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我國有34億多畝森林、8000多種木本植物,蘊藏著豐富的食物資源。統計顯示,全國森林食物年產量超過2億噸,已經成為我國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農產品。什么是“森林食物”?如何“向森林要食物”?記者進行了調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樹立大食物觀”“要向森林要食物”。森林食物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產的食物,包括可食性的果實、花、葉、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質林產品。
我國有34億多畝森林、8000多種木本植物,蘊藏著豐富的食物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和經濟林生產基地建設,森林食物生產能力不斷提高,森林食物產業已經成為林草主導產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計顯示,全國森林食物年產量超過2億噸,已經成為我國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農產品,人均森林食物產量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
來源廣、種類多、消費旺,向森林要食物潛力巨大
前不久,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遺產地范圍內現有板栗栽培面積80萬畝。
“板栗果可生吃、熟吃,既能當作糧食,又可做果品,并可入藥,有‘樹上飯’的美名。”寬城縣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站站長商賀利說。
板栗是大家熟知的森林食物中的代表。國家林草局改革發展司二級巡視員高均凱介紹,森林食物可分為三大類,經濟林是森林食物生產的主力軍,產品包括木本糧油、干鮮果品、飲料調料、森林蔬菜等多個品種和類型,其中大部分可以直接作為食品;利用林地發展林下種植、養殖、采集形成的林下經濟產品;還有桑樹、檸條、花棒等可以作為牲畜飼料的間接性食品。
“森林是大糧庫、大寶庫,向森林要食物潛力巨大。”高均凱說,我國可以生產森林食物的經濟林樹種非常多,保守估計有500種至1000種。除了大家熟知的核桃、紅棗、蘋果、柑橘、龍眼、藍莓等干鮮果品,還有茶油、核桃油、杏仁油等木本食用油,竹筍、香椿、山野菜、林下食用菌等森林蔬菜,茶、咖啡、沙棘等森林飲料,花椒、八角、肉桂等森林調料。
“森林食物的生長環境好,產品綠色安全、味道鮮美、營養健康,多是傳統的山珍美味。其中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特異性蛋白質、油脂、花青素,以及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物質含量高,有利于身體健康。”高均凱說,科學利用森林和林地資源,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有利于增加我國食物供給能力、豐富食物來源、提升生活品質,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做足山文章,打好特色牌,森林食物產業促進“綠富雙贏”
“山坡種了油橄欖樹,增加綠化防止水土流失,鎮上向農戶提供優良樹種,進村指導管護技術。現在我種了70多畝油橄欖,僅靠油橄欖鮮果年收入就有20多萬元。”甘肅隴南武都區外納鎮錦屏村村民賈永祥說。隴南市全市油橄欖種植面積達100萬畝,主產區群眾油橄欖產業人均年收入超過4000元,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方面作用明顯。
“‘綠富雙贏’是發展森林食物的鮮明特點。”高均凱介紹,森林食物生產不占耕地,擴大了食物生產空間,還能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我國一直高度重視森林食物生產。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采取多項措施,支持各地通過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國土綠化、荒漠化防治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經濟林生產基地,提高森林食物生產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國經濟林面積約為7億畝,經濟林產量2億噸左右、產值約為2.2萬億元,種植規模居世界首位。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達到6億畝,年產值突破1萬億元。
一組數據很說明問題:全國經濟林種植從業人口超過9000萬,林下經濟從業人口達3400萬,二者相加約占我國農村人口的1/4;一些林區山區農民收入的20%左右來自林產品,部分林業重點縣超過60%。
高均凱介紹,原國家級貧困縣中,726個有經濟林種植,占總數的88%,種植面積3億多畝、產量6000多萬噸、產值5000多億元,分別占全國的48%、29%、33%。發展經濟林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的作用很大、貢獻很大。
做足山文章,打好特色牌。目前全國經濟林種植面積超過2000萬畝的有14個省份,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有9個省份。核桃、油茶、板栗、棗等174個經濟林產區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占總數的56.5%。
壯大經濟林,延伸產業鏈,全面提升森林食品數量和質量
又是一年柿子紅。在陜西富平縣,到處都是一派柿子采摘和柿餅加工的勞動場景。富平尖柿加工制作而成的柿餅具有個大、霜白、底亮、質潤、味香甜五大特色,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富平縣林業局局長張軍委說,目前全縣柿子栽植面積36萬畝,掛果面積18萬畝,鮮柿產量達28萬噸,加工柿餅7萬噸。柿餅加工產業集群帶動13萬人從事柿子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65億元。目前當地從柿餅加工拓展到柿葉茶、柿子酒、柿子醋、柿子飲料、柿子面膜、柿子酵素等10余種產品。
“經濟林生態、生產、生活屬性結合緊密,是典型的鄉村特色產業、林草支柱產業,深受地方政府、種植農戶、廣大消費者的歡迎。”高均凱說,國家林草局明確了一系列政策,印發《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多措并舉推進全國經濟林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國每年新造、改培經濟林面積2000萬畝至3000萬畝,全國經濟林掛果面積占總面積的67%左右,經濟林產量增加潛力和空間仍然很大。
“要延長木本糧油產業鏈,提高產業總產值,對林果、林菌等綠色食品進行深加工,不斷提升生態森林食品供給能力。”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幸良建議,重點發展林下中藥材、林下食用菌、林下養殖及林下采集加工等,引導加工企業向林下種植養殖集中區延伸;加強功能性代謝產物和副產物的基礎研究,通過與食品、醫藥等領域開展科技合作,開展功能性產品的技術研發,提升木本糧油產業的綜合價值,延長產業鏈條,全面提升森林食品的數量和質量。(記者常欽 李曉晴)
責任編輯: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