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季,走進鄉間,一簍簍,一筐筐,裝滿了收成,也盛滿了喜悅。在金秋時節舉辦“村晚”活動恰逢其時。這是文化和旅游部開展“四季村晚”活動后,各地迎來的首個“秋季村晚”。
“秋季村晚”的舉辦,深得百姓喜愛,與鄉土生活深度融合。忙農活的閑暇時間忙“村晚”,成為近期各地鄉村的“新民俗”。
在濃濃棗香中,山東省“秋季村晚”暨農民文化藝術季活動近日在濱州市沾化區下洼鎮東平村啟動,掀起了群眾參與的熱潮。
豐收喜,秋收忙。今年,趁著冬棗收成大好,當地將豐收節與冬棗節結合起來,將“秋季村晚”辦出特色、辦出精彩。
“冬棗節跟‘秋季村晚’同期啟動,儀式感一下拉滿。在籌備之初,我們還有些擔心群眾因秋收太忙沒時間參與,結果完全出乎意料。群眾白天忙著摘棗賣棗,晚上忙著趕村晚逛大集,現場一片歡騰,也讓我們對活動有了更多新想法。”濱州市沾化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兩年,沾化冬棗節都是線上舉辦,這次與“秋季村晚”聯名,強強互促,辦到了百姓心坎上。同時,山東省十六地市公共文化服務相關負責人也到現場助陣。
只要主題明確、方式得當、時間合適,“秋季村晚”便能滿足群眾旺盛的文化需求,這在沾化得到了很好的印證。除文藝演出外,當地結合冬棗節辦起了黃河大集,組織各鄉鎮搭建特色展區,創新農特產品展銷方式。此外,活動還融入了大量非遺、手造、特色手工藝品等板塊,大大豐富了“秋季村晚”場景。人們邊逛邊食,邊賞邊購,沉浸于“秋季村晚”的濃厚氛圍中。“鼓樂戲曲不絕于耳,美食美景琳瑯滿目,感官上沉浸體驗,精神上豐裕富足。”觀眾紛紛表示。
各村各鎮各有好戲,悅享“村晚”人人參與。在沾化“秋季村晚”的示范帶動下,當地有條件的村鎮獨立開辦起“村晚”活動,一些相對較小的村鎮則多個聯合共同辦“村晚”。村民們一提到“村晚”就精氣神十足,唱起來、舞起來、鑼鼓敲起來,都愿意亮出自己的才藝。“參加了‘秋季村晚’后,干活更起勁兒了。”村民們高興地分享心情。在大伙兒看來,“秋季村晚”不光是村民展示自我的舞臺,也是放松身心的活動,更搭建了交流的平臺。
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前不久,該縣三里莊村文化廣場人潮涌動,20余支群眾文化隊伍、5000余人在此共同參與“慶豐收·促和美”2023年臨朐縣“雙節同慶·共話家園”大型沉浸式光秀活動,當晚,三里莊村及周邊村的村民拿著板凳、扶老攜幼前來觀看,令這場“秋季村晚”氣氛十足。
作為臨朐“秋季村晚”的重頭戲,光秀表演包括“厚重的歷史畫卷”“璀璨的人文畫卷”“秀美的山水畫卷”“磅礴的產業畫卷”四大篇章,綜合運用聲、光、電等多種現代光影技術,再現了臨朐從古至今的滄桑巨變,令人震撼。現場群眾唐裝、漢服的裝扮,讓群眾文化大集市古風滿滿。
除了光影表演這一亮點,臨朐“秋季村晚”還設有千名娃娃繪長卷、群眾文藝表演團隊展示、“喜慶豐收節 非遺趕大集”夜享匯、非遺特色農產品展覽展銷等,以新穎活潑的形式吸引大家參與其中。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山東省以濱州市沾化區、臨沂市沂南縣、濰坊諸城市等2023年全國“村晚”示范點為引領,在9月至10月期間,圍繞國慶節、農民豐收節,廣泛開展“秋季村晚”活動,同時,開展農民文化藝術季,發動各地文藝工作者和志愿者以小戲、小劇、歌舞、曲藝等形式,反映時代變遷和農民美好生活,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充分展示鄉村文化特色以及鄉村振興最新成果。(記者王彬)
責任編輯:位中閣