入,很多村民們也無奈地說:“難道這個村子就要這樣荒廢了嗎?如果實在沒辦法,我們也要另尋地方搬家了吧!”
走出困境,改變勢在必行。
于是,整合村里的區位、產業、文化優勢,紅光村走出一條“農戶+合作社+公司”的發展新路徑。原紅光村黨支部書記姜潤中向記者介紹,2009年紅光村與林江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理念,以合作社為平臺開展村企聯營,逐步實現綠色水稻現代化、產業化發展。
圖為位于紅光村的九臺區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求是雜志社記者楊紹華/攝
以“三換兩集中”為載體,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集體互助式養老。“一換”指紅光村村民用自家的宅基地使用權換取樓房居住權;“二換”指的是村民們以水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年底換取分紅;“三換”是指用村集體資產使用權換村民集體養老、環境改善等公益事業。“兩集中”指紅光村將分散居住的村民向樓房集中,將分散的土地經營權向合作社和企業集中。
“三換兩集中”切實將耕地、農村宅基地集約化經營,實現了企業盈利、村民增收、農村發展。紅光村也走出原來的發展困境,形成了“平地變高樓、失地不失業、保本加分紅、宜居又宜業”的發展模式,在發展現代農業、實現鄉村振興這條快速路上跑出了紅光速度。
打造集約化經營、現代農業、智慧農業模式,是紅光村小康的“基石”
求新者勝,思變者通!
紅光村村干部的干勁足了,村民的思想“通”了。
紅光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村民自愿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參與利潤分紅;不愿入股的村民可以將土地租賃給合作社統一經營。村里將原有的土地變分散經營為集中經營,農戶原有宅基地、園田地、原有村路網等經過集約整理,打破了原來社與社、戶與戶的界限,實現大規模水稻連片種植,增加農田地約30公頃,而原有的宅基地還耕已達到15公頃,切實保護好了黑土地,使土地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圖為九臺區紅光水稻全程農機化示范基地。長春市九臺區委宣傳部供圖
多年來,紅光村合作社先后共投入2000萬元,完成田間水利配套工程。紅光村黨支部書記趙云熙介紹,通過提高基礎設施標準,紅光村改善水稻生產,水稻種植實現統一育苗、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管理,增加了水稻產量。紅光村實行機械化生產、標準化作業、規模化經營的運行模式,水稻機插率提高到98%,機收率提高到95%,水稻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98%。
圖為位于紅光村的九臺區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求是雜志社記者楊紹華/攝
在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上,紅光村主要推廣水稻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病蟲害、稻田養鴨、稻田養蟹、稻田養魚等技術,既減少生產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益,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證稻米新鮮度。
今年,紅光村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建設了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68公頃,注重土地整改、與新技術銜接,結合優質水稻、綜合種養等產業發展實際,實施“田、土、水、路、電、網”等工程綜合開發,建成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的高標準農田。
圖為紅光村建設的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稻米種植全程可控。長春市九臺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農陽光數據負責人趙明向記者介紹,紅光村還建設了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稻米種植全程可控。平臺依托衛星遙感,將衛星遙感、視頻監控、氣象監測、無人機航拍、地面傳感五大數據融合應用,實現了對地全天候、全過程、全覆蓋智能化識別,對地表地物變化不間斷智能檢測,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的農業農村管理服務網絡。
紅光村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深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持續推進稻米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借助“互聯網+”構建線上線下兩個營銷體系,實現“皇糧待遇”全民共享。
目前,紅光村人均年收入和村集體年收入分別達到5萬元、15萬元,實現了富民增收。紅光村是九臺區水稻產業發展的典型代表,曾榮獲全國水田工程機械化示范村、吉林省建設新農村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構建花園式鄉村、集體養老體系,是紅光村小康的“根本”
紅光村積極謀劃新農村建設,投資2500萬元,完善了小城鎮建設配套,修建4.8公里水泥路以及供熱、給排水、綠化等附屬設施。建設小高層住宅,村民全部搬入新居,大大改善了原有的居住條件。為了減輕村民們的生活成本,合作社用商鋪經營的收益補貼居民一半的物業費和取暖費,讓大家住得舒心安心。
為了讓村民們吃得放心,紅光村拿出2萬平方米的土地(包含四棟大棚)種植各類瓜果蔬菜,供應全村村民的日常食用。林江公司為每戶村民每年免費發放100斤大米,還計劃在住宅小區內安裝鮮磨米機器,方便老人們每天都能吃上新鮮大米;同時,為村里的老人發放消費卡,滿足老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
圖為九臺區駐村第一書記為九臺貢米等農優特產品代言,開展網上直播帶貨活動。長春市九臺區委宣傳部供圖
紅光村以“夕陽無限美,不為黃昏愁”為目標成立了老年協會,建設了14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建設了娛樂活動室、醫護室、書畫室、閱覽室,室外設有健身路徑、門球場,發展互助式集體養老。村里行動不便的老人在老年公寓由專人照料日常生活,解決了日間照料、急救送醫等問題。
紅紅火火的紅光村,讓每年回鄉領取分紅的村民眼前一亮。權永浩、李英玉夫妻是紅光村7社村民,老兩口都已經60多歲,長期赴韓國務工。自入股合作社以來,李英玉每年年底回到紅光村領取分紅時,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自家分得的寬敞明亮的樓房,李英玉心中暗下決定:我要回家。當她向丈夫權永浩說出了心中的想法時,權永浩驚訝地說:“老伴,咱們想到一塊兒了。”在2019年,夫妻二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記者見到李英玉時,她正穿著民族服裝在廣場和村民們一起載歌載舞呢!中場休息時,她跟記者閑聊,“每天忙起來也很開心,不能平白浪費了老年時光,也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大家都是幾十年的老伙伴、老鄰居了,每天能聚在一起打打門球、唱歌跳舞真開心。尤其是咱們村上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之后,各類文體設施齊全,經常舉辦活動,讓我們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充實,不僅錢袋子鼓了起來,我們這些老人的心也暖了起來。”
僑胞志愿者們也一直關注著紅光村的發展。2020年7月,紅光村被長春市僑聯授予“九臺區僑胞之家”的稱號。
圖為龍嘉街道紅光朝鮮族民俗村景觀大門。求是雜志社記者楊紹華/攝
紅光村探索鄉村文旅之路。2020年,紅光村整合歷史民俗文化資源和優勢產業資源,打造了紅光村史館和九臺稻米產業展覽館。九臺稻米產業展覽館是集歷史文化教育、產業培育、文明實踐為一體的綜合性展館,是吉林省第一家以稻米產業為核心定位的展館,紅光村村民在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同時也收獲了精神上的富足。
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得到村民的稱贊與擁護。
“下一步,紅光村將以稻田文化為靈魂,推動農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旅游品牌,以土地為資本,借著合作發展這班快車把產業做大做強,構建集民俗、民風、民情為一體的紅光朝鮮族特色‘智慧鄉村’,讓紅光全體村民受益。”龍嘉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海說。
圖為位于紅光村的九臺區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長春市九臺區委宣傳部供圖
“條條大路通小康”,九臺區紅光村會越來越“紅”。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在這片鄉村熱土上,九臺人,紅光村人正以妙筆丹青書寫出更多氣勢磅礴的現代化篇章。
求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