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虎杖采挖的季節。平均海拔1100多米的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鹿鳴鄉,在3年前發展了2000多畝適宜當地海拔氣候的虎杖。專業合作社一邊組織工人采挖,一邊忙著對藥材進行初加工。
“今年我們整個中藥材基地能采收的虎杖有100多畝,畝產量在8000斤左右,全年產量在100多萬斤,到12月份能夠全部采收完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蒲興化介紹,今年虎杖市場行情好,采挖之前,他們已接到大量訂單,粗加工的虎杖段和虎杖片產品供不應求。“前期接到的訂單100多噸,我們是邊采收邊加工,保質保量完成客戶的訂單,這100多噸的訂單,能夠收入100多萬元。”
近年來,彭水連續投入財政資金1億元,根據品種適宜性、技術部門的指導和經營主體的選擇,在39個鄉鎮(街道)發展中藥材。如今,10萬畝中藥材已成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帶動2萬余群眾增收的“致富良方”。
彭水鹿鳴鄉村民正在采挖虎杖。趙應波 攝
鹿鳴鄉從2021年起,通過套種、間種、輪種等模式,先后種植黃精、虎杖、蒼術等中藥材8000余畝,其中1200余畝進入采挖期,預計可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據鹿鳴鄉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中藥材發展中,鹿鳴建立了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產業大戶的帶動,全鄉種植10畝以上中藥材的農戶有56戶,同時通過產業技術協會的指導,組織附近的閑置勞動力就近務工,僅今年一年,實現務工產業收入267萬余元。
在石柳鄉,通過專家“把脈”發展的2000多畝草本類中藥材紫蘇,也進入了采收期。從田間收割到工廠加工,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學院紫蘇研究員梁家洪,是彭水發展紫蘇的技術指導員,他告訴筆者,今年紫蘇已經實現豐收,畝均產值在5000元左右。
紫蘇有藥用和食用價值。這些年,彭水采取訂單種植的模式發展紫蘇,總規模已達2萬余畝,涉及10多個鄉鎮。目前,紫蘇產業已實現種產結合。以紫蘇為原材料生產的紫蘇籽、紫蘇精油等10多個彭水地理商標產品,遠銷美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拓寬了近5000農戶的增收渠道。
“我們每年加工紫蘇籽油1000噸,紫蘇籽油和精油有200萬瓶。”重慶市黔中道紫蘇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永均介紹,僅加工這些紫蘇產品,年產值就能突破1億元。
據了解,近3年,彭水連續投入財政資金1億元,根據品種適宜性、技術部門的指導和經營主體的選擇,在39個鄉鎮(街道)發展虎杖、紫蘇、布福娜、大黃、百部、天冬、蒼術、紅豆杉等10多個品種的中藥材,全縣以標準化示范種植在地面積已達10萬畝,其中草本類藥材5.5萬畝,木本類及菌類藥材4.5萬畝,并按照“標準化、規模化”打造思路,突出示范引領作用,成功建成4個1000畝級縣級示范種植基地,25個100畝級以上示范片,示范帶動全縣在地黃精2萬畝、大黃5100畝、虎杖4500畝、天冬3800畝、百部3500畝。中藥材產業已初步形成“以點帶片、以片帶面”發展格局,規范化種植水平不斷提升。同時,通過主體培育,全縣中藥材經營主體達102家、種植農戶6800戶,以烘干為主的中藥材初加工廠有8家。2023年彭水預計產出黃精、百部、前胡等藥材8000噸左右,產值1.2億。待10萬畝中藥材全部投產后,預計每年產值能實現5億元以上。
來源:彭水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王鐸翰 李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