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綠色發展。”1月8日,走進浙江鳳山奶牛養殖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這一標語被貼在CSTR恒溫牛糞厭氧發酵系統配套設施的顯眼位置。這家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鐘管鎮干山村的低碳牧場,每日產生的糞污達100噸。通過該系統,牛糞變成了有機肥產品。該公司還與30余家種糧大戶合作,配套2萬余畝消納用地用于推廣綠色肥料。
引進光伏發電抱團項目、基于生態文化資源發展民宿、憑借低碳牧場打造精品旅游路線……以產業導入為核心,鐘管鎮多年來堅持做強產業、做美環境、做優機制,探索鄉村振興之路,相繼獲得“全國文明鎮”“浙江省森林城鎮”等榮譽。
類似的村鎮在德清縣頗為普遍。多年來,德清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培育綠色產業體系,挖掘生態產品價值,堅守“人與青山兩不負”的初衷。2022年10月,德清縣入圍“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讓青山綠水變為“聚寶盆”
冬日暖陽下,德清縣莫干山鎮勤勞村民宅與周邊的山巒、溪流、竹林相映成趣,尤顯寧靜祥和,讓人很難相信這里曾經機器轟鳴、粉塵飛揚、廢水橫流。
20世紀90年代起,德清縣勤勞村辦起20多家竹拉絲廠,生產方式粗放,造成污染問題突出。2012年4月,借德清全縣整治竹拉絲企業的契機,勤勞村陸續關停、外遷相關企業,并定下一條招商鐵律:企業要排污的不進、大面積毀綠的不進。
一系列關停并轉舉措實施,加之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近年來,勤勞村引進滑翔傘基地、“云草林”觀光農業等新業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早在2005年8月,德清縣在浙江率先建立并實施生態補償機制,整治污染企業,多年來持續完善相關機制。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村鎮理解“兩山”理念,在淘汰落后產能后,主動轉型綠色產業,生態旅游業異軍突起。目前,德清縣民宿總量已超過800家,年接待游客超700萬人次,營收超30億元。
2018年,德清縣委、縣政府發布《關于打造鄉村振興標桿縣的實施意見》,提出“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發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實現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
立足資源稟賦,德清縣近年來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旅游與林業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如禹越鎮三林萬鳥園建成“林文旅”綜合體已吸引10家創業團隊入駐,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00余萬元。據了解,德清縣目前林下經濟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林下經濟綜合產值超10億元。
農業發展注重科技“養護”
位于德清縣新安鎮的新橋村,青蝦養殖面積1500畝,每年尾水排放量很大。繼2017年建設全長150米的尾水處理系統后,去年7月,該村對尾水處理系統進行升級,延長了處理長度。改造后,河道COD(化學需氧量)值比之前有明顯下降。
作為浙江省最大的內陸水產養殖縣,德清全縣水產養殖面積超過20萬畝,以往養殖尾水污染問題較為普遍。2017年以來,當地就漁業養殖尾水治理出臺若干管理方案,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提升水資源循環利用率。
德清縣農業農村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說,去年該縣開展了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系統問題點位排查,累計發現108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2021年8月,德清縣出臺《德清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先行樣板地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加快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從具體成效來看,以德清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發展為例,這一涉及6個鎮(街道)45個村,規劃總面積26.8萬畝的園區,以“青蝦、珍珠”為主導特色產業,推動科技研發、技術推廣、數字賦能、聯農帶富等集聚融合,2022年實現總產值105億元。
據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德清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8億元,同比增長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97元,同比增長6.5%。當下,德清縣正聚力打造中國式鄉村現代化示范窗口,探索致富帶動能力強、綠色生態可持續的鄉村振興路徑。(記者江耘 通訊員洪恒飛)
責任編輯: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