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龍江、遼寧等地秋收生產全面結束,作物基本實現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從專家測產和農民實際收獲來看,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豐收得益于對農業科技的應用和推廣。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較高,2022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重大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農業戰略科技力量日益增強,創新平臺體系更加完善,農業科技創新在推進鄉村振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還有不小差距,農業關鍵核心技術還存在“卡脖子”環節,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效能還需提高,相關科技推廣還存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高質量提升強農惠農水平,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多方發力,從技術、企業、數字化等方面著手,穩妥施策。
以產業急需為導向,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聚焦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合成藥物、耕地質量、農業節水等領域,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和組織模式,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整合農業領域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資源,推進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加緊研發大型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和園藝機械,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堿作物等新品種。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大對農業科技型骨干企業的培育力度,鼓勵其積極參與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決策,牽頭承擔國家重大農業科技任務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采取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農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建立以創新貢獻率為評價標準的利益分配機制,科學合理劃分各方的責權利,通過成果權益分享等方式分配創新成果。
加快數字農業發展。強化數字賦能農業發展,建設多樣化的農業數字化應用場景,鼓勵發展數字農業工廠和未來農場。充分挖掘數據要素價值,注重數據的收集、分析、使用,著力破除“數據煙囪”和“數據孤島”,促進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數據共享與使用,由國家牽頭建設上下貫通的數字農業信息化平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數字鄉村大腦”。加快培育鄉村數字人才,提升基層干部和農民的數字素養和數字能力。
增強農業科技服務推廣力度。應用科技小院模式,繼續加大科技特派團、農業科技人員下沉一線幫扶力度。加強農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傳統基礎設施,為農業科技應用提供基礎支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科技幫扶范圍,分批次分領域對全國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組織精準培訓。選育一批科技惠農富民先進典型案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責任編輯: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