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不連續復制
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定義:DNA復制時,一條鏈(前導鏈)是連續合成的,而另一條鏈(后隨鏈)的合成卻是不連續的。
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_核酸與基因
相關名詞:DNA聚合酶 岡崎片段 前導鏈 后隨鏈
【延伸閱讀】
DNA復制時,DNA的兩條鏈分別作為模板,同時合成出兩條新的互補鏈。DNA分子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一條鏈的走向為5′—3′,另一條鏈的走向為3′—5′。所有已知的DNA聚合酶的合成方向都是5′—3′,對于3′—5′走向的模板鏈,其互補的子代鏈是以5′—3′方向合成的。那么對于5′—3′走向的模板鏈,它的子代鏈是如何合成的呢?
日本學者岡崎等人用3H-脫氧胸苷標記噬菌體T4感染大腸桿菌,利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出很多3H標記的DNA小片段,長度約1000個核苷酸,這些短的DNA片段被后人稱作岡崎片段。用DNA連接酶變異的溫度敏感株進行實驗,有大量短的DNA片段積累。用缺乏糖苷酶的大腸桿菌變異株進行實驗時,新合成的DNA有一半放射性標記出現在岡崎片段中,另一半放射性標記直接進入長的DNA鏈,說明在DNA復制時,一條鏈是連續合成的,另一條鏈的合成是不連續的。后續研究發現,岡崎片段的合成需要RNA引物和DNA聚合酶Ⅲ,RNA引物的消除和缺口的填補由DNA聚合酶Ⅰ來完成,最后由DNA連接酶將岡崎片段連成完整的長鏈。至此,DNA半不連續復制機制被完全闡釋清楚,即:以復制叉移動方向為準,以前導鏈(3′—5′走向)為模板的子代DNA鏈可以連續合成,而以后隨鏈(5′—3′走向)為模板的子代DNA鏈的合成方向與復制叉移動方向相反,隨著復制叉的移動,形成許多不連續的岡崎片段,最后連成一條完整的DNA鏈。DNA半保留復制和半不連續復制兩種理論的確立,徹底揭開了DNA復制的神秘面紗。
(延伸閱讀作者: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張帆博士)
責任編輯:張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