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臺頭村已是一派豐收景象。
干脆的話語,爽朗的笑聲,從直播間傳出。剛剛“下播”的村黨支部副書記王翠云,最近有點“飄”。50多歲的她,新燙了頭,扎起沖天鬏,還別著玉米裝飾卡子,“這卡子18塊錢一個,不算貴。”
某種程度上,給王翠云底氣的,正是這小小的玉米。也是,別人論筐賣3元一斤,她這里最高賣到15元一根;別人求人買,她這里挑人賣;別人地里的玉米靠天吃飯,她這里可以私人定制,采摘時間精準到日……3小時直播,萬余根甜加糯玉米,是王翠云這天的銷售戰績。
然而兩年前,北臺頭這個全鎮經濟排尾村,不要說支柱產業,村里連個小賣部都沒有——村北一處林場的80萬元租賃費,是村集體全年收入。
讓一切變得不一樣的,源自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王榮煥團隊在平谷區“博士農場”項目中的一場創新實踐。
“求變,需要政府提供‘一點支持’”
北臺頭村地處平谷區兩條主河流泃河、洳河交匯處,經過河水長期沖刷,土壤肥沃,特別適宜種植農作物。但這里鄰近平谷中心城區,村民大多靠“瓦片”經濟生活,時間一長,人倦怠了,地也撂了荒;更讓鎮、村兩級干部悵然的是,沒有主導產業,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村里多是留守老人,政策末端執行力偏弱。
2020年7月,北京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在平谷區建設“農業中關村”,集聚科技、人才等創新要素,讓農業迸發活力。
守著肥沃的土地,又有政府的支持政策,平谷鎮、村兩級干部也想讓村民吃上“農業科技飯”。怎么吃上這口飯,他們有自己的盤算。
一部分經驗來自試錯。2020年底,北臺頭村從村民手中流轉了200畝地,租給企業種植銷路好的小米辣。轉年寒露一降,小米辣采摘不及時,都爛在地里,將將保住了本錢,為涵養土地,還要休耕輪作。種小米辣被大家否掉了。
一部分經驗來自樸素的認知。平谷區盛產大桃,不少村的“桃經濟”搞得頗具特色。農產品多了就賣不上價,北臺頭村得走差異化種植路線。
再者,北臺頭村適合連片種植的就這200畝地,要想富只能嘗試精品化種植。
最后,鎮黨委和村“兩委”錨定種植鮮食玉米——產業鏈長,更有玉米筍、玉米須、玉米稈等附加產品可以后期加工,讓農民增收覆蓋全年。
求變,平谷鎮黨委書記沈炎首先想到了與平谷淵源頗深的“玉米團長”趙久然。
十年磨一劍,趙久然團隊培育出京科968等享譽世界的玉米品種,打破了北方地區玉米種源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
帶著期待,2022年初,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劉銀杰找到趙久然。趙久然思索片刻,為他推薦了自己的同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所所長王榮煥和她的博士生團隊。
這時的王榮煥,也有不少困惑,需要用實踐求解。她在各地做農業指導時發現,建議的用水量達不到,建議的種植密度卻總超標。她說:“這樣種出的玉米,品質良莠不齊,不是歉收就是甜度不夠、有癟粒,農民容易陷在低價競爭的洼地里。”
王榮煥期待將實驗室的成果不打折扣地落地,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北臺頭村村民的期望與她的期待不謀而合。“求變,需要政府提供‘一點支持’。”王榮煥說。
這“一點支持”很快到來了,而且比王榮煥預想得大得多。
“我要‘拎包’創業去了”
2022年4月,平谷區啟動“博士農場”項目,以柔性引才方式,激發人才創造力,打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博士農場”,顧名思義,就是引來博士團隊做農場主,平谷區為他們提供科研應用場景,在土地流轉、課題經費等方面給予補貼,并按需提供一對一服務。平谷區委組織部還梳理出41條人才政策制成目錄,精準傾斜到“博士農場”項目中。
舉措條條具體務實,頗具含金量。
劉銀杰與王榮煥商量:“申請項目,補貼還能覆蓋種子、肥料和人工成本,實現零成本創業。”
雙方一拍即合。
“北臺頭村鮮食玉米”項目申請答辯這天,王榮煥捏了把汗——已是優中選優的博士團隊,入選概率也只有70%。6名知名農業專家,從項目科技創新性、成果應用豐富性以及富民能力等方面綜合打分。“在我們之前,就有一個頗具競爭力的博士團隊沒能完成答辯”,王榮煥說,“評委認為這個項目創新性雖強,但成果難以轉化。”
得知全票入選那天,王榮煥笑著和同事說:“我要‘拎包’創業去了。”
2022年春天,王榮煥在北臺頭村種下第一茬玉米。在這之后,鎮、村兩級黨組織給予了王榮煥團隊最大自主權:品種以甜糯兼得的甜加糯為主;種植密度是以往的3/4;放棄機械采摘,以全手工方式挑揀……當年7月,第一茬鮮食玉米豐收了。
滿心期待中,大家卻遭遇當頭一棒。
他們與一家頗具規模的采購商談好價格,頭天晚上就興沖沖地把玉米摘了下來。沒承想,第二天清早采購商不忙著收貨,卻坐地砍價一半。村民心疼得直掉眼淚,“這種鮮食玉米,一天鮮、兩天甜、三天糯,過后品質就不敢保證了。”無奈之下,村黨支部書記王艷金咬牙將玉米半價出售。
這么好的玉米,難道也走不出靠天吃飯的怪圈?王榮煥怕辜負村民的信任,躊躇不前。“項目是大家的,有風險咱們一起扛。”劉銀杰把鎮政府干部、村“兩委”干部和博士團隊召集在一起,針對出師不利各抒己見——
王榮煥從技術層面挖潛:結合日照規律,可以嘗試品字形種植,讓玉米錯峰上市;引進黑甜糯、高葉酸等更多鮮食玉米品種,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按我們團隊掌握的技術,能讓6種玉米次第成熟,采摘精準到日。”
劉銀杰則從市場營銷上找原因:“玉米也得取名穿衣,才能有辨識度,咱們得凸顯‘博士玉米’的元素。”劉銀杰請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廣告公司的朋友,設計了高端品牌“棒臺頭”和中端品牌“鮮頭玉”兩個商標。聽說了他們的創業故事,設計師分文未取。
王艷金想了想,“咱們還是買個冷柜吧,萬一對方毀約,玉米立馬入柜。”幾名黨員連夜在田邊空地搭好簡易房放置冷柜。
3個月后,“棒臺頭”和“鮮頭玉”兩個品牌的6種玉米成熟了,剛在直播間開售,就被搶購一空。這“科技飯”的滋味,北臺頭村村民第一次嘗到了。
2022年12月,王榮煥團隊迎來了“博士農場”項目階段性評審,并順利通過。她輾轉打聽到,被評為6個優秀項目之一,是因為他們以科技賦能,讓農民在同一塊土地上獲得了原來的6倍收益。
王榮煥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我感到,團隊在‘助推器’下加速成長”
進入2023年采摘季,王榮煥發現王翠云的“粉絲”多了起來,“復購率”“精準粉”“垂直場景”這些從未聽過的詞,常從王大姐口中冒出來。
在王翠云背后做技術支持的,是曾就職于某頭部直播平臺的業務團隊。區政府將團隊調配給平谷鎮后,鎮黨委將他們帶來北臺頭村,負責搭建“棒臺頭”“鮮頭玉”的網絡銷售渠道。
雖是當之無愧的玉米專家,但王榮煥團隊對品牌運營、銷售物流等全產業鏈條中的各要素并不熟悉。“博士農場”項目實施之初,平谷區就針對各創業團隊的短板提供專屬服務,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我感到,團隊在‘助推器’下加速成長。”王榮煥有感而發。
項目服務專員黃明陽,每月初都會跟王榮煥碰進度,提示易發風險點,并幫助規避。“比如,項目需要搭建大棚,我會提前準備材料到相關委辦局備案,為團隊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黃明陽說。
陳佳興則是鎮政府派至北臺頭村的鄉村振興協理員,這位農藝與種業專業的碩士定期來村里檢查病蟲害防治情況。他給玉米套上裝有2000個赤眼蜂卵的小布袋,經過12—36小時羽化,赤眼蜂就可以圍殲玉米螟等害蟲。“這樣結出的玉米,都是綠色有機的。”陳佳興說。
最讓王榮煥感到振奮的是,她看到更多市民吃上了只在試驗田里出現過的鮮嫩甜糯玉米。但她看不到的是,平谷區自2020年起投入300億元建設大物流。依靠高效的物流渠道,定制甜度的玉米早晨采摘,下午就能擺上市民的餐桌。
“我感到,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銀’支持農民。”王榮煥干勁更足了,她返回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申請10萬元助農資金,追加投入“博士農場”項目中。
2022年底,北臺頭村200畝地的收益從15萬元提升到90萬元,36名村民有了就業崗位,每人每月收入平均增加2000元。
一陣涼風襲過,油綠的玉米葉隨風飄舞。
記者問王榮煥,寫在大地上的論文可以結題了嗎?望著沉甸甸的玉米穗,王榮煥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編者手記:
菜果肉蛋,既是一蔬一飯的人間煙火,也是關系中國人飯碗的“國之大者”。北京擁有涉農科研院所24所、近2萬名農業科技人員,然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20%。
高峰理應起于高原之上。如何突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4月,平谷區啟動“博士農場”建設,為科研人員和農業學子提供全產業鏈條的服務保障。目前,117個“博士農場”集聚于此,13位院士、400余名博士參與其中,100余項農業創新成果得到市場認可。
“博士農場”只是北京“農業中關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在這里,一批涉農頭部企業聚集,種業創新實現突破,人才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來源:《前線》2023年9月刊
責任編輯:周明杰 白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